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沉积岩石学作业复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完整word版)沉积岩石学作业复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6324ab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4

2.简述母岩风化作用阶段性及其产物 (1)母岩风化的四个阶段

① 破碎阶段(碎屑阶段):以物理风化为主,风化产物主要为岩屑或矿物碎屑

② 饱和硅铝阶段:岩石中的氯化物和硫酸盐全部被溶解,首先带出Cl-和SO42-。然后在CO2和H2O的共同作用下,铝硅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开始分解。

③ 酸性硅铝阶段(粘土型风化作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大量被溶滤掉,SiO2进一步游离出来。

④ 铝铁土阶段(红土型风化作用):铝硅酸盐被彻底地分解,全部可移动的元素都被带走。 (2)母岩风化的产物

① 碎屑残留物质(母岩的岩石碎屑或矿物碎屑) ② 新生成的矿物(主要是在化学风化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一些矿物,如水白云母、高岭石、蒙脱石、蛋白石和铝土矿等。)

③ 溶解物质(主要是指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被溶解的那些成分,如CI、S、Ca、Mg、K、Na、Si、Fe、Al、P等。)

3.简述尤尔斯特隆图解

(1)颗粒开始搬运的水流速度要比继续搬运所需的流速大。

(2)直径为0.05~2mm的颗粒所需的开始搬运流速最小,而且开始搬运流速与沉积临界流速相差也不大。砂粒质点在被流水搬运时很活跃,容易搬运,也容易沉积,故常呈跳跃式前进。 (3)直径大于2mm的颗粒,其搬运与沉积的两个流速曲线更接近,但两者的流速值也都是随着粒经的增大而增加。

(4)直径小于0.05mm的颗粒,开始搬运的水流速度与继续搬运所需的流速相差很大,因而粉砂(0.005~0.05mm)和粘土(小于0.005mm)物质一经流水搬运,就长期悬浮于水体之中不易沉积下来。(课本p22)

4.简述碎屑岩的颗粒结构组分的成分及其特征。 结构组分包括碎屑岩颗粒、杂基(或基质)、胶结物和孔隙。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一般包括粒度、球度、形状、圆度以及颗粒的表面结构。

5.简述碎屑岩的按粒度命名原则

碎屑岩的粒度特征是其分类命名的基础 粒度分类命名的具体原则 1)三级命名法

– ≥50% ××岩 – 50~25% ××质 – 25~10% 含××

– <10% 不参与命名

举例:0.5-0.25mm 65%,0.1-0.25mm 35% 2)复合命名法

– 没有一个粒级≥50%,50~25%的粒级不只一个 以含量为50~25%的粒级进行复合命名 “**—**岩” ,含量较多的写在后面

6.简述沉积构造的成因-结构分类方案

成因类型 沉积岩的构造类型

流动成因构造 波痕、层理、流动侵蚀痕 同生变形构造 层面变形构造、层内变形构造

生物成因构造 生物活动痕迹、生物扰动构造、生长痕迹 化学成因构造 结核、缝合线、叠锥构造 其他成因构造 鸟眼构造、示顶底构造等

7.流水成因的交错层理按形态分为哪几种类型?特征是什么?

板状交错层理:特征为层系顶界具有直脊波纹底界有冲刷面;垂直水流方向显示平行砂纹,顺水流方向倾斜;纹层内常常呈下粗上细的粒度变化,有的纹层向下收敛呈切线状。

锲状交错层理:特征:在垂直水流过平行水流方向层系间常常彼此切割,纹层的倾向及倾角变化不定。

槽状交错层理:特征:在横切面上,层系界面呈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呈槽状,纹层与之一致也呈槽状;在顺水流的纵剖面上,层系界面呈弧状,纹层向下倾方向收敛并与之斜交。顶层曲砂纹为重叠的花瓣状 。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层系底界冲刷面明显,底部常有泥砾。 爬升波纹交错层理:特点与波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之间存在多种过渡类型。

羽状交错层理:特点:纹层平直或微向上弯曲,相邻斜层系的纹层倾斜方向相反延伸至层系界面,彼此呈锐角相交,呈羽毛状或青鱼骨状。

8.风成交错层理的特征是什么? 无泥质物;

砂粒磨圆和分选较好;

常呈板状、槽状交错层理; 层系厚度大;前积纹层倾角高。

Ps:CH05_A_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_KC第47张

9.典型的浪成交错层理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征?

(1)浪成砂纹交错层理:在平行波浪传播方向上,上部层系倾向相反,底部层系界面不规则,波状起伏有时前积纹层单向倾斜,层系界面缓波状,其上有泥质纹层覆盖。在垂直于波浪传播方向上,纹层界面大致平行。

(2)冲洗交错层理:纹层和层系界面平直,低角度相交,层系厚度稳定,细层多向海倾斜,层系顶部被切蚀而底部完整。

(3)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丘状和洼状常伴生,高20~50cm,层系上部被侵蚀,纹层与层系底界近平行,纹层倾角<15°。

Ps:CH05_A_碎屑岩的构造和颜色_KC第38,40,41张

10.潮汐成因的交错层理有哪几种?

