揭秘大宗交易平台中的“坐庄”内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揭秘大宗交易平台中的“坐庄”内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0964ee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5

揭秘大宗交易平台中的“坐庄”内幕

■本刊记者 惠凯

徐翔受审、任良成遭处罚,都是因为他们借助大宗交易来实现吸筹、换庄,违规操作。由于大宗交易出货的隐蔽性,普遍存在机构和上市公司进行“勾兑”变相“坐庄”来实现股票的低吸高抛。大宗交易实际已沦为不少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套现、机构进行市值管理的通道。虽然管理层在“敲山震虎”,但大宗交易行为的监管尚未被完全覆盖。12月份A股解禁数量再迎年内最高峰,322.3亿股、3516.13亿元股票待解禁,而股东也多会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出货。《红周刊》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应加强对大宗交易的监管,并应引入战略投资者、秉承价值投资的观念投资者参与到大宗交易中来。 打折低吸、避税 大宗交易受热捧

大宗交易是监管部门为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限售股减持开辟的特别通道,在交易方式、交易时间、交易对象上与竞价交易有诸多不同。

“大宗交易尽管在2002年就开通,但这个市场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08年之后。”中信证券北京某营业部投顾向《红周刊》记者表示。这一年,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规定,减持限售股规模超1%必须通过大宗交易通道。尽管该文件在2014年后不再执行,但经2015~2016年的3轮“股灾”,证监会又于2016年初发布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要求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减持的总数不得超过总股本1%,但未对大宗交易减持做出限定。“大宗交易依然是主要的减持通道,这一点显然得到了监管部门的默许。”该投顾表示。

上海的一位资深私募人士向《红周刊》记者透露:“大宗交易的客户群体主要是上市公司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6年12月19日

的大小非股东、持股在前10名的大股东、或者持股超过30万股/市值在200万元以上的股东,都可以走大宗交易通道,即基本上都是原始股东或通过定增渠道持股的股东。”关于交易流程,该人士介绍,“大宗交易是在下午3点收盘后,双方协议撮合,席位号、股票代码、股票名称、价格等等在半个小时内对接完毕,即可成交”。

“如果解禁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出货的话,一是锁定不了价格,二是很多人自己也不会操盘,缺乏操盘技巧,容易对股价产生冲击,很容易引起监管层的注意。”该私募人士表示,“大宗交易的好处是短平快,还可以避税,是大股东套现的最佳方式。通常都是由有减持意愿的股东、董监高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倒给我们,再由我们慢慢地释放到二级市场,市场反应也很温和。”

那么该私募人士提到的避税又是什么情况呢?该私募人士进一步介绍,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招商引资,会给券商开出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对于原始股东或者定增股东,减持股票后的盈利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其中60%上缴财政部国税、40%归地方所有,“那地方政府可能会把40%地方税部分直接减免了”。此外,还可以用高折价的方式来避税。大宗交易折价越高,避税越多,再由接盘方将避税所得部分现金返还给减持的股东。假设某上市公司股东股东要解禁1000万股股票,其持股成本为5元,T日收盘价为10元,该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以9.7折的价格倒给某机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9.7-5)×1000万×20%=940万元。但如果该股东以9折的价格出手,则缴纳税额只有(9-5)×1000万×20%=800万,避税140万,机构则少支付成本700万,至于140万的避税额度机构用现金方式支付给减持股东(机构需收取一定比例佣金)。一家北京的私募机构向记者表示,目前他们更多地选择跟福建区域的券商营业部合作,“福建的税费减免力度更大”。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6年12月19日

关于收费方式,前述上海私募人士表示,“出于抗风险的目的,我们通常承接的大宗交易股票都会有2~3个点的折价,如果行情预期不好,折价可能会达到6~7个点。折价部分就算是我们的低风险利润,次日我们如果能通过精细化的操盘以相对开盘价更高的股价出货,就是额外的利润”。行情较好时,也会有溢价交易,以11月为例,本月沪深两市大宗交易金额为1062亿元,其中有342只个股出现溢价交易,成交额高达337亿元。

此外,“我们做大宗交易这个业务,更多地通过这个方式建立与上市公司的联系。这样才更好的与上市公司合作。” 大宗交易已成机构“坐庄”利器

前述私募人士表示,确实有“庄家”借助大宗交易通道来作为吸筹和市值管理的通道。这些庄家借助大宗交易的折价特点来低吸筹码,甚至用大宗交易承接的低价股来砸盘低吸,掌握到足够筹码后再拉升。

这位私募的说法也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兴业证券的一份研报统计,发生大宗交易的案例中,“低估值+高折价”个股在之后60个交易日内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分别为6.87%和3.28%,“溢价+大额成交”类型在之后60个交易日内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为12.05%和6.28%。从此数据可看出,个股在发生大宗交易后的一定时间段内,其相对收益明显高于市场。 一位不愿具名的上市公司人士也向《红周刊》记者表示,由于大宗交易的成交时间不同于竞价交易时间,大宗交易的成交量纳入成交总量计算,但不纳入日内股价计算,“因此不会反映到盘口和分时上,散户对大宗交易的关注也低于龙虎榜,出货的隐蔽性很强”。“另外,大宗交易也是一些庄家吸筹的渠道之一,这种情况下机构和上市公司方面已经勾兑好,典型就是徐翔在美邦服饰上的手法。”该人士介绍。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6年12月19日

以徐翔案为例,2014年9月23日,美邦服饰控股股东上海华服投资公告称,将在未来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部分股票。3天后的26日(周五),美邦服饰发生4笔大宗交易,光大证券宁波解放南路营业部等4家“徐翔概念”营业部,通过大宗交易承接5055万股美邦服饰股票,成交价9.72元/股,当天美邦服饰收盘价为10.83元。事后得知买入方为徐翔旗下的泽熙1期、泽熙2期。

很快,美邦服饰公告称,将参与筹建上海华瑞银行,并持有华瑞银行15%的股权。受徐翔大笔买入和筹建华瑞银行的利好影响,周一开盘后(9月29日),美邦服饰股价涨幅超8%。泽熙两只基金立即以10.72元/股和11.26元/股全部抛出,获利5700万元。 当天收盘后,美邦服饰再现5055万股的大宗减持,泽熙6期以9.82元/股的价格承接减持股票,相比当天11.53元/股的收盘价,折价接近15%。泽熙6期出货是在6个月后的2015年4月1日至20日,以17.66元/股的均价在集中竞价阶段清仓所有美邦服饰股票,账面获利预估高达3.96亿元。

对此,一直活跃在股市维权领域的财源在线科技有限公司CEO徐财源向《红周刊》记者透露,“大量上市公司担心大宗减持冲击到股价,往往会找机构来做大宗交易的承接方,并且和市值管理结合起来,即释放一些利好要做对冲。所以投资者会发现,很多个股出现大比例股票解禁后,本来是一个利空消息,股价不仅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事实上这里面可能涉嫌内幕交易和操纵股价。” “敲山震虎”难以弥补坐庄缺陷

既是股东限售股减持神器,又是机构操纵股价的帮手,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宗交易会在A股大行其道了。Wind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共发生15483笔大宗交易,大宗减持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6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