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数量关系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24173231126edb6f1a1029

C.8cm D.10cm

47.用5种不同的颜色给图中的A、B、C、D四个区域涂色,规定每个区域只涂一种颜色,相邻区域颜色不同,求有多少种不同的涂色方法?( ) A.175种 B.180种 C.185种 D.185种

48.从装满100克浓度为80%的糖水杯中倒出40克糖水,再倒入清水将杯倒满。这样反复三次后,杯中糖水的浓度是多少?( )

A.48% B.28.8% C.11.52% D.17.28%

49.有a、b、c、d四人在晚上都要从桥的左边到右边。此桥一次最多只能走两人,而且只有一支手电筒,过桥时一定要用手电筒。四人过桥最快所需时间如下:a需2分,b需3分,c需8分,d需10分。走得快的人要等走得慢的人,请问让所有的人都过桥最短要( )分。 A.22 B.21 C.20 D.19

50.一对夫妇把一年纯收入的25%用于吃,13.5%则用于娱乐,20%交房租,8%用于汽车开支,其余的存起来,存款与用于娱乐的钱的比率为( )。 A.19∶27 B.6∶5 C.67∶27 D.19∶9

转载自:http://www.91kaoshi.com/thread-149896-1-1.html

31.C【解析】经过仔细观察与简单的计算后可以看出,本题中的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3,6,9,12,…,相差数为3。根据这一规律,推算出最后两项之差应为15,所以选C。此种题型中相领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等差数列,但其仍符合等差数列的一些特征,有着明显的规律性,所以可将其看作是等差数列的变式。

32.C【解析】虽然此题中相邻项的商并不是一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具体为:1,1.5,2,2.5,3,因此答案应为60×3=180,像这种试题我们称之为等比数列的变式。 33.D【解析】这个数列也是一个典型的双重数列,奇数列为等比数列,偶数项为等差数列a+8,得出这个结论后,此题就完全是一道简单的计算题了。

34.B【解析】整数部分分别是1,2,3,4的立方,小数部分分别是4、5、6、7的平方,答案为B。

35.D【解析】初见这个数列,很难发现数列的规律。找不到相邻数字间的通项。但是经过对整个的浏览后可以发现这个数列呈现出波动的规律,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延续,这就是双重数列的本质表现。分别对奇、偶数列进行计算后得出奇数列的通项为a+4,偶数列的通项为a+7,均为较简单的等差数列。 二、数学运算

36.A【解析】先用心算将两个减数相加,1728+2272=4000。然后再从被减数中减去减数之和,即4689-4000=689。

37.C【解析】在长方形四周植树,植树的棵数段数,不要加1,因为封闭的路线首尾相接,重合了。

长方形的周长:(50+30)×2=160(米);一共可以植树:160÷10=16(棵)。

38.D【解析】由于题中告诉我们三个条件:①同时开启排水管甲和进水丙,用20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由此可知,甲水管工作20小时与丙水管工作20小时的工作量之差恰好是满池水。②已知同时开启排水管乙和进水管丙,用30小时可将满池水排空,由此可知乙、丙两

水管同时工作30小时的工作量之差也恰好是满池水。③已知丙水管工作60小时,可将空池注满水,故其工作效率为 。利用上述三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得甲、乙两水管的工作效率,进而计算同时开启甲、乙、丙三水管将池水排空所用的时间。由条件①和条件②计算甲的工作效率为:1+ ×20÷20= ;由条件②和条件③计算乙的工作效率:1+ ×30÷30= ;所以同时开启甲、乙、丙三水管将满池水排空所用的时间为:1÷ + - =1÷ =10(时)。 39.C【解析】根据“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这个数量关系式先求出甲、乙两车计划相遇时间与实际时间,再求出乙计划与实际走的路程,最后求出二者之差。380÷(40+40)=4.75(时),380÷(40+36)=5(时);40×(5-4.75)=10(千米)。 40.B【解析】分针在钟面上走1圈,时针只前进“1个字”,即分针走60分(钟面上为60格),时针只走5个分格。以分针前进的速度为单位“1”,时针前进的速度则只为“ ”。3时时,时针与分针之前的“差距”是15格(每格代表1分钟)。分针前进时,时针也在缓慢地前进,分针要花多少时间(分钟)才可以“追上”这15格呢?列式为:15÷1- =15÷ =16 (分)。 41.A【解析】求利息的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可得出:利率=利息÷时间÷本金。而他3年所得的利息是:10284.8-8000=2284.8(元);这样即可求出这债券的年利率是多少。(10284.8-8000)÷3÷8000=2284.8÷3÷8000=761.6÷8000=0.0952=9.52%