(1)压扁层理 (2)波状复合层理 (3)透镜状层理

11.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有哪些区别? 共同特点 水动力条件 岩性 环境 水平层理 低能静水,Fr<<1 平行层理 高能急流,Fr>1 滨浅水:湖岸、海滩 浊积岩 纹层厚1~2mm,常与大型交错层理共生 纹层呈直线状互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 细粒(粉砂岩、泥岩、灰岩) 较粗粒(中、细砂岩) 深水或沼泽、泻湖等浅水 层理通过粒度变化、重矿物富集或有机质含量不同等显现 其它

12.简述两种不同成因的砾岩的特征。

(1) 滨岸砾岩:浅色为主,成分单一,成熟度告稳定组分硅质砾石多。结构成熟度高,构造为层理,向源叠瓦,砾石长轴平行海岸线。含生物碎片,.底砾层岩位稳定、分布较广。 (2) 河成砾岩:成分成熟度较低,分选较差,砾石向源叠瓦,长轴与流向垂直,近岸处与岸线平行,透镜状产出,底部具冲刷面。 (P105-P108)

13.简述石英砂岩与岩屑砂岩在成因上的差异。 (1) 石英砂岩:纯净的石英砂岩具有高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主要来自花岗岩母岩彻底风华产物,多形成于有壁障和无壁障的滨海——浅海砂质沉积环境。

(2) 岩屑砂岩:形成条件与长石砂岩基本类似,需要有利于不稳定物质产生和沉积的条件,只有在这种条件下,强烈的物理风化作用和近源快速堆积,才可使大量母岩的崩解产物得以保存。随着远离母岩区,不稳定岩屑被分解破坏,稳定组分相对增加,就常过渡为岩屑砂岩。 (P117、P121)

14.某砂岩样品中碎屑颗粒含量为82%,杂基含量为12%,胶结物含量为6%,碎屑颗粒中石英为36%,长石为22%,岩屑为17%,云母占3%,其他矿物为2%,请根据教材推荐的方案,确定该砂岩的类型。 岩屑长石砂质岩

15.试述碎屑岩的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孔隙度的影响。

(1)压实作用:在构造形变应力的作用下,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力缩小 (2)压溶作用:沉积物随埋藏深度增加,碎屑颗粒接触处溶解度增高孔隙度降低 (3)胶结作用:从孔隙液中沉淀出的矿物质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形成岩石,孔隙度降低

(4)交代作用:交代彻底时沉积物面目全非,岩石结构亦发生变化,岩石孔隙度也发生变化 (5)重结晶作用和矿物的多形转变:对孔隙度影响不大 (6)溶解作用:结果是形成了次生孔隙

16.亮晶胶结物与灰泥的区别 亮晶晶粒较大,灰泥则较小; 亮晶较清洁明亮,灰泥则较污浊;

亮晶胶结物常呈现出栉壳状等特征的分布状况,灰泥则不是这样;

成因不同,灰泥是在安静的环境中沉积的,而胶结物则是有颗粒沉积以后,粒间水的化学沉淀产物,它存在的前提是必须有粒间孔隙。

17.鲕粒的成因

核心浸泡在饱和或过饱和碳酸钙的水中,碳酸钙将在核心表面发生沉淀作用,当颗粒的表面沉淀物(即新生成的一个同心层)与海水处于平衡状态时,将沉入水底,在水动力的搅动下,再次升起接受碳酸钙的沉淀,如此周而复始,直到水动力不能将其搅起。 鲕粒形成的三大条件:碳酸钙过饱和、充足的核心、动荡的水流。

18.邓哈姆的石灰岩结构分类方案 课本p186 图12-3

19.毛细管浓缩白云岩化作用机理

潮上带刚沉积不久的表层沉积物,主要是文石。这些沉积物还是疏松的,其粒间充满着水。这些粒间水,在开始阶段是正常的海水。由于该地区气候干热,蒸发作用强烈,这些粒间水就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与此同时,海水又通过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这些疏松沉积物的颗粒之间,久而久之,这些粒间水的含盐度就变大了,正常的海水就变成了盐水。从这种盐水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是石膏,也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盐类矿物。在波斯湾南岸的广大潮上地带,这种膏盐沉积物十分发育。石膏的沉淀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与Ca的比率大大提高。正常海水的Mg与Ca的比率约为3:1到4:1,而干热地区潮上地带表层沉积物的粒间水或表层积水,其Mg与Ca的比率可达20:1,甚至更高。这种高镁的粒间盐水或表层水经常与早期沉积的文石颗粒相接触,将不可避免地使文石被交代,被白云化,使文石转变为白云石,这就是现代潮上带表层碳酸钙沉积物的粒间白云化作用,或称为准同生交代作用,费里德曼和桑德斯把这一作用称为毛细管浓缩作用 (p194)

20.冲积扇的沉积类型及其特征 冲积扇沉积类型 (1)河道沉积

沉积物:砾石、粗砂 结构:分选、磨圆差

构造:块状或具叠瓦状,底冲刷。 (2)漫流沉积

河道沉积横向上:透镜状,具底侵蚀,周围是漫流沉积 漫流沉积:分布于河道间,洪水期洪水漫出河道而沉积 形态:片状、席状、透镜状展布 沉积物:砂、粉砂、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