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习题2(2)生物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易错习题2(2)生物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1ef6d0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6

【解析】绿色开花植物经过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花冠、雄蕊、柱头和花柱都逐渐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花生是一由子房发育而来,属于果实;“麻屋子”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属于果皮,“红帐子”是珠被发育来的,是种皮,“白胖子”是受精卵发育来的是胚.故答案为:果皮;种皮;胚 41. 右图是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桃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B.图中的①是果皮 C.①是由珠被发育而来 D.图中的②是种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桃的发育的有关内容。由图可知,结构①是果皮,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图中的②是种子由受精卵和珠被发育而来。C错。故本题选C。 42. 桃树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有根、茎、叶的分化

【解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种子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大类,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萝卜、白菜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就属于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如松树。 43. 根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位是( )

A.根的基部 B.根的后半部分 C.根的中间部分 D.根尖

【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无论主根、侧根和不定根都具有根尖,根的伸长、根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以及根内的组织分化主要都是在根尖进行的.可见根部生命活动最旺盛的部位是根尖.

44. “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导P117基础6题

A.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C.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D.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解析】考查森林的作用,谚语中描述的是森林具有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45. 高达百米的参天大树,其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可以向上输送到树的顶端,其动力主要来自于( )导P117基础3题

A.输导组织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可以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减轻干旱,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尤其对高大的乔木,根部吸水分的主要动力来自蒸腾作用。

46. 萝卜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是绿色的,而在土壤以下的部分是白色的,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导P122能力1题

A.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B.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C.叶绿素的形成需要空气且水分充足 D.叶绿素的形成需要水分

【解析】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萝卜长在土壤以上的部分见光,能够形成叶绿素,故颜色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不能够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不能形成叶绿素,因而是白色的.

47. 如图:将天竺葵的叶片用黑纸夹住一部分,放在完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后,然后移到阳光下晒几个小时.取下黑纸片,用酒精脱去叶绿素,并滴加碘液,便看到了如图所示的结果,试分析:

(1)图中呈现黑色的部位是叶片______部位.

(2)在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时,一定要______加热,否则会有危险. (3)这个实验结果可说明:A______;B______.

(4)将天竺葵移到阳光晒的时间不能过长,这是因为晒的时间过长,则叶片______部位所制造的______可以通过______中的______输送到叶片不见光的

部位,使实验结果不准确. 【解析】(1)叶片呈现黑色是因为滴加了碘液变成的蓝色,说明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有淀粉产生,它只有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2)叶绿素只能溶解到热的酒精中,酒精易燃,不能直接加热,只能隔水加热.

(3)通过对照:遮光部分未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可以知道未遮光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说明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未遮光部分变蓝,可以知道有淀粉产生,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有淀粉.

(4)天竺葵不能在阳光下晒得时间过长,因为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这些淀粉会通过筛管向外运输,如果时间充足,淀粉会通过筛管运输到遮光部分,使遮光叶片内也含有淀粉,使得实验结果不准确. 【答案】(1)见光部分或者没夹黑纸片(2)隔水或水浴(3)A 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B光合作用的产物中含有淀粉(4)见光 淀粉 叶脉 筛管 48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的实验装置和方法.请你动动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按图示装置好后,光照2~3小时.取下叶片A和B,去掉叶片中的叶绿素,然后用碘液分别检验. (1)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______作原料.

(2)将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中,A组对B组起______作用. (4)2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有______的作用. 【解析】

(1)由图可知:该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的实验装置.

实验要点: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b.25%的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该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A与B构成一组对照实验.看看叶片A和B是不是都产生淀粉.因此该实验设计探究的问题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

(2)A组装置与B组装置的区别是B里面是清水,A里面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没有此功能,故A、B两装置内B里面有二氧化碳,A里面没有二氧化碳.由于惟一变量是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探究的应该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实验中,A叶片起对照作用. (3)选作实验的植物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较多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在实验前应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为的是将通过呼吸作用将叶片中原来的有机物转运和耗尽. (4)A组装置是25%的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A组装置里就因缺少二氧化碳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答案】(1)二氧化碳(3)对照(4)吸收二氧化碳.

