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毕业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汽车毕业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2a399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67

3)若感到有一定阻力,但是踏板位置保持不住,明显下沉,则应检查制动主缸的推杆防尘罩处是否有制动液泄露,如果漏油,说明制动主缸皮碗破裂,应当更换。若车轮制动鼓边缘有大量制动液泄露,则应见车制动鼓轮缸皮碗是否压翻破损,并进行更换。 5.2 制动不足

汽车制动时,踩下一次制动不能减速停车,连续几次制动效果也不好。紧急制动时,制动距离过长。也是踩下制动踏板实验,根据脚下的感觉,检查相应的部位:

1)一脚踩下制动踏板,踏板到底且无反力。连续几次都能踩到底,且阻力很小检查储液室液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若到“MIN”一下,则应当补充,并且检查制动连接机构是否松脱。

2)连续几次踩下制动踏板,踏板高度仍过低,并且在第一次制动后,感到总泵活塞未复位,踩下踏板则有制动主缸与活塞有碰撞响声,则应当检查制动主缸复位弹簧是否过软,主缸皮碗是否破裂,并进行更换。

3)连续几次踩下制动鼓踏板时,踏板高度底而软,则应检查制动主缸的进油孔或储油室的通气孔是否堵塞并予以疏通。

4)一脚踩下制动鼓踏板时,踏板高度过低,连续几次后高度稍有升高,并且有弹性感,应当检查油路是否有空气,并予以排除空气。

5)一脚踩下制动踏板时高度较低,连续几脚后高度增加且制动效能好转,则应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即制动间隙并予以调整。

6)维持制动踏板高度时,踏板缓慢或迅速下降,则应当检查制动管路是否破裂、接头处是否密封不良,主缸,轮缸皮碗或皮圈是否密封良好。

7)安装真空增压器或助力器的车辆,踩下制动踏板时,若踏板高度适当但是太硬,且制动不灵,则应当检查助力器和增压器的工作状况是否良好,检查助力管路是都老化,凹陷制动液粘度太大。

图5-1 福田助力器总泵总成

8)踩下制动踏板时,若踏板向上反弹、顶脚的感觉,且制动力不足则应检查增压缸的活塞磨损是否过度,辅助缸皮碗、活塞是否密封不良、辅助缸单缸球阀是否密封不良。 9)路试车辆时,检查各车轮的制动情况。若个别轮胎制动不良,则应检查该车轮的制动管路是都老化摩擦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是否不当,摩擦片是否硬化,油污,铆钉外露现象。制动鼓内壁是否磨损成沟壑。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是否过小。 5.3 制动跑偏

汽车行驶制动时,行驶方向发生偏斜。紧急制动时,方向急转或车辆甩尾。 1)若车辆行驶是也有跑偏现象,则首先做以下检查,检查左右车轮轮胎气压,花纹和磨损程度是否一致,检查各减震器是否漏油或失效。检查悬架弹簧是否这段或弹力是否一致。

2)指汽车轮,用手转动或轴向推动车轮胎。若一侧车轮有松旷或过紧感觉,应重新调整轴承与进度。若转动车轮有发卡或异响,应检查该轮胎轮毂轴承是否破损或毁坏。对汽车进行路试,制动后若汽车向一侧跑偏,则为另一侧车轮制动不良。首先对车轮制动器进行放气,若无制动液喷出则说明是制动油路堵塞,应当予以更换。若放出的制动液有空气,则有空气予以排除。观察制动蹄与制动鼓的间隙,若间隙过大,则是刹车片磨损过度或者自动调整装置失效,应当更换。

上述都正常的话,应当拆检车轮制动器。检查制动鼓是否磨损过度出现沟壑,若磨损过度应当光鼓或者更换。检查制动蹄摩擦片是否有有无或者水湿及磨损过甚,若有应当查明原因并清理。若是摩擦片磨损过甚应当予以更换。检查制动轮缸活塞,若有发卡或漏油,应当更换。

