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以糊就 - 书画装裱所用浆糊的制作和应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裱以糊就 - 书画装裱所用浆糊的制作和应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12a35acfc789eb172dc887

“裱以糊就”——书画装裱所用浆糊的制作与运用

摘要:裱画的工序中有一个步骤是装裱者首先要掌握的,也是装裱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这就是打浆

糊。浆糊的制作和运用,在装裱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这样讲,裱件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浆糊的运用,人们关注的怎样使裱件既黏合牢固又柔软平整,且能防虫、防霉。就包括浆糊的制作与运用两方面。

关键词:打浆、制糊、书画装裱 、工艺 、质量问题

浆糊的制作与运用,在书画装裱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位置,作为必不可少的粘合剂可以讲几乎每一道工序都离不开它。明人周嘉胄《装潢志》讲“墨以胶成,裱以糊就。”正是因为如此,浆糊对于装裱质量,尤其是对于平整与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装裱修复书画的过程中,浆糊的制作,在苏州裱画同行称之谓“打浆”,制作浆糊的原材料的选用和辅助物的添加也会对浆料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苏州一带“打浆”选用的面粉从九十年代就开始用“富强粉”。而在这以前打浆使用的都是“标准粉”。“富强粉”比普通标准粉出粉率低,所以它里面的肤皮几乎是没有了。古人早就认识到浆糊的重要性,自唐.张彦远提出“凡煮糊必去筋”的主张之后,历代志士均在不断的探索新经验,其中除了防虫、防霉之外,主要的就是使裱件“用之平贴不瓦”。就是日本人在制作浆时也要去筋,这是为什么呢?

那就得从小麦的结构来讲。每一粒小麦就是一个细胞结构,包在小麦最外面的是比较硬的肤皮,而且肤皮里面的筋特别多。这个筋含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有营养。它的生物分子相互联结的“键”特别的牢固、结实,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小麦里面的麦芽胚胎及麦芽生长发育时所需的营养。而富强粉主要成份就是麦芽胚胎以及麦芽胚胎和肤皮之间的“蛋清”即植物蛋白。标准粉里面富含肤皮,在打浆时,其中的肤皮用木棍是冲不碎的。我们过去用标准粉制浆水时,用到最后面盆底下会沉淀一层肤皮,而现在用富强粉浆水时,面盆底下几乎就没有肤皮了。肤皮粒子粗,留在书画里特别容易发霉,在拆旧书画时,往往可以看到浆糊堆起来的地方,就是书画霉得最多的地方;而肤皮结构“键”特别牢,我们裱画用排笔蘸浆水刷在纸张上,浆水中粒子大的浆糊是不能透过纸张的,而是都横在纸面上,所以它产生的拉力主要是横向的,装裱后的书画不容易平。当然书画不平的原因是多种的,有纸张的原因,有操作手法上的原因,但肤皮的存在,筋的存在是最主要的原因。

浆糊对裱件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黏度,而黏度过大则会出现因纵力(俗称性大)而引起的卷曲。诚然,这里有原料与运用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原料而论,面粉的黏度大于淀粉,越是优质面粉,其黏性越大,犹如平时吃精粉馒头那样,咀嚼时特别有劲,实际上都是面筋在起作用。

富强粉制作的浆水是能透过纸背的,我们每一次托画芯时,都会发现裱台上特别粘,这就是钻过纸张的浆水,能钻过纸张的浆水所产生的力不仅有横向的,而且也有垂直的。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低,那时需要解决的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那时轧的面粉比较粗,肤皮当然就多,我们“打浆”就要去筋。而现在市场上买的富强粉用来“打浆”,一般不需要象前人那样去筋,当然如能把富强粉中的筋“除去务尽”,则更好。日本人在唐朝时就向中国学习裱画技术,他们的打桨去筋的程序就一直保留到现在。

明朝周嘉胄在《装潢志》“治糊”一章中提到制作浆糊时,要用“白面”并“却入白帆末,乳香小许”。明朝文震享在《长物志》卷五第十四章《法糊》中云:“法糊,用瓦盆盛水,以面一斤渗水上,任其浮沉,夏五日,冬十日,以臭为度,后用清水蘸白芨半两白矾三分,去滓和元浸面打成??”。在这篇文章中提到制浆时除了面粉一斤,白

矾三分以外,另外还需要添加中草药作为辅助材料,其原因就是有利于提高装裱书画的质量和平整度。

在淀粉水中施矾的目的是促使淀粉更好地沉淀。明矾的分子式:KAI(SO4)2?12H2O;熔点64.5℃,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有涩、寒,有毒,能抗菌,有受敛作用;它也是制作发酵粉的辅助材料之一。我们在制作面粉时把明矾作为辅助材料,就是利用了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制糊时加矾并非单纯为了防腐,其目的有三: 一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染绫绢可防止退色; 二是采用加矾的浆糊托心可固定书画的墨色; 三是采用加矾的浆糊镶活可避免镶缝开绽。

笔者认为,不论装裱新书画还是揭裱或修复古旧书画,都应慎重用矾。然而,明矾的这一物理、化学作用,在制作面粉浆时只是比较适应我们苏州地区的气候和使用习惯,而在其它地区就不大适应了。在难熬的盛夏,稍有疏漏,我们在装满浆糊的坯头里,忘记加水,或稍少加一点水,坯头里的浆,上面就会有霉斑。如在高温闷热的梅雨天,换水不够充分,不够及时,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有黑霉和红霉出现,这对裱画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如果用矾过多,还会使裱件(包括书画心)矾化,增加了裱件的脆硬度,还给日后的揭裱造成了难度,于书画的长期传世极为不利。

