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156adfad51f01dc281f17f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现价总产出?现价中间投入 或=不变价总产出?不变价中间投入

现价消费总额?现价投资总额?现价净出口额 或=不变价消费总额?不变价投资总额?不变价净出口额

上式中,现价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项指标值(分子),比较容易取得,但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项数值(分母)却难以直接计算。下面分别阐述分母中各个指标数值的求法。

1.按生产法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按生产法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别用总产出价格指数和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把现价总产出和现价中间投入,换算为不变价总产出和不变价中间投入。

(1)直接缩减法

直接缩减法可有两种形式:

1)用产出价格指数缩减报告期现价增加值,求得不变价增加值,用公式表示:

?r0q1=?r1q1???p1q1?p0q1?

式中,?r0q1和?r1q1分别为按报告期不变价格和现价计算的增加值,

??p1q1?p0q1?为总产出价格指数。上式可变形为:

?r0q1?r1q1??p0q1?p1q1

这种方法的应用前提是不变价与现价的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率相同。

2)用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缩减报告期现价增加值,求得不变价增加值,用公式表示:

?r0q1=?r1q1???mq11?mq01?

- 37 -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11?mq01?为中间投入价格指数。 式中,??mq尽管直接缩减法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但只是从产出或投入的单一角度来推算最终成果的价值,且假定也不尽合理,它的使用不如双缩法广泛。

(2)双重缩减法。就是分别对产出和投入进行缩减,然后计算其差额得到不变价增加值。

计算过程如下:

11 现价增加值为?r1q1=?p1q1??mq不变价产出为?p0q1??p1q1???p1q1?p0q1?

??mq11?mq01? 01=?mq11?不变价中间投入为?mq据此,可以得到:

01 不变价增加值 ?r0q1=?p0q1??mq双重缩减法同时考虑了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价格变动对增加值的影响,方法较科学,因而使用较为广泛。

2.按支出法计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从使用角度,国内生产总值可分解为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所以可以分别从总消费、总投资、出口和进口开始换算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以编制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1)不变价总消费的换算。总消费又可分为居民总消费和社会总消费。非农业居民消费用职工生活费价格指数换算,农业居民消费采用农业居民生活费价格指数,将二者相加,就是不变价居民总消费。不变价社会总消费是按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换算而来。

2)不变价总投资的换算。固定资产总投资,可以分别以建筑业产值价格指数和机械设备的价格指数进行缩减得到;流动资产增加额,是分部门,按不同产品,分别以有关价格指数缩减求得。不变价固定资产总投资与不变价流动资产增加额相加,可得到不变价总投资。

- 38 -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3)进出口额的换算。根据进出口价格总指数对现价进口额和出口额进行缩减,得到不变价进口额和出口额,不变价出口额减不变价进口额,就得到按不变价的净出口额。

把不变价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相加,便得到按支出法计算的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

按生产法计算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可得到从生产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按使用法计算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除以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可得到从使用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第四节 通货膨胀统计

一、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

定义:通货膨胀是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一)从价格变动角度来测定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在经济过程中表现为价格水平的上涨,所以测定通货膨胀的主体指标——通货膨胀率,可以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价格指数的增长率,它反映了通货膨胀的幅度。如果价格指数增长率大于零,说明存在通货膨胀;如果价格指数增长率小于零,则说明这一时期出现了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率可以按月、季、年度来计算,但以年度指标为主。其计算公式为:

通货膨胀率?%??报告期价格指数?100%?100%基期价格指数

上述测定方法简单明了,易于施行,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法。运用价格指数来测定通货膨胀,需要选择一种价格指数来代表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在价格指数体系中可供选择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批发价格指数。即生产者价格指数,它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批发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包括的商品范围较广,既有消费资料,又有生产资料。

- 39 -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优点:由于它反映了商品流通过程初始阶段上的价格水平及其变化,因而对经济周期变化较为敏感,用它来计算通货膨胀率,便于对通货膨胀进行早期预警,特别是对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的测定,效果更好。

缺点:不能反映劳务价格水平的变化,不适应劳务活动比重上升的发展趋向。另外,我国现行的批发价格指数的编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2、零售价格指数。

好处:资料容易收集,在我国其编制历史较长,有实践基础,时效性也较好。 缺点:零售价格指数范围较窄,生产资料价格不在其内,也不包括劳务价格,难以反映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特别是短期通货膨胀变动。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优点:(1)它反映了商品经过流通各环节形成的最终价格,它的倒数就是货币购买力指数,可以反映价格上涨后,居民拥有货币的贬值程度,能直接反映价格变动对居民的影响。(2)政府常用这个指数作为制定和调整工资、福利等政策的依据,社会集团间的协定也常以此为依据。(3)编制上较为方便,时效性强。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测定通货膨胀。

缺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范围上不包括中间产品价格水平的变化,而且把国家和社会集团消费也排除在外。 4、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最大长处在于其统计范围包括了所有产品和劳务,因而最适于描述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

缺点:(1)其编制的计算方法较复杂,搜集资料较困难,不仅编制间隔较长(多数国家一年才编一次),而且编制时间也较长,时效性差,这些不利于对通货膨胀的早期预警。

(2)以报告期产量为权数计算的,包含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而不仅仅是纯价格的变动,这对准确反映通货膨胀也有影响。

(3)不能专门反映通货膨胀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从直观性的操作性上看,不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