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1ee2cafba0d4a7302763a5c

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要在中高职衔接中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注意对口程度和衔接通道的宽窄,将本专业设置为中等职教专业设置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提升中职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与省内专业对口中职学校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在对口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开发、师资建设等方面的有效衔接。计划两年内,面向全省中职学校对口招生不低于150人。

(六)教学质量监控建设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专业教学质量,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教学培养改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提升本专业服务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功能,在原有教学质量监控基础上,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

1.进一步扩大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力度,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探索“校企共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教学评价要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与行业企业共同探索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从专业设置的论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检验、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等多个方面开展与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探索“校企共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设计行业企业专家的评价量表,并将此部分的评价赋予一定的系数,使其在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分数中占到至少不低于30%的比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

2.委托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为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委托麦可思等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通过实施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评估项目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业质量。第三方机构主要负责项目的设计、问卷调查、数据清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工作。通过专业机构的调研和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本专业的就业竞争力在省内以及国内的状况;专业培养的定位是否准确和具备特色;培养的学生是否具备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和核心知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否有效;学校的生源分析;已毕业学生对学校的评价等基本信息。这些信息的获得可以帮助本专业调整专业设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改革,从而最终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七)社会服务

- 13 -

1.技术服务

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平台使相近专业受益;利用专业优势,为行业、企业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财务规划、市场调查、员工培训等活动;教师深入到行业、企业中去,参与企业的管理。

2.培训服务

发挥学院干部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脱产和业余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训到现场,送教到基层。进行一系列有关新员工培训、从业资格认证培训等。每年各类培训不少于400人次。

- 14 -

五、项目资金分配

表1-2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及年度经费安排明细表

资金预算及来源 建设内容 中央财政(万元) 四川省财政(万元) 合计 2012年 2013年 小计 2012年 2013年 小计 合 计 证券投资实务模拟实训室 教学实验实保险实务模拟实训室 训条件建设 信贷实务模拟实训室 投资与理财模拟实训室 实验实训 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的内涵建设 建立、实践实训教学改革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教师 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培养 兼职 企(行)业专家、 教师 业务骨干 100 100 200 100 100 200 400 30 30 60 30 30 60 120 7 8 15 7 8 15 30 专 业 建 设 20 20 40 20 20 40 80 师资队 伍建设 5 5 10 5 5 10 20 人才培养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式、课程体和教学内容改革 系、教学内容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 改革 中高职衔接建设 第三方评价建设 社会服务 培养方案、教材开发、师资培训 聘请评价机构、评价体系与指标、信息反馈 对外技术与培训服务 累 计 7 8 15 7 8 15 30 8 7 15 8 7 15 30 12 13 25 12 13 25 50 5 5 99 5 5 101 10 10 200 5 5 99 5 5 101 10 10 200 20 20 400 - 15 -

六、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由学院分管领导、教务处、实训中心和财税金融系相关部门成立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示范性建设的日常管理、协调工作;成立各建设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各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聘请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对专业建设进行定期指导。

(二)运行机制保障

专业建设实行岗位责任制,设院级联系人,定期检查,帮助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并建立项目执行监控机制,组织专家论证方案,监督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完成后,组织专家对基地建设、使用状况、发挥效能等方面进行评估,并提出整改意见。

(三)经费保障

在专业建设资金安排使用中,中央财政的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四川省财政厅承诺全力支持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专业建设,地方财政资金与中央财政资金1:1配套支持。

七、预期效果

(一)塑造西部一流专业,培养优秀应用型技术人才

建成的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应具有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应用技术前瞻、理论实践渗透、工学结合到位等特点,在四川乃至西部成为一流的高职示范性专业,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的作用。通过工学交替,突出能力主线,强化技能培养,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把毕业生培养成为“会做人、能做事、有知识、懂技能、发展后劲足”的优秀高技能人才。

(二)创新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

依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3111”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形成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相适应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课程体系。继续制定和完善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标准和经验,推进本专业主干课程的院级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确保优质教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