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综合训练(六)化学实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综合训练(六)化学实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0ad57b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53

。 。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综合训练(六) 化学实验

1.(2017·名校合作体)下列仪器名称正确的是( )

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A 制备Fe(OH)3胶体 B 实验操作 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的FeCl3溶液中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 MgCl2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活泼性 醇的烧杯中

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实验操作 项 A B C D 现象 结论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石灰水变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入澄清石灰水 浑浊 常温下,将铁片浸入足量浓硫酸中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向苯酚钠溶液中滴加乙酸溶液 铁片不溶常温下,铁与浓硫酸一定没有发解 生化学反应 溶液颜色该食盐中一定没有添加碘酸钾 不变 溶液变浑相同条件下,乙酸的酸性一定比浊 苯酚强

4.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C.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

D.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在实验室中,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方法: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2+

C.向FeBr2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再加CCl4萃取,CCl4层无色,水层变为棕黄色,说明Fe的还

-原性强于Br

D.室温下,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以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6.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如下:

①向浓硫酸、乙醇混合液中滴入乙酸后,加热试管A ②一段时间后,试管B中红色溶液上方出现油状液体

③停止加热,振荡试管B,油状液体层变薄,下层红色溶液褪色 ④取下层褪色后的溶液,滴入酚酞后又出现红色

结合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加热利于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温度越高越好

B.③中油状液体层变薄主要是乙酸乙酯溶于Na2CO3溶液所致 C.③中红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酚酞溶于乙酸乙酯中

1

D.取②中上层油状液体测其H核磁共振谱,共有3组峰 7.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实验内容 项 A B C D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苯与溴水混合,溴水褪色 结论 该物质一定是氨气 该气体一定是氧化性气体 苯中含碳碳双键 某物质燃烧后的产物既能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又能使该物质一定是碳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合物

8.(2017·超级全能生联考)某溶液中可能含有K、Na、Fe、Fe、S的一种或多种,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

、C、I、Cl中

--

A.溶液X中有Fe、S

3+

2

B.溶液X中有Fe、I,可能有SC.溶液X中有I、Cl,无C

-2+

3+

--

2+-

、Cl

-

D.溶液X中有I、Fe和Fe两种离子中至少有一种 9.有关下列制备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漂白粉 ②纯碱工业中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中,生成碳酸氢钠沉淀 ③将氢气和氯气混合后点燃,产物用水吸收制备盐酸 ④将SO2和O2的混合气加压后,通过接触室制备SO3 ⑤实验室将苯和浓硝酸混合后加热制备硝基苯 ⑥油脂皂化液中加食盐粉末、搅拌、静置、过滤,可获得高级脂肪酸钠(肥皂) ⑦向煮沸的1 mol·

NaOH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

⑧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需要用小火加热,直至溶液全部蒸干

A.②④ B.②⑥ C.④⑤ D.④⑧

10.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F全沉淀): 样品溶液Ⅰ溶液Ⅱ浊液滤液ⅢCuSO4·5H2O晶体

在pH=5时已完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用98%的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的4.5 mol·B.步骤②目的是将溶液Ⅰ中的F

的稀硫酸,只需3种玻璃仪器

,实验操作是向溶液Ⅰ中通入足量氯气

充分转化成F

C.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节溶液pH而不影响实验结果

D.步骤④之后的实验操作是蒸干溶剂结晶,所需仪器是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

11.(2017·全国卷3)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 、 。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 。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 (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3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 (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 (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硫酸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2.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 mol·L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

;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 (1)验证假设一

该小组设计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假设一 成立 — 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 mL 0.1 mol·L BaCl2 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1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 mL 0.1mol·L Ba(NO3)2 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1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 ;V1时,实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