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1999-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实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厦门大学1999-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实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11e88fdfab069dc50220172

2、从传播学角度,谈谈脑白金的广告策略。 四、案例分析题(30%)

从公关目标管理的角度,分析古代典故“焚券市义”。

厦门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 一、填空题(每格3分,共30分) 1、,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

2、《遐迩贯珍》1855年曾出版附刊,开中文报纸刊登广告之先河 3、时务文体的文体的特点主要是梁启超概括的三点 。 4、,是《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

5、王韬、戈公振、徐宝璜、邵飘萍、黄远生、范长江的代表性著作分别是。 6、十年内战时期根据地新闻事业中,影响最大的是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一个革命报纸。的创办是我国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开端。

7、《立报》实行,的方针,成为当时销路最好的报纸。 8、杨伟光认为办好“焦点”节目的关键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议题设置 新闻传播学 监督批评权 容器人 受众参与理论 《塔罗瓦尔宣言》 三、简答题(每题15分) 1、简述邹韬奋优良的办报作风 2、简述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江泽民《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和李瑞环《坚持下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就其中一点,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2、试述学习“理论新闻传播学”的方法。

厦门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实务)

一、名词解释(20分)

编辑方针 “单侧面报道思想” 新闻报道策划 调频立体声广播 彩色电视制式 二、问答题(30分)

1、 阐述新闻照片的地位和作用 2、 报纸版面的功能有哪些

3、 在电视画面拍摄中,何为固定画面,其拍摄要求是什么 三、论述题(共50分)

1、 请论述无线电广播媒介的优势与局限

2、 请谈谈新闻报道中细节的重要性及怎样抓取细节 3、 请论述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意义(20分) 四、能力题(50分)

1、就下面报道同一事件的两则消息,通过比较谈谈消息写作主要应注意哪些问题。(20分)(材料给出两则扫描上去的报纸文章 。-----注)

2、2001年2月,薄熙来当选辽宁省长,报纸全文刊载了他在人代会上的就职演说,请阅读这篇演说,并配发一篇600字左右带标题的短评。(30分)

2004年厦门大学传播学试卷

传播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6X5 1 、大众传播 2 、符号 3 、麦克卢汉 4 、拟态环境 5 、知晓权

二、简答 10X3

1 、传播媒介的两层意思 2 、试述国际社会“新闻自由” 3 、互动过程2种传播形式 三、论述 45X2

1 、“知沟”理论分析中国弱势群体,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会做什么事情改变现实。

2 、“培养”理论分析中国广告现状存在最大问题。如果你是厦大传播学硕研如何利用厦大传播系资源和你的优势为改变这现状做些什么? 公关原理与实务试 一、名词解释4X5 1 、倡导广告 2 、整合行销 3 、反类别定位 4 、深度访问 5、 轮盘模式 二、简答15X3

1、事件性广告策划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 、论述产品定位策略

3 、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的区别联系 三、论述15X3

1 、试述商标、品牌和名牌的关系

2、 有人将公关上升到企业管理层次,而在广告和市场领域,公共关系往往被当作是一种促销手段,你认为企业应该?

3 、举例说明广告诉求对象和目标消费者群体的联系和区别

四、综合25X2

1 、usp是创意策略还是品牌策略?如果一个商品没有卖点要如何为它找出usp?试以一种洗发水为例子,谈谈如何做它的usp。

2 、2004年央视广告竞标达44亿元。多为日用品家电。而且都是国内品牌在竞争以广告和公关理论分析央视竞标的利弊并阐述民族产业应如何发展自己。

厦门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基础) 一、填空(每空3分共30分)

1、宋代实行过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的是,清代出现的辕门抄是。 2、年7月创办的《观察与思考》是后来许多新闻评论性节目,包括《焦点时刻》《焦点访谈》的先驱。

3、年《遐迩贯珍》增出《布告篇》,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4、王韬认为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是。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务文体”做了精辟的阐释: 。

5、纵览《大公报》的整个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6、《中国日报》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年11月5日创刊于香港。 7、1905年至1911年,革命派在上海创办的报刊比较著名的有:。 8、黄远生的“四能”说即。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知察权 新闻传播事业的性质 新闻敏感 大众报纸 电视的媒介特性 三、简答题(第一二题各10分第三题20分共40分) 1、简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广播的变化和趋势

2、简述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这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谈谈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

四、论述题(第一题25分第二题30分,共55分) 1、试述我国大陆传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