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4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11611c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5

62、简述我国现行学制需要怎样进一步改革。

63、简述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64、简述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四、案例分析(9分) 65、 三毛学数学

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

(1)案例中教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了什么德育原则?

(2)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如何贯彻此原则?

五、论述题(10分)

66、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心理学部分

六、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5

67. 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把握知觉对象的数目的时注意的( )。

68. 在三个记忆系统中,只有引起我们( )的信息,才能由瞬时记忆转入短时记忆。 69.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

70. 为了提高记忆效果,人们经常把手机号码中心的“134”、“0371”等数字组合成为一个整体来识记,这类数字组合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 )。

71. 从大脑半球的一侧优势来说,“左撇子”的优势半球是( )。 72. 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指的是 。

73. 从想象的加工方式上讲,雷公、龙王、米老鼠等艺术形象的诞生属于( )。 74. 在个性心理中,最具核心意义的是人的( )。

75. 教师在讲课时,经常会通过大量的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归纳出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规律。这反映了思维的( )特点

76. 个体对人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叫( )。 77. 一个10岁孩子的智龄是12岁,那么这个孩子的智商是( )。 78. 把性格类型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的心理学家是( )。

79. 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时,必须考虑各种内、外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注意把其放在多层、多因素的系统中进行分析,这体现了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 80.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流畅性、( )和独特性。

81.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82. 吃了糖之后再吃橘子感觉橘子更酸,这种现象是( )。 83. 学生能力的( )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基础。

84. 研究表明,动机过弱,水平过低,不利于提高活动效率;而动机过强,水平过高,则会降低活动效率,只有( ),才有利于保持活动的较高效率。

85. “谈虎变色”、“谈梅生津”都是( )信号系统地表现形式。

86. 发现问题时的惊奇和疑虑,获得结论时的喜悦和陶醉,以及对真理的维护和热爱等都属于社会情感中的( )。

七、简答题(共18分)

87.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4分)

88. 意志品质有哪些?(4分)

6

89.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5分)

90. 什么是情绪情感?其功能有哪些?(5分)

八、案例分析题(7分)

91. 某班有两位学生,学生甲热情直率、精力旺盛、口快心直、办事干脆,但容易急躁、情绪易激动,比较武断。学生乙孤僻敏感、善于思考,行动迟缓、情绪体验深刻又细腻、办事稳妥,不大合群。 (1)甲和乙两位学生分别属于何种气质类型?

(2)如何根据这两位学生气质类型的特征进行教育?

九、论述题(10分)

92. 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运用有意注意规律来组织教学。

2014年河南专升本教育心理学考试真题答案

一、选择

1-5 BDCAA6-10 CCCCB11-15 ABDCC 16-20 AADAA 21-25 BDADC 26-30 ACBBA 31-35 BBBAA 36-40 ACCCA 二、填空

41. 苏格拉底 42. 心理 43. 教育 44. 受教育者 45. 教学相长 46. 古代 47. 说理教育法 48. 阶段性 49.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0. 美育 51. 了解学生 52. 班级授课制 53. 义务教育 54. 课程标准 55. 教育目的 56. 修业年限 57. 环境 58. 启发性 59. 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60. 品德评价 三、简答

61.(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7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的取舍; (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体制; (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62.(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移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63.(1)要做好计划;

(2)要善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难易适中,符合学生的特点; (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谈话结束后应结合学生的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 64.(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65.(1)违背了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2)①教育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及尊重热爱学生的态度; ②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③教育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发展状况出发,提出适度的要求,并坚定不渝地贯彻到底。 五.论述

66. 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上课应符合的要求包括: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 (1)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

(2)教师上课要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什么知识 ; (3)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创造性的选择教学方法; (4)教师要坚持用普通话,声音要响亮,语速要适当; (5)一堂课要精心设计,周密安排; (6)教师应创设理想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