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习题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古代汉语习题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162224f5727a5e9856a619b

7.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季氏将伐颛臾) 8. 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 (9)而

1.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晋灵公不君) 2. 子路拱而立。(子路从而后) 3. 触槐而死。(晋灵公不君)

4.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冯谖客孟尝君)

5.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北冥有鱼) 6.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7. 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自荐) (10)乎

1.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2.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3.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答李翊书)

4. 虽然,不可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

终吾身而已矣。(答李翊书)

5. 如是者,其亦足乐乎?(答李翊书) (11)焉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郑伯克段于鄢) 3.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不君) 4.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5.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九、给下列古文加标点符号,并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在句中的作用或用法: 1.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

2.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

3.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

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4.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

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5. 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

子略)

6.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

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

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7.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

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注:① 涘:岸边。渚:水中小块陆地。

8. 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

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

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称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

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拨剑而刺之(吕氏春秋) 9. 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

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

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

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荀.子·富国)

注:① 纠譑:搜刮。

10.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

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耳怯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 11. 人有盗高庙①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②当弃市上大怒.

曰人无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释..

之③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④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遇民取长陵⑤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汉.书·张释之传)

注:① 高庙:汉高祖刘邦庙

② 奏:判决。

③ 释之:人名,即张释之。 ④ 逆顺:指犯罪的程度。

⑤ 长陵:高祖坟墓,此句乃委婉语,实指盗掘坟墓。

12. 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

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

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间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①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注:① 类:种。毋类:指全家被诛。

十、分析下列各组文句的标点、指出其点错者并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

1.①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②周有泉府之官,收不售,与欲得,即《易》所谓“理财正辞,禁民为非”者也。

(资治通鉴·卷三十七) 2.①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

子何观焉?”

②孔子之丧有自燕来观者,舍于子夏氏。子夏氏曰:“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子何观焉?”(礼记·檀弓上)

3.①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 ②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

4.①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②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齐晋鞌之战) 5.①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

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 ②昼居外次,晨门曰:“有九疑生持一刺来谒,立西阶以须。”生危冠方袂,浅拱舒

拜,且前致词称贽,其文颇涉猎前言。(刘禹锡《送鲁周儒赴举诗引》)

6.①李当尚书镇南梁,境内有朝士庄产,子孙侨寓其间,而不肖者相效为非。??当

严明有断,处分宽,织篾笼,召其尤者,??遂命盛以竹笼,沉于汉江。

②李当尚书镇南梁,境内有朝士庄产,子孙侨寓其间,而不肖者相效为非。??当严明有断,处分宽织篾笼,召其尤者,??遂命盛以竹笼,沉于汉江。(唐语林·政事)

7.①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②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8.①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

桀为安阳侯。

②二年春正月,大将军光、左将军桀皆以前捕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光为博陆侯,

桀为安阳侯。(汉书·昭帝本纪)

9.①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行于民也万父。母

积爱而令穷,吏用威严而民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

②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行于民也万,父母积爱而令穷,吏用威严而民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 十一、给下列各段文章加上标点符号,如发生错误请分析原因 :

1.公山弗扰以费畔①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②乎(论语·阳货)

注:① 畔:通“叛”,叛乱。

② 为东周:意为使周文王、武王之道在东方复兴。

2.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3.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

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①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塗②谓孔子曰来予尔言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曰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注:① 归:同“馈”,赠送。 ② 塗:道路。

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

注:① 若是其几:象这样的简单机械。几:意为简单机械。

6.陈亢问于伯鱼①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论语·季氏)

注:① 伯鱼:孔子的儿子,名鲤。

7.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①游乐乐晏②乐损矣(论语·季氏)

注:① 佚:游荡忘返。 ② 晏:荒淫。

8.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9.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问曰何谓也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孟子·尽心下)

10.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从事则疾可已身可活也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11.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管子·权修)

12.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战国策·楚策三)

十二、阅读下列原文和译文,译文如有错误请改正并说明属于哪方面的错误:

1.原文:(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译文:渔人既然出来了,就得到了一条船,于是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一处一处地作了标记。到了武陵郡,找到太守,报告了这个(情况)。太守马上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前进方向的标记,找不到,没有再找到路。

2.原文: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不能病;脩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天论)

译文:大自然的运行有常规,不因为尧而存在,不因为桀而灭亡。用治理来适应它

就吉祥,用动乱来适应它就凶险。加强农业生产并且节约用度,天就不能贫穷;生活给养完备并且按季节活动,天就不能生病;注意道德修养并且始终如一,天就不能降下灾祸。 3.原文: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