(2)运走耗尽叶片内原来贮存的有机物或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49. 在温室大棚内种植蔬菜,在正确灌溉和合理施肥的基础上,要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还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导P128能力3题

A.降低温室内的温度 B.往温室内充入适量的氧气

C.往温室内充入适量的二氧化碳 D.往温室放置大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解析】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所以增加二氧化碳的量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50. 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下面的简图表示了调节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

述中,错误的是导P132能力1题

A.图中Ⅰ表示光合作用 B.图中Ⅱ表示呼吸作用

C.绿色植物能完成图中Ⅰ所示过程 D.只有动物才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

【解析】图中的Ⅰ表示的二氧化碳变为有机物的过程,这是光合作用的,Ⅱ表示有机物中的碳变为二氧化碳气体,这是呼吸作用。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所有的生物岛要通过呼吸作用来获得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51. 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导P136基础6题 A.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B.荒漠的植被稀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C.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D.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严寒的地区 【解析】A、草原生态系统分别在比较干旱的地区,能调节气候、防风固沙,还是畜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终年常绿属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B、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那里烈日炎炎,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少于250毫米,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 C、针叶林,分布在冬季温度很低的北方,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

D、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低温少雨,生物种类较多,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而针叶林分布最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52. 高大的树木“不怕空心,只怕伤皮”是因为树皮中含有( ) A.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 B.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C.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筛管 D.运输有机物的导管

【解析】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如果树皮被环剥,筛管被割断,树根得不到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导致树木死亡;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枝叶.

53. 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及有机物的通道和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导P138一2题

A. 气孔、导管、根毛、筛管 B. 成熟区、导管、筛管、气孔 C. 筛管、根毛、气孔、导管 D. 导管、筛管、气孔、成熟区

【解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大致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毛,水分运输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 54. 绿色开花植物开花之后,必须完成哪两项主要过程后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 A、开花 传粉 B、传粉和受精 C、开花和受精 D、自花传粉和异花

【解析】花粉从花药里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绿色植物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是开花以后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花的雄蕊花瓣雌蕊的柱头和花柱枯萎脱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其中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的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一株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一般必须完成的活动是传粉和受精。 55. 关于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不行 B.蘑菇属于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C.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解析】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不仅动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植物也能,如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故选项A错误

B、蘑菇属于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故选项B错误 C、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故选项C错误

D、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选D 56.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导P151-8题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青蛙

【解析】本题易错选B。食物链的书写应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消费者结束,非生物不参与食物链,腐生的细菌和真菌不参与食物链。

57. 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松树却郁郁葱葱,这表明( )导P151-5题 A.它们都适应了寒冷的环境 B.枫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松树比枫树更适应寒冷的环境 D.松树和枫树进行着种间斗争

【解析】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松树却郁郁葱葱,说明了枫树和松树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只是适应的方式不同。

58.下图是显微镜的一些镜头,包括物镜和目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导P153-6题

A.1、2、3号是目镜,4、5、6号是物镜 B.1、2、3号是物镜,4、5、6号是目镜

C.1与6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小 D.3与4号组合的放大倍数最大

【解析】目镜即接目镜,无螺纹,长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大;物镜即接物镜,有螺纹,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实际放大倍数为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积。

59. 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环境,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该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是. A.水分 B.光 C.无机盐 D.空气 【解析】叶绿素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在同一块地里栽培大蒜,若栽培在露天、有光的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在遮光条件下栽培,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光。 60. 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导P178-17题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水温太低 D.营养物质不溶于水 【解析】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外部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完全浸泡在水中的种子不易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必需的空气,所以不能萌发。

61. 储存中的农作物种子一般不会发芽,最主要的原因是( )P178-23题 A.缺乏营养 B.种子死亡 C.缺乏水分 D.温度太低

【解析】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等,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种子都有一定的休眠期,渡过了休眠期的种子才能萌发。储存中的种子不会发芽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水分,故储存前都把种子晒干了。 62. 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的雌蕊去掉,桃花乙的雄蕊去掉,桃花丙不做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p179-25题

A.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B.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解析】桃花是两性花,甲去掉雌蕊,还有雄蕊;乙去掉雄蕊,还有雌蕊,桃花属于异花传粉,且是虫媒花,故传粉需有昆虫.如果用塑料袋罩起来,丙桃花处在封闭状态下不会自己授粉结实,甲无雌蕊、乙缺少异蕊花粉,就更不会结实了.故甲乙丙都不能结果实.

63. 将折断的带叶枝条插入水中,在一段时间内,叶仍正常生活,这是因为( )P181-2题 A.导管将水分运输到了叶片 B.韧皮部有输导水的能力 C.筛管将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 D.叶片中贮藏有大量的有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