由此可见,即使在同时代的明朝,周嘉胄和文震享加入面粉的明矾和其它辅助材料也不完全一样,而且量也有不同,我想这和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习惯使用的裱画材料多少有些关系。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在现在的环境下学习古人和他人的经验不应教条主义,因为今天的生活环境和五百年前的先民们气候环境、科学的发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关子制糊的生熟问题, “制糊偏生者粘度强,但易腐,偏熟者不易腐,但粘度低。”其中偏生者易腐,偏熟者不易腐确是常理,但偏生者粘度强,偏熟者粘度低的观点则有失偏颇。实则浆糊越熟者其粘度越强,而偏生者则相反。不排除在天气低温时节,制作过熟、过稠的浆糊经冷却后犹如熟蛋青一般,但不意味着这样的浆糊就失去了应有的粘度,关键在于如何调制。关于浆糊的生熟问题,“冲制浆糊要十分注意火候和稠稀度,如果冲得过稠和过熟,其浆性太大,并往往含有小疙瘩,不易调配,影响使用;如果冲得偏生或偏稀,其粘性不足,且容易发酵,同样影响使用。冲制浆糊的生熟程度和稠稀程度也要因季节而异,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浆糊应冲得稍熟一点,因较稀和火候较欠的浆糊更容易发酵;而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浆糊可冲得稍稀一些,火候稍欠一些,才便于使用。”

书画装裱中新冲制的浆糊,需凉透去掉“火爆气”(失性)之后才可以使用。不然的话,直接用其装裱书画,肯定会出现凹凸不平,这是业内的常识。但究竟存放多少时间才能使用?清代周二学在《赏延素心录》中要求:“夏裱制糊十日之前,春秋制糊一月之前。”当今著述中也都强调制糊一个星期后方可使用。笔者认为这仅是理论上的概念。如果在高温季节(包括春末和秋初)所制作的浆糊,纵是天天换水浸泡,七天以后也难免不发酵变质,更谈不上存放十日或一个月了。实践证明,浆糊制作后的第三天即可使用,而对裱件的质量并无大碍。

装裱中怎样恰当合理的运用浆糊,是一个既平常又复杂的问题。浆糊的应用,集中在托心、托料、覆背以及镶活几道工序。如果解决不好浆糊的问题,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浆糊太稠,裱件板硬且纵力大,收卷之后再展开时,具有相当的惯性,若不以手按住,便会自动回卷。近似于“打袼褙”一样,带来不平的因素。譬如粘合同类纸张,阴天与晴天的浆水就不一样,前者应略稠一点,这主要因为晴天水分易蒸发、干的快。然

而,“略稠”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一句话可以表述清楚的事情了。经验丰富的装裱师, 不仅可以针对画心、材料以及气候等具体情况,合理的调配浆糊;还能凭直观与手感判断浆糊是否适度;并可借助运笔刷浆,握刷排合的感觉,进一步得出浆糊稠稀的结论。 另外,古人有“良工用糊如水”一说。其实质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宁稀勿稠。并非是越稀越好,否则会走到另一个极端,造成裱件粘合不牢。

煮浆糊的方法有很多种,因地区和个人习惯而异。常用的制作方法有“水冲法”、“明火加温法”,“隔水煮法”等。这里介绍“水冲法”制浆:

1、过筛:小麦精粉500克,用60目细箩筛过后放在粗制的带釉陶缸或陶盆里,小号陶缸即可,不要太大,淀粉越多越难煮。加入5克左右的明矾。

2、打浆头:在陶缸加入45度左右的水,一定要慢慢加,加到刚刚能把淀粉溶开即可,然后按照3-5度递增的顺序逐渐一点点加水,切忌一次加入太多。加水的同时用浆棒按一个方向打浆。刚加水的时候速度要慢一点,逐渐加快。加水的多少要靠经验,直至面粉成团状。

3、熟化:用电水壶烧一壶足够多的开水(不可煮到一半没开水了),水一定要沸腾状态,用浆棒快速搅动(注意是快速,而且中间不要停顿),并慢慢(注意是慢慢)往里面加滚水,当加到浆糊透明时即可停止加滚水,其实这时候淀粉会突然糊化变得搅拌困难,继续捶捣搅拌5分钟,一定要用力,并且注意底部和桶壁不要残留生淀粉。熟化的过程要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打好后将浆棒上的浆糊以及缸壁内外侧清理干净并将缸内的浆糊整理平整。

5、养浆:沿着缸壁缓缓注入清水(可用手覆盖浆面缓缓流入),清水多些不怕,起码要没过浆糊最高点,最好用流水不断注入。二、三天后的浆糊即可使用,为了防腐,一般每天更换上面的清水两次。

6、化浆水:取浆料适量放入盆中,用凉水缓慢少量加入,用浆棒由慢到快逐渐搅拌,根据需要调至适当的稠稀即可使用。

善于装裱修复书画的艺人都要学会自己制作浆糊,在裱画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加以合理使用,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装裱效果。

过筛 打浆头

熟化 养浆

化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