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邱东版《国民经济统计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156adfad51f01dc281f17f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第三章 国民经济总量统计

第一节 国民经济总量统计的一般问题

一、国民经济总量统计的范围 (一)限制性生产观

只强调物质,排斥非物质 货物、服务+营利性服务生产

(二)综合性生产观:创造效用并取得收入的活动

二、总量的计量单位 (一)物量总量 (二)价值总量

同度量因素

三、总产出统计的理论与方法 (一)总产出的概念和作用

Gross output:以货币单位计算的全社会产品总量,是本国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即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和劳务部门的总产出。 不等于社会总产品

缺点:(1)重复计算,有转移价值,不是新增加的经济总量

(2)受社会分工程度的影响大,生产的中间环节越多,越增大总产出

- 17 -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二)计算方法 1.产品法:

(各部门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

**中间产品与中间消耗不同**

中间消耗: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核算中间消耗要注意几点: (1)内容构成与总产出一致 (2)货物和服务均可作为中间消耗

原材料 差旅费

(3)只能是生产性的消耗:职工文化生活和公共福利、基本建设支出不算 (4)要考虑到生产及使用的整体性

多大规模生产,就要相应计算多大规模的使用

有产出就有投入,如金融机构的净利息收入,是对金融机构服务的购买,算是金融产出的使用,所以应计入中间消耗

(5)区分中间消耗与固定资本消耗:是否是一次性转移价值

A小型工具:看价值

B固定资产的保养与修理:普通保养 大修理、改造更新

C研究与开发:如果能用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确定折旧率,就算固定资产形成

***非营利机构增加值的处理

非营利机构分成政府服务机构和社会服务机构

3.收入法/分配法: GDP是常住单位所得原始收入之和

四大要素:劳动、资本、政府服务及管理

GDP=雇员报酬+固定资本消耗+生产和进口税净额+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

雇员报酬:权责发生制,完成工作就有权取得收入,可以是现金或实物 既包括应付工资和薪金,又包括雇主应付的社会缴款

在测算实物工作时,注意区分实物性收入与中间消耗:

- 18 -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如果改善生活计入实物性收入;

如果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则算作中间投入,如:工作服

固定资本消耗:在核算期内,由于自然退化、正常淘汰或正常事故损坏导致生产者拥有和使用的固定资产存量现期价值的下降

生产和进口税净额: 生产和进口税(利前税,增加值一部分)-生产及进口补贴

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

营业盈余=税前纯收入-{已收利息-已付利息}-已收入其他财产收入

-财产的持有资产损益 混合收入:自我雇用的情况 4.支出法/使用法: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最终消费:分成政府和住户的最终消费

公共消费服务 住户自身支出得到的消费;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的支出;

政府的实物社会转移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 和 珍贵物品的获得减处置 总额而不是净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处置、转入和为自用而生产的各种固定资产的总价值。

存货增加:被动投资

珍贵物品的获得减处置:为价值贮藏而获得和持有的资产,非生产目的 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理论

一、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基本问题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内涵

- 19 -

国民经济统计学讲义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final)货物(goods)和服务(service)的总价值。 对GDP的概念需要说明几点:

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总量。 2.国内生产总值是对最终产品的统计。 3.国内生产总值的核心指标作用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原则 1.支配性原则 2.准市场原则 3.时间性原则 4.存在性原则

(三)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主体 1.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基本单位 (1)基层单位 (2)机构单位

2.国内生产总值基本统计单位的常住性

统计单位只有具备了常住性,才是国内单位,才能成为GDP的统计单位。 经济领土(economic territory)

经济利益中心(center of economic interest) (四)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价格问题 1.估价问题 基本价格 生产者价格 购买者价格

2.国内生产总值缩减因子(GDP deflator) GDP deflator=现价GDP/不变价GDP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思路——三方等价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