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电解质溶液(复习必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精品试卷】高考化学复习电解质溶液(复习必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2e7f1c1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f

9.(2011重庆高考) 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明矾溶液加热 B.CH3COONa溶液加热

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解析:本题考察外界条件对盐类水解及电离平衡的影响。盐类水解是吸热的,因此加热有利于水解反应向正方应方向移动,明矾中的Al3水解,方程式为Al3+ 3H2O

Al(OH)3+

3H,加热时酸性会增强,A不正确;CH3COONa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CH3COO+ H2O

CH3COOH + OH,加热时碱性会增强,所以溶液颜色会变深,B正确;氨水显碱

NH4 + OH,加入少量NH4Cl固体,会增大

性,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

NH4的浓度,抑制氨水的电离,从而降低碱性,颜色会变浅,C不正确;NaHCO3属于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HCO3同时电离和水解平衡,方程式为HCO3

H+ CO32,HCO3+ H2O

+--

H2CO3 + OH。由于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所以

NaHCO3溶液显弱碱性,但加入少量NaCl固体时,对两个平衡不会产生影响,即颜色不发生变化,D不正确。

答案:B

10.(2011新课标全国)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A. c(H+)

c(F-) c(H+)

B. Ka(HF) C. D.

c(H+)c(HF)

解析:HF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HF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电

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B不变;但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即c(H+)、c(F-)和c(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H+)就不在发生变化,但c(F-)和c(HF)却一直会降低,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D

11.(2011海南高考)用0.1026mol·L

-1

的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正确的读数为

A. 22.30mL B. 22.35mL C. 23.65 mL D. 23.70mL

解析:图中液面在22~23mL之间,分刻度有10个,因而每刻度是0.1mL,液体的凹面读数约为22.35mL。

答案:B

点拨:本题是基础题,但要注意读数时滴定管与量筒间的差别,滴定管是由上向下读数,量筒则正好相反。

12.(2011全国II卷)等浓度的系列稀溶液:①乙酸、②苯酚、③碳酸、④乙醇,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的正确是

A.④②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

解析: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依次降低,故PH依次增大。乙醇属于非电解质,PH最大。

答案:D

13.(2011全国II卷)温室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PH>7时,则一定是c1v1=c2v2

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 + c(H)=c(CH3COO) + c(OH) 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2>c1

D.若V1=V2, c1=c2,则c(CH3COO) + c(CH3COOH)=c (Na)

解析:若c1v1=c2v2说明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水解显碱性,但NaOH过量时液也显碱性。

答案:A

14.(2011四川高考)25℃时,在等体积的 ① 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 1:10:1010:109 B. 1:5:5×109:5×108 C. 1:20: 1010:109 D. 1:10:104:109 解析:酸或碱是抑制水电离的,且酸性越强或碱性越强,抑制的程度就越大;能发生水解的盐是促进水电离的。由题意知①②③④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10104、105,所以选项A正确。

答案:A

15.(2011上海高考)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 b不可能显碱性 B. 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 C. a不可能显酸性 D. 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

解析: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分别是大于103mol/L和等于10

3mol/L,由于

-14

、10

-13

pH为3的某酸溶液,其强弱未知。因此与pH为11的氨水反应时,都有可能

过量;而与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酸可能过量或二者恰好反应。

答案:A、B

16.(2011天津高考)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和CrO42,它们会对人类及生态系统产生很大的伤害,必须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方法1:还原沉淀法 该法的工艺流程为

CrO4 2-

H+ ①转化

Cr2O7 2-

Fe2+ ②还原

Cr3+

OH ③沉淀

Cr(OH)3↓

Cr2O72(橙色)+H2O

其中第①步存在平衡:2CrO42(黄色)+2H+

(1)若平衡体系的pH=2,则溶液显 色. (2)能说明第①步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Cr2O72和CrO42的浓度相同 b. 2v (Cr2O72) = v (CrO42) c. 溶液的颜色不变 (3)第②步中,还原1mol Cr2O72离子,需要________mol的FeSO4·7H2O。 (4)第③步生成的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

Cr3+(aq) + 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c(Cr3+)·c3(OH)

=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

方法2:电解法

该法用Fe做电极电解含Cr2O72的酸性废水,随着电解进行,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产生Cr(OH)3沉淀。

(5)用Fe做电极的原因为 。 (6)在阴极附近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用电极反应解释) 。 溶液中同时生成的沉淀还有 。

解析:(1)pH=2说明溶液显酸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r2O72的浓度会增大,所以溶液显橙色;(2)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时,该可逆反应就到达化学平衡状态,因此选项a不正确;在任何情况下Cr2O72和CrO42的反应速率之比总是满足1:2,因此选项b也不正确;溶液颜色不再改变,这说明Cr2O72和CrO42的浓度不再发生改变,因此可以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正确。(3)Cr2O72中Cr的化合价是+6价,所以1mol Cr2O72被还原转移2×(6-3)=6mol电子;Fe2+被氧化生成Fe3+,转移1个电子,因此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需要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6mol;(4)由溶度积常数的表达式Ksp=c(Cr3+)·c3(OH)=10-32可知,当c(Cr3+)=10-5mol/L时,c(OH)=10-9mol/L,所以pH=5。(5) Cr2O72要生成Cr(OH)3沉淀,必需有还原剂,而铁做电极时,在阳极上可以失去电子产生Fe2+,方程式为Fe-2e=Fe2+。(6)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在溶液中由于H+得电子得能力强于Fe2+ 的,因此阴极是H+放电,方程式为2H+ + 2e-=H2↑,随着电解的进行,溶液中的H+浓度逐渐降低,水的电离被促进,OH浓度逐渐升高。由于Fe2+被Cr2O72氧化生成Fe3+,当溶液碱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Fe(OH)3沉淀。

答案:(1)橙(2)c(3)6(4)5(5)阳极反应为Fe-2e= Fe2+,提供还原剂Fe2+

(6)2H+ + 2e= H2↑ Fe(OH)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