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惠州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4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惠州市化学九年级(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c81b12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6

A.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B.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C.CO还原氧化铜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 D.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先从水中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10.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态物质

B.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所有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都要吸收热量

11.下列设计方案可行,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滴加硝酸银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盐酸:HCl+AgNO3=AgCl↓+HNO3 B.实验室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H2SO4+CaCO3=CaSO4+CO2↑+H2O C.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锈迹:Fe2O3+6HCl=2FeCl3+3H2O

D.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NaOH+HCl=NaCl+H2O 12.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①② D.②④

13.下图中的四个图象分别代表对应的四个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镁条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反应过程中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的变化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所占固体质量分数的变化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稀释至10%,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变化

D.等质量的碳酸镁与氧化镁固体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氯化镁的质量随

所加盐酸质量的变化

14.有关分子和原子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15.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 质的是

A.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铜用于制作导线 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二、多选题

16.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以下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正确的是 A.物质的鉴别 ①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②用相互刻划的方法鉴别纯铝和铝合金 C.物质的应用 ①用食醋除去热水瓶的水垢 ②用洗洁精乳化洗去餐具油污 A.A B.B C.C B.物质的制备 ①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料 ②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将水变成石油(石油主要含C、H元素) D.物质的数据 ①10mL 量筒量取7.25L水 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铁粉 D.D 17.假如有一天夜间,我们发现家中石油液化气泄漏,应该立即( ) A.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开灯查明泄漏原因 D.关闭液化气的气阀

18.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其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镆原子的质量为288g B.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金属元素 D.镆原子的核内有171个中子

19.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明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

A.离核越远的电子能量越低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20.为了区别CO(可能混有氧气)与CO2两瓶无色气体,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 A.伸入燃着的木条 C.分别加入少量水,振荡 三、填空题

21.为响应“建设美丽中国”新时代的目标,今年辉县市新桥村家家户户通上了天然气,阳阳欲将自己家正用的石油液化气(主要成分丁烷C4H10)灶改为天然气灶,应将空气管调_______(填“大”或“小”),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古人“钻木取火”,其中“钻木”的目的是_______(从燃烧条件回答)。

22.区分某地下水(硬水)和蒸馏水,可以选用的物质是______;生活中常用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四、推断题

23.已知A﹣E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A和D是无色无味气体,B是黑色粉末,C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的反应条件或生成物已省略).

B.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振荡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反应③的反应条件是高温,请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D能转化为A,还需要的物质是_____. 五、流程题

24.工业上以空气为原料合成氮肥(NH4NO3)的工业流程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甲所得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2)步骤乙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 (3)步骤丙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上述图示中,涉及到的几种原子的图例分别是___________(用图、文结合表示)。 (4)反应丁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5)硝酸铵是常用的氮肥, 500kg的硝酸铵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六、实验题

2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制取和收集气体,分析并填空: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可选择 (填相应装置的字母)。

(3)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则氢气应从 (填a或b)通入。 (4)实验室利用B装置制取O2的反应方程式为 。 七、计算题

26.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数据 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 ⑵该石灰石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7.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反应前 烧杯和稀盐酸的质量 150g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 12g 反应后 烧杯及剩余物的质量 157.6g

请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性实验)实验后,装置Ⅱ水槽中的液体应该呈酸性,向此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会变为______。但是取几次实验后的液体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无明显变色现象。对此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定量实验)采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净度的差异。因实验设备有限,本实验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出收集气体中残留的氧气(来自于空气),推算出空气的含量,再求出CO2的含量。请填写下列表格中相应的空白(精确到1%即可): 排空气法 测得氧气含量 6.6% 推算出CO2含量 69% 结论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更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