42.C【解析】每车多坐5人,多出1辆汽车,说明每车多坐5人,还差(45+5)人,也就是如果每车坐45人,剩余10人不能坐车,如果每车坐(45+5)人,又少了(45+5)人,两次乘车的人数相差了(45+5+10)人,是因为每辆车上多坐了5人。那么,(45++5+10)里有几个5,就有几辆汽车。因此,可求出汽车的辆数。

汽车数量为(45+5+10)÷5=60÷5=12(辆);去春游的同学总数为45×12+10=550(名)。 43.B【解析】儿童节是6月1日,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如果以2003年6月1日为第一天起到2008年元旦是第几天呢?2003年中有30+31+31+30+31+30+31=214(天),2004年(闰年)366天,2005年、2006年、2007年都是平年各有365天,2008年元旦1天,所以2008年元旦是第214+366+365×3+1=1676(天)。每7天为一个星期。就能求出2008年元旦是星期几。214+366+365×3+1=1676;1676÷7=239……3;与第3天相同是星期二。 44.D【解析】这类问题,都有它共同的特点,即总水量随漏水的延长而增加。所以总水量是个变量。而单位时间内漏进船的水的增长量是不变的。船内原有的水量(即发现船漏水时船内已有的水量)也是不变的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设每个人每小时的淘水量为“1个单位”。则船内原有水量与3小时内漏水总量之和等于每人每小时淘水量×时间×人数,即1×3×10=30。船内原有水量与8小时漏水量之和为1×5×8=40。每小时的漏水量等于8小时与3小时总水量之差÷时间差,即(40-30)÷(8-3)=2(即每小时漏进水量为2个单位,相当于每小时2人的淘水量)。船内原有的水量等于10人3小时淘出的总水量-3小时漏进水量。3小时漏进水量相当于3×2=6人1小时淘水量。所以船内原有水量为30-(2×3)=24。如果这些水(24个单位)要2小时淘完,则需24÷2=12(人),但与此同时,每小时的漏进水量又要安排2人淘出,因此共需12+2=14(人)。 45.C【解析】假设36只全是鸡,就应有72条腿(2×36),这就比题目所说的“100条腿”少了28条腿。为什么“腿”会少呢?很显然,是我们把四条腿的兔子当成了两条腿的鸡。由此即可求出兔子的只数,列式为:(100-2×36)÷(4-2)=28÷2=14(只);鸡的只数为:36-14=22(只)。 46.A【解析】熔化前后铜块的体积不变,由V长方体=V正方体可求得正方体的体积,从而求得其棱长。

长方体中,长a=2cm,宽b=4cm,高c=8cm,则有V长方体=abc=2×4×8=64(cm3)。设正方体棱长为x,因为熔化前后铜块体积不变,因此:V正方体=x3=64,解得x=4,正确答案为A。

47.B【解析】分四个步骤来完成涂色这件事:涂A有5种方法;涂B有4种方法;涂C有3种方法,涂D有3种方法(还可以使用涂A的颜色)。根据乘法原理共有5×4×3×3=180(种)涂色方法。