3)若制动时忽左忽右跑偏现象应当检查前轮定位(小型货车一般只有前束可以调整)若不正确应当予以调整。

4)若在制动时,出现甩尾现象,应当检查油压分配阀是否有故障。 5.4 制动拖滞

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者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解除,以致影响了车辆的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者滑行。

1)将汽车支起,在未踩制动踏板情况下,用手转动车轮。若某一车轮转不动,说明该车轮制动器托滞。若全部车轮转不动,说明全部车轮制动器托滞。

2)若为个别车轮托滞故障,首先旋松该车轮的放气螺钉,若制动液急速喷出,随即车轮旋转自如,说明该车轮制动管路堵塞轮缸未能回油,应当更换。若车轮仍转不动,则拆下车轮,解体检查制动器。

3)检查制动蹄摩擦片的状况,若摩擦片破裂铆钉松动,则更换摩擦片。检查制动器间隙自调整装置,若有损坏应当更换。

4)检查制动鼓,若圆度过大应当光鼓或更换。检查制动蹄回位弹簧,若有折断或弹力下降,应当更换。检查制动轮缸,若有发卡或密封圈损坏,应当更换。

5)若全部车轮制动器托滞,则首先检查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有自由行程过小,应检查调整制动踏板的复位状况,用力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并迅速抬起,若踏板复位缓慢,说明制动踏板复位弹簧失效或踏板轴发卡应当更换或者修复。

6)检查制动主缸的工作状况。打开制动主缸储液室盖,有一人连续踩制动踏板,另一人观察主缸的回油状况。若不回油则主缸的回油孔堵塞,应当清理疏通。若回油缓慢,则说明制动液过脏或变质,应当更换制动液。 5.5 驻车制动不良

拉紧驻车制动,汽车也能够很容易起步。在坡道上停车时,拉紧驻车制动,汽车不能停止,发生溜车现象。

1)将汽车停放在平坦的路面上,拉紧驻车制动器操纵杆,挂入低速档起步,若汽车很容起步而发动机不熄火,则驻车制动不良。从驻车制动操纵杆放松位置往上拉,直到拉不动为止。检查操纵杆的行程,若形成过大说明操纵杆的自由行程过大,应当调整。若操纵杆的行程过小并且感觉很沉说明操作杆或绳索或制动器发卡锈死。应当拆检修复。检查操纵杆的阻力,若感觉没有阻力或阻力很小,说明操纵杆或绳索断裂或松脱,应当更换修复。

2)从检测孔中央驻车制动器(东风EQ1092、解放CA1092汽车)的间隙是否符合要求,若间隙过大,应当调整。

3)经过上述检查都正常,应拆检驻车制动器,检查驻车制动蹄片是否磨损过甚,或有无油污。检查制动鼓是否磨损过甚、失圆或有沟

槽。检查制动蹄运动是否发卡,若有发卡现象,应当修复或润滑。检查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的接触面积是否符合要求。若接触面积过小,应当更换或修整。 第六章 微型汽车制动系统常见故障检修

制动系统是汽车最重要的安全装置之一,一旦出现故障,若不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微型汽车(如长安、松花江等)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及其检修方法如下。 6.1 制动不良或失灵

1)制动管(如接头处)漏渗或阻塞,制动液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失灵。应定期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

2)制动管内进人空气使制动迟缓。制动管路受热、管内残余压力太小,以致制动液气化,使管路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从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下降。维护时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尽并按规定添加制动液。

3)制动间隙不当。制动摩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在不制动时的间隙过大,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以至制动迟缓、制动力下降。维修时按现范全面调校制动间隙,即用平头起子从调整孔拨动棘轮,将制动蹄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以得到所规定的间隙。

4)制动鼓与摩擦片接触不良,闸瓦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导致片与鼓接触不良,制动摩擦力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搪削或校整修复。制动鼓搪削后的直径不得大于220mm,否则应予更换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