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地区花鼓戏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湖南长沙地区花鼓戏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17ce2e2f8c75fbfc77db268

湖南长沙地区花鼓戏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摘要:长沙花鼓戏作为湖南长沙地区的传统戏种,历经百年演变,已深受当地

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对花鼓戏班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长沙花鼓戏来源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是在丑、旦歌舞演唱的“对子花鼓”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长沙民间花鼓戏更是始终从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的中华文化的角度出发,时刻保持与广大民众保持密切联系,用自己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青睐,向世人证明了长沙花鼓戏的传统文化生命力。然而,目前戏班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地方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对于民间花鼓戏班目前存在的困难缺乏足够的支持,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本论文试图在研究有关戏曲和戏班史料的基础上,从长沙花鼓戏的发展现状和生存现状的实际出发,探寻其发展和生存方法和对策,并力求从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设性意见,以期给长沙民间花鼓戏一个比较乐观的未来。

关键词:花鼓戏 ;戏班;表演; 戏曲

Hunan opera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hangsha area

Abstract: Hunan as the region of Changsha, Hunan Changsha audiences.

Masks, after one hundred years evolution, have been loved by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s, as a result, the opera classes do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is obvious.

Changsha opera comes from the folk songs and dances rap art, is the ugly, singing and dancing singing \Changsha folk opera is always the service the peopl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culture, keep stay closely with the general public, with his wonderful performance won the audience's favor, to the world that Changsha, Hu Nan vital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However, at present the sin development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local competent departments of culture for the folk opera class the existing difficulties of lack of enough support,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 will b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Therefo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about drama and sin, 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from Changsha, Hunan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reality of survival status qu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trive to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in theory and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Changsha folk opera a relatively optimistic about the future.

Key words: Huagu opera; theatrical troupe; act; traditional (Chinese) opera

引 言

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 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长沙本土花鼓戏戏班成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国内有关长沙花鼓戏戏班历史和发展生存现状资料记录;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论著。 1.2.2 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询问一些老戏迷关于个人对长沙花鼓戏的了解,并定期与其交流。

2长沙花鼓戏的历史起源

纵观长沙花鼓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2.1.地花鼓、花灯、竹马灯

地花鼓最先出现在迎春祭祀仪典中。关于戏曲起源于祭祀仪式,很多学者都 进行过探讨。戏曲理论家孙文辉先生认为:“在人类社会的初始阶段,在早期的巫术祭祀仪式中,我们看到原始人的巫术活动既是他们的一种精神生活,又是一种物质生活,也是他们的一种人的社会劳动实践。说艺术产生于劳动,这与艺术与巫仪共生存并不相悖,只是原始人的生产劳动是一种社会集体劳动,是一种与巫术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而不是那种能够引发独舞独歌的个体劳动。”同本著名的中国戏曲研究学者田仲一成也曾提到:“作为戏剧要素的演员的舞蹈、歌唱、对白等,都可以在原始社会中的祭祀礼仪过程中的主神(由大神巫扮)和陪神(由小神巫扮)或是主神、陪神和巫之间的对舞、对话中找到原型。”地花鼓在民间祭祀春神仪式中的载歌载舞即可以证明这一点,也可以看成是戏曲最早的雏形。另外,中国最古老的傩戏表演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从很多史料可以了解到,“沅湘巫傩文化具有历史现实的延续性,宗教民俗的兼容性,娱神娱人双重性,表现形式的可唱性等多种属性。作为一种色彩鲜明的沅湘巫傩艺术而言,其歌舞戏曲(包括部分法事)又具有神灵人格化、内容情感化、形式多样化等特点。”③与地花鼓同时的还有扎春亭、扮故事,这在很多地方志中早有记载。实际上在扮故事中,戏剧故事已经存在,而且是目连救母、西游记、香山记等在民众中很有影响的一些戏剧故事。

地花鼓大多反映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描写男女青年的婚姻和爱情,也有一些表现人们社会态度和政治理想的作品,一般有比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过歌唱和舞蹈表现出来。

2.2长沙花鼓戏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地花鼓的艺术形式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由一种较简单的有人物故事情景的歌舞演唱形式逐地演化为有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民间戏曲形式。湖南各地流行的花鼓戏,就是从地花鼓、花灯这一类艺术形式上发展起来的。为区别起见,往往称地花鼓为“小花鼓”,称花鼓戏为“大花鼓”。清代初期,从歌舞况唱的地花鼓逐渐演进小,型的戏曲形式花鼓戏;清代末期,有一些向地方大戏发展的趋势。但是,很长一段时问仍然保持着民间小戏的规模,以“二小戏”和“三小戏\为主,因而保留了民问戏曲短小精悍、质朴生动的特点,从剧目、音乐到表演艺术,并没有形成地方大戏所规定的固有形式。

3.长沙花鼓戏班的发展过程

长沙花鼓戏班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根据龙华先生在《湖南戏曲史稿》一书中的详细考证,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追溯长沙花鼓戏班曾经走过的路程,从中可以了解到其基本的生存状况。