48.D【解析】最后杯中糖水的重量仍为100克,因此,只需求出最后糖水中含有多少糖,即可求得最后糖水浓度。要求剩下的糖,需求出三次倒出的糖水中含有多少糖,每次倒出的糖水虽然都是40克,但是由于浓度不同,所以含糖量并不相同。原来杯中糖水含糖量为:100×80%=80(克)第一次倒出的糖水中含糖量为:40×80%=32(克);加满清水后,糖水浓度为:(80-32)÷100=48%;第二次倒出的糖水中含糖量为:40×48%=19.2(克);加满清水后,糖水浓度为:(80-32-19.2)÷100=28.8%;第三次倒出的糖水中含糖量为:40×28.8%=11.52(克);加满清水后,糖水浓度为:(80-32-19.2-11.52)÷100=17.28%。

49.B【解析】最短要21分钟,具体做法是首先a、b先过,用时3分,a回来用时2分,然后c、d一起过,用时10分,b回来时3分,最后b、a一起过去,用时3分,总共21分,答案是B。

50.C【解析】存款在纯收入的比重为1-25%-13.5%-20%-8%=33.5%,存款与用于娱乐的钱比率为33.5%与13.5%之比,67∶27,即C选项。

转载自:http://www.91kaoshi.com/thread-149896-1-1.html

数学运算行程问题专项辅导 一、基本知识点:

1、基本公式:距离=速度×时间

2、相遇追及问题:

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3、环形运动问题: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相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

环形周长=(大速度-小速度)×同向运动的两人两次相遇的时间间隔

4、流水行船问题:

顺流路程=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路程=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5、电梯运动问题: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沿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能看到的电梯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逆电梯运动方向运动所需时间

6、钟面问题(此类问题很多可以转化为追及问题)

(1)假设时钟一圈是12格,则时针每小时转1格,分针每小时转12格。

(2)钟面上每两格之间为30°,时针与分针成某个角度一般都有对称的两种情况。

(3)时针与分针一昼夜重合22次,垂直44次,成180°也是22次。

二、例题和解题思路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两次相遇点相距多少千米? 解析:先画示意图:

可以看到它们到第二次相遇时共走了3个AB全程。当甲、乙两车共同走完一个AB全程时,乙车走了64千米,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乙车一共走了3个64千米,再由上图可知:乙车一共走过的路程减去一个48千米后,正好等于一个AB全程。 ①AB间的距离是 64×3-48=192-48=144(千米). ②两次相遇点的距离为144—48-64=32(千米).

2、甲、乙二人从相距10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骑车,乙步行,在行走过程中,甲的车发生故障,修车用了1小时.在出发4小时后,甲、乙二人相遇,又已知甲的速度为乙的2倍,且相遇时甲的车已修好,那么,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解析: 甲的速度为乙的2倍,因此,乙走4小时的路,甲只要2小时就可以了,因此,甲走100千米所需的时间为(4—1+4÷2)=5小时.这样就可求出甲的速度. 甲的速度为:100÷(4-1+4÷2)=10O÷5=20(千米/小时). 乙的速度为:20÷2=10(千米/小时)

.

3、在一条直的公路上,甲、乙两个地点相距600米,张明每小时行4公里,李强每小时行5公里.8点整,张李二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1分钟后他们都调头反向而行,再经过3分钟,他们又调头相向而行,依次按照1,3,5,?(连续奇数)分钟数调头行走,那么张、李二人相遇时是8点几分?

解析 无论相向还是反向,张李二人每分钟都共走4000÷60+5000÷60=150(米).如果两人一直相向而行,那么从出发经过600÷150=4(分钟)两人相遇.

画图可知:在16分钟(=1+3+5+7)之内两人不会相遇.在这16分钟之内,他们相向走了6分钟(=1+5),反向走了10分钟(=3+7),此时两人相距600+[150×(3+7-1-5)]=1200米,因此,再相向行走,经过1200÷150=8(分钟)就可以相遇. 所以是600+150×(3+7-1-5)=1200(米) 1200÷(4000÷60+5000÷60)=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