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经济会议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0经济会议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1f4ce96294dd88d0d26bca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 明年经济突出稳定物价

综合新华社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重要讲话。

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等六项主要任务。

会议指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鲜明主线:转变发展方式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看,无论是总体把握,还是具体部署的六项工作,都体现了转变发展方式的鲜明特点。

今年以来,一些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部分能源品种出现紧缺问题,再加上针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摩擦迅速增多,使得转变发展方式变得更加紧迫和必要。另一方面,世界经济结构面临新的调整,资源环境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巨大的创新动力,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领域革新蓄势待发。转变发展方式,也决定着中国能否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谈到转变发展方式这个大课题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说:“最核心的是调整经济结构,这样才能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增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基本取向:积极稳健政策

明年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与过去两年相比,明年一方面要维持一定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应对不断加大的物价压力,同时要下大力气搞好结构调整,宏观调控的目标正由以往相对单一变为逐渐多元。这也决定了宏观调控政策需要更有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幕当天,央行宣布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今年以来第六次也是一个月内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凸显了当前货币政策的“稳健”特征。

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

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五、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

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五、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六、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

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调

2010年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2009年

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2008年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07年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6年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5年

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1 物价 管理通胀预期 【会议亮点】

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解读】

最近几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逐月上升,11月份CPI同比上涨5.1%,通胀压力较大。影响物价的因素,明年仍将继续存在。稳定物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的紧迫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认为,实现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必须得力。从中长期看,加强农业等薄弱环节投入,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物价上涨对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的压力,也是必须着手进行的一项工作。

社科院经济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判断,未来物价走势不容乐观,但“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他表示,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产品价格会呈上涨态势。但由于国内工业品整体供大于求、粮食连续丰收,加上货币政策正在进行调整,未来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据新华社电

【声音】

遏制通胀任务相当艰巨

明年遏制通胀的任务将相当艰巨。因为扩大消费和遏制通胀在短期是存在一定冲突的。处理不好,很可能会陷入“物价上涨提高工资物价第二轮上涨……”这样的“物价-工资上涨螺旋”之中。特别是如果明年信贷仍然确定为7万亿,那么,这种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大。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

经济下滑威胁更严重

此次中央经济会议并没有说“控制通货膨胀”,还是采用了一个比较轻的说法“管理通胀预期”,说明中央经济会议上并没有把通胀看做是一个压倒一切的重大冲击。

通胀会对经济增长有很大影响,而经济下滑的威胁比通胀预期上升的威胁还要严重。对物价的调控必须要在不过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进行。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 2 货币政策 积极稳健双政策发力

【会议亮点】

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财政政策在稳定增长、改善结构、调节分配、促进和谐等方面的作用。

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解读】

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述所不同,会议提出明年我国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将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货币双政策由过去两年来的“积极与适度宽松”搭配变为“积极稳健”相配,这一改变意味深长。

就在会议开幕当天,央行宣布年内第六次、同时也是月内第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向外界释放出货币条件继续回归常态的信号。

专家指出,“稳健”尽管比“适度宽松”有所“收缩”,但它属于中性政策,不会明显“从紧”,在具体操作上更具灵活性和应变性,对各类工具的使用也强调合理适度。

“货币政策由两年来的\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是对当前流动性过于宽松、物价屡创新高等复杂形势的积极应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当前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意在让经济运行的货币环境回归常态,有利于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

此外,为了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好管理通胀预期的作用,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刘煜辉指出,财政政策还要发挥其承担供给的政策职责,一方面在民生领域保持扩张供给,如推进公屋建设计划,推进医改、教育、养老等民生建设等;另一方面则通过减税等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补贴,通过这些财政的配合政策,更好增强货币政策收缩货币的效果。据新华社电 3 财税改革 逐步完善个税制度 【会议亮点】

要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资源环境等领域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逐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研究推进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改革试点,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

【解读】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财税研究所所长曾康华表示,今年中央经济会议对财税改革方面的表述与此前并无不同,且税改与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密切相关。在个税调整方面,曾康华则表示鉴于这几年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有可能在起征点方面做一些调整,但幅度并不会太大。

曾康华表示,税改调整主要依据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形势向好,有强劲增长时期,进行税改的必要性较低,当经济形势出现较大波动的时候,税改的步伐就会相对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