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3c66e8453610661ed9f4e0

《构造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胡 明 编写

二00七年六月

实习一 地质图的基本知识及读水平岩层地质图

一、目的和要求

1.明确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2.了解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掌握水平岩层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二、预习内容

1.复习测量学有关读地形图的知识; 2.预习第一章“水平岩层”部分。 三、实验用图和用品

1.实验用图:凌河地形地质图、南涧镇地形地质图。

2.实验用品:铅笔、橡皮、小刀、三角板、量角器、方格纸等。 四、实验方法说明

(一)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以图1—1或选用正式出版的1∶20000地质图或其他比例尺地质图作样本,介绍地质图的图式规格。

1.地质图

将一定范围内地壳的地质内容(包括有不同时代的地层、岩系、地质构造及矿产等)在地面上的分布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尺缩小,投影到平面图(通常带有地形等高线,即地形图)上,并用规定的符号、色谱、花纹予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图1—1太阳山地区地质图)。地质图是具体反映某一地区的地质现象的图件,然而一张地质图,是不可能把某一地区所有的的各种地质现象都表示出来的,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的要求,编制不同的地质图件来反映与表现各种不同的地质现象。

地质图的编制,首先必须是通过野外现场观察,对区内地层、岩石、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构造变动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再以规定的线条把各种地质界线(包括地层界线、岩体界线、断层线、不整合界线等)勾划出来,把岩层和断层等的产状标记上去,对各时代地层和各类型岩浆岩涂以各种统一规定的颜色,对各种岩相(岩浆岩、变质岩)和蚀变、矿化现象加以各种规定的符号、花纹。

地质图不仅反映野外各种地表地质现象,还将区内地层、岩石、构造和矿产等方面形成、发展的一定时间、空间规律反映出来,包括能反映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因此,地质图是帮助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而最基本的地质资料。

一幅正规的地质图有统一的规格,除正图部分外,还应有图名、比例尺、图例、柱状剖面图、地质剖面图、图框、经纬度、制图单位、制图人和制图日期等等。

(1)图名:常用整齐美观的大字书写,图名要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类型。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及主要山岭、河流等命名。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省(区)、市或县名。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图》、《独山子油田地形地质图》。

(2)图号:是为了图件的保存、整理、查找方便起见而统一规定的。一般都是用地形图的国际统一分幅和编号。

(3)比例尺:又称缩尺,用以表明该图的缩小程度和精度。比例尺是图上的一段线长与其实地上相应的一段水平距离的比。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与线条比例尺,数字比例尺用分数表示图上长度与实地长度的比例(如1∶50000,即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上50000厘米或500米或0.5千米)。分子规定用1。因此,分母愈大,表明图缩得愈厉害。线条比例尺是在图上绘一直线如尺状,在该直线上截取若干段、每段标出所代表的实地长度米或公里)。比例尺一般放在图名下或图框下方正中位置。

地质图按比例尺大小可分:小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0万),中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20万--1∶10万)和大比例尺地质图(比例尺>1∶5万)。

(4)图例:指图的内容简要示例,是一张地质图不可缺少的部分。图例是地质图上各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体的时代和性质。图例通常放在图框外的右边或下边,也可放在图框内足够安排图例的空白处。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一般按地层、岩石和构造这样的顺序排列,并在它们前面写上“图例”二字。

地层图例的安排是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放在图的下方,一般由左向右从新到老排列,图例格子的大小长宽比一般为0.8∶1.2或1∶1.5,方格内注明地层代号,涂上颜色,右边注明岩性,左边写地层或时代名称。已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要按时代顺序排列在地层图例中,没有确定时代的岩浆岩、变质岩按按酸性程度,变质深浅排列在地层图例之后。

图例中的构造符号放在所有地层、岩石符号的后面,其顺序是:地质界线、产状要素、断层、褶曲轴、节理以及层理、劈理、片理、流线、流面和线理产状要素等。对地层界线、断层线是实测的与推断的,图例与图内一样,应有所区别。各种符号的颜色也是有规定的,除不同的地层用不同颜色外,地质界线用黑色,断层线用鲜红色,地形等高线用棕色,河流用浅兰色,城镇和交通网用黑色。

图例是指示读图的基础,从图例可以了解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图1—1太阳山剖面图)。

凡是图内表示出的地层、岩石、构造及其他地质现象就应无遗漏有图例,图内没有的就不应列上图例。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标注在地质图上。

(5)图框:分内框和外框,外框用粗实线,内框用细实线。两框之间用数字注明经纬度并按规定画出经纬线格。图框外左上侧注明编图单位,右上侧写明编图日期;下方左侧注明编图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编图人;右侧注上引用资料(如图件)单位、编制者及编制日期。也可上述内容列绘成“责任表”放在图框外右下方,或图框内空白处。

2.地质剖面图

正规地质图均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主要地层、构造的剖面图(图1—1太阳山剖面图)。它有代表性地和最醒目地概略揭示了本区的地质构造特征。这种图通常是地质人员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以及自己对该地区的认识在室内根据地形地质图编绘成的。在按地形图切制成的地形起伏剖面上,还要按地质界线位置及地层产状绘上地质的内容。这种剖面图通常附在地质图的下方。

如单独绘剖面图时,则要标明剖面图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太平山——升平山地质剖面图。如为图切剖面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以剖面标号表示,如Ⅰ—Ⅰ′地质剖面

图或A-A′地质剖面图。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细线标出,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Ⅰ—Ⅰ′或A-A′等。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一致,如剖面图附在地质图的下方,可不再注明水平比例尺,但垂直比例尺应表示在剖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按海拔标高标示。剖面图垂直比例尺与水平比例尺应一致,如放大,则应注明。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向(用方位角表示)。剖面所经过的山岭、河流、城镇等地名应在剖面上方所在位置注明。为醒目美观,最好把方向、地名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南端在右边、北端在左边,东右西左,南西和北西在左边,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谱应一致。如剖面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上,则地层图例可以省去。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地层分布、构造形态应该根据该处地层厚度、层序、构造特征适当推断绘出,但不宜推断过深。

3.地层柱状图

是以柱状剖面形式系统表示工作区各地质时代地层的岩性、厚度和接触关系的一种图件(图1—1太阳山综合地层柱状图)。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柱状图可以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求和地层总厚度而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方,一般标为“ΧХ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出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统和接触关系等。一般只绘地层(包括喷出岩),不绘侵入体。也有将侵入岩体按其时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柱状图里。用岩石花纹表示的地层岩性柱子的宽度,可根据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使之宽窄适度,美观大方,一般以2—4cm为宜。

地层柱状图格式见太阳山地区地质图(图1—1)。图内各栏可根据工作区地质情况和工作任务而调整。如“化石”一栏有时可并入“岩性简述”,有时“水文地质”和“地貌”可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