3.1.农村自发的花鼓戏演唱活动农村自发的花鼓戏演唱活动是长沙花鼓戏班社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傩堂艺人从祭神转向娱人,逐步进入审美的领域。巫师成为了演员,表演出现了行当分工,声腔从单纯的傩腔趋向丰富,班社自然就是巫师班社(坛、班)。花鼓戏最早的艺人,应是巫师(师公)。在劳动之余和节日之际,或邻里喜庆,农村中的农民、手工业者互相邀演花鼓戏,大多用以节劳,或白娱自乐。演出内容多为农村中日常生活和劳动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剧目较短小,内容也很简单。在演唱艺术上质朴粗犷,生活气息浓厚,演出形式简单粗陋,与元杂剧之前的宋余杂剧一样,大都穿日常生活中的服装登台演出。这种自发的花鼓戏演唱活动,广受群众的欢迎,延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 3.2.长沙花鼓戏之所以在农村迅速发展,根据需要便出现了最早的演出组织——季节班,即半职业性或职业性的戏班,演员主要是半职业性的艺人。一般情况下,农民和手工业者都在从事劳动生产,只要一有机会就到外地演唱。逢年过节都有很多演出活动,另外,于二、三月间也有演出。演出场所一般都用门板、饭桶临时搭台,或者索性就在地面演出,所以历史上又称“草台班”。后来形成了农村职业班社,即“四季班”。 “四季班”的出现证明了花鼓戏在当时的繁荣昌盛。这时戏班常年演出,剧目丰富,影响深广,有力地推动了长沙花鼓戏的更快发展。

3.3.花鼓戏进城后的班社组织,清术期间,花鼓戏开始走向城市,并在城市中逐渐兴盛起来,这样的新生事物一方面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有点类似京剧徽班进京后的盛况;另一方面,长沙花鼓戏又远没有京剧那样幸运,能够得到朝廷的重视和统治阶级的喜爱,及至最后在京城站住了脚跟,并且取代了独霸中国舞台数百年的昆曲成为国剧。长沙花鼓戏进城后一开始就遭到统治阶级的干扰和剿杀。他们噤若寒蝉,以为表演男欢女爱是伤风败俗的事情。首府长沙曾有过禁演花鼓戏的“四言训示”:“省垣首善,敦俗为先,淫戏卖武,谕禁久宣”。由此可见,当时在长沙城里花鼓戏之类的民间小戏属禁片之列。根据有关调查材料证实,光绪年间王三乐组织的“新太班\于民国元年正月十四同(1912年3月2日)首先进入长沙城内。王三乐,本名黄与朋,长沙沱市(望城)人,生于1886年

农历三月初四。因扮演《合银牌》一剧中的王三乐大受欢迎,以后被观众用此名呼之。1920年有赵少丰的“义和班\进入长沙城正式演出,为四季班社,1911年在南县演出时,受新泰药铺老板殷炎资助,故定名为“新泰班”。这些班社在长沙城里可以演唱整本花鼓戏,说明长沙花鼓戏在城市已经占据了一席之地。花鼓戏进入城市演出标志着它的进一步发展,为解放后进入繁盛时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上不同历史时期的花鼓戏班,都以顽强的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于恶劣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并不断地发展壮大,各个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演出条件和艺人的活动情况,自始至终反映着花鼓戏的发生、发展、兴盛和衰落的演变过程。

4长沙花鼓戏的生存发展现状

4.1.萎缩的演员与观众,近年来,“戏曲危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就湖南花鼓戏而言,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习俗的日趋式微、表演群体的寥落、传唱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强势的冲击等等都极大地影响了其生存状态。随着城市文化步伐加快,湖南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享誉全国。然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使得一些 “歌厅文化”充斥市场,造成了花鼓戏观众急剧流失,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观众流失,票价为维持成本不得不上涨,观众少,演员收入低,演出成本却居高不下,最后,导致剧团难以正常演出。当年为数众多的剧团如今只剩所剩寥寥,由于得不到经费支持,一些坚持排戏演出的剧团正苦苦为生计挣扎。作为湖南花鼓戏剧团“龙头老大”、曾荣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连续三次荣获文化部最高奖项“文华大奖”的省花鼓戏剧院现今也陷入尴尬困境,其中人才断档是省花鼓戏剧院的突出问题。由于演出市场的不断萎缩,花鼓戏行业演员收入低现象已众所周知。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选择花鼓戏的年轻苗子越来越少,而已入行的花鼓戏演员则“走穴成风”。 湖南花鼓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应在花鼓戏建设上以更多的经济资助改变保护资金严重缺乏的经济局面,在专业人才的吸引上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大力邀请专家和资深演员到地方进行指导,并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管理。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注入市场元素、时代气息,花鼓戏才能重新展示其魅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文化艺术也必然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文化艺术的发 展不仅仅植根于经济的发展,而且还受到政治、法律、军事、宗教和其他意识形 态的影响。中国戏曲艺术目前所面临的是一个空前的、伟大的、充满生机和希望 的时代。湖南戏曲在这样充满了改革、发展和机遇的大好环境中勇立涛头、锐意 改革、不断进取,创作了一批很有分量和冲击力的好作品,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新 景象。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事实就是 一个有力的证明。在当下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民间习俗的日趋式微、表演群体的寥落、传唱环境的变迁以及媒体强势的冲击等等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长沙花鼓戏的生存状态。随着城市文化步伐加快,湖南的文化产业异军突起,享誉全国②。然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使得一些“歌厅文化”充斥市场,造成了花鼓戏观众急剧流失(当然,歌厅里的观众与花鼓戏观众或许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观众,不一定全是因为歌厅才让花鼓戏受冷落的),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观众流失,为维持成本,票价不得不上涨,观众少,演员收入低,演出成本却居高不下,最后,导致剧团难以正常演出。当年为数众多的剧团如今所剩寥寥,由于得不到经费支持,一些坚持排戏演出的剧团正苦苦为生计挣扎。作为湖南花鼓戏剧团“龙头老大”、曾荣获中宣部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连续三次荣获文化部最高奖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