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政策的马克思哲学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人口政策的马克思哲学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bbcdc983d049649b6658f3

新中国人口政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姓名:杨晨露 班级:市场营销1201班 学号:201245070106

新中国以来人口政策概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一般认为中国的实际和革命前的俄国是相同或者近似的。解放后,在“一边倒”的方针指引下,中国理论界探索人口发展规律,当然要按照苏联的理论。毛泽东列举了中外历史上的革命都不是因人口过剩引起的,而是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结果。他提出: “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因此新中国建立初期,秉承着“人多力量大”的理念,中国人口一度快速发展。

1983年起我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的控制人口。

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单独二胎”政策,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由上可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人口政策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中国国情的不断变化以及对国情认识的不断加深,促使中国的人口政策不断改进。

一、中国的人口政策是基于实际,不断变化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事实求是,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建国初期时实行的人口政策,就是照搬照抄苏联的发展模式,没有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导致后期中国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生产力却不能跟上,自然资源严重浪费,生态环境恶劣,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1983年起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出,正是基于人口过分膨胀的国情,提出的限制政策。而“单独二胎”政策的提出,也是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生育,导致中国出现“未富先老”,养老成本高,社会负担重的局面。

二、中国人口政策的提出运用普遍联系的关系把握其发展规律

人口政策的提出并不是独立的。联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其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同时,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人口政策是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紧密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以“单独二胎”的政策为例,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一方面,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刺激消费、增加就业岗位不无裨益;另一方面,在15年后,即2030年左右,这批新生人口也将步入劳动力市场,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同时放开二胎政策,是引入房地产风险市场调节作用的重要环节,从长效上慢慢缓解风险。“单独二胎”政策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最终结果。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虽然每一项政策的提出,都会有大量的事先预测,但是正如07年发布的历时两年编制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最终和实际数据大相径庭,预测数据并不能代表最终结果。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中国人口政策,尤其是现阶段推广的“单独二胎”政策,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检验、改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