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城区某新建社区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远城区某新建社区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434bb96294dd88d0d26be6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中间可设中间沉淀池(简称中沉池)。多级处理流程中串联三座或三座以上的接触氧化池。第一级接触氧化池内的微生物处于对数增长期和减速增长期的前段,生物膜增长较快,有机负荷较高,有机物降解速率也较大;后续的接触氧化池内微生物处在生长曲线的减速增长期后段或生物膜稳定期,生物膜增长缓慢,处理水水质逐步提高。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二者之间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特点,具有下列优点:

①由于填料的比表面积大,池内的充氧条件良好。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高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及生物滤池。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②生物接触氧化法不需要污泥回流,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方便。 ③由于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又属于完全混合型,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④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机容积负荷较高时,其F/M保持在较低水平,污泥产率较低。 (4)膜生物反应器(MBR)[10]

膜生物反应器是用超滤膜代替二沉池进行污泥固液分离的污水处理装置,为膜分离技术与活性污泥法的有机结合。超滤膜孔径一般在0.1-0.4μm,出水水质相当于二沉池出水再加超滤的效果(图2.4)。膜生物反应器不仅提高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在很多情况下出水可以作为再生水直接回用,在将来的污水处理领域膜生物反应器将会得到较多的应用。

图2.4 膜生物反应器示意图 a. 内置浸没膜组件;b. 外置膜分离单元

膜生物反应器在一个处理构筑物内可以完成生物降解和固液分离功能,生物反应区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可以比普通活性污泥法高几倍。膜生物反应器的优点是:①容积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②污泥龄较长,剩余污泥量减少;③避免了因为污泥丝状菌膨胀或其他污泥沉降问题而影响曝气反应区的MLSS浓度;④在低溶解氧浓度运行时,可以同时进行硝化和反硝化;⑤出水有机物浓度、悬浮固体浓度、浊度均很低,甚至致病微生物都可被截留,出水水质好;⑥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小。

膜生物反应器类型可分为内置浸没膜组件的内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和外置膜分离单元

11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的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

(5)A2/O工艺

A2/O工艺或称AAO工艺,在一个处理系统中同时具有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能够同时做到脱氮、除磷和有机物的降解,其工艺流程图见图2.5。

图2.5 A2/O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流程

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区,同时进入的还有从二沉池回流的活性污泥,聚磷菌在厌氧环境条件下释磷,同时转化易降解COD、VFA为PHB,部分含氮有机物进行氨化。

污水经过第一个厌氧反应器以后进入缺氧反应器,本反应器的首要功能是进行脱氮。硝态氮通过混合液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传输过来,通常内回流量为2-4倍原污水流量,部分有机物在反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利用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而得到降解去除。

混合液从缺氧反应区进入好氧反应区,混合液中的COD浓度已基本解决排放标准,在好氧反应区除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外,主要进行氨氮的硝化和磷的吸收,混合液中硝态氮回流至缺氧反应区,污泥中过量吸收的磷通过剩余污泥排除。

该工艺流程简洁,污泥在厌氧、缺氧、好氧环境中交替运行,丝状菌不能大量繁殖,污泥沉降性能好。该处理系统出水中磷浓度基本可达到1mg/L以下,氨氮也可达到8mg/L以下。

2.4.2 处理工艺的选择

对于SBR工艺,剩余污泥浓缩和脱水性能均不及消化污泥好。CASS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微生物种群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待研究;对操作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生物接触氧化法中,填料上生物膜的实际数量会随BOD5的变化而变化。BOD5负荷高,则生物膜数量多,反之亦然;负荷过高会使生物膜过厚,在某些填料中易堵塞。由于填料设置使氧化池的构造较为复杂,曝气设备的安装和维护不如活性污泥法来得方便;若填料

12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选用不当,将严重影响接触氧化工艺的正常运行。目前,膜生物反应器还存在造价较高、膜组件易受污染、膜使用寿命有限、运行费用高等缺点。A2/O工艺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进入沉淀池的混合液通常需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以防止沉淀池中反硝化和污泥厌氧释磷,但这会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中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回流污泥中存在的硝酸盐对厌氧释磷过程也存在一定影响,同时,系统所排放的系统污泥中,仅有一部分污泥是经历了完整的厌氧和好氧的过程,影响了污泥的充分吸磷。系统污泥泥龄因为兼顾硝化菌的生长而不可能太短,导致除磷效果难于进一步提高。

由于受纳河流为IV类水体,出水水质要求达到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通过计算去除率我们可以知道,工艺对N、P的去除要求不是特别高,而且处理水量很小,故选择投资省、流程简单的CASS工艺。工艺流程图如图2.6所示。污水处理站在社区的位置见图2.7中A。

图2.6 社区生活污水CASS工艺流程图

图2.7 污水处理站位置图

13

武汉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对于用地紧张,要求环境美观,需要严格控制噪声污染排放的地区,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可供选择[11]。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可以将污水处理设施的构筑物全部埋设于地面以下,地面上不需建任何土建构筑物。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对环境影响小,土地利用率高,整体美观,工艺实用。其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见表2.4。

表2.4 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 项目 占地面积 工程投资 施工难度 操作管理 设备检修维护 地面绿化率 地面利用 噪声影响 气味影响 视觉影响 适用限制条件 保温效果 具有的特点 处理设施紧凑集中,占地面积较小 随着挖深的增加,投资加大 受土质状况及构筑物埋深影响。土质好,埋深浅,施工较易;土质差,埋深大,施工较难 操作管理简便,不需专人管理,人员可兼职 需打开检修口通风,设备维修需要抬升 除检修口位置外可全部绿化,绿化率高 可以用作它途,如硬化作为道路、生态停车场等 设备可以全部位于地面下或液面下,噪声小 处理设施全部覆盖,几无气味 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如做绿化,可使环境美观 地下水位过高,致设施易上浮,不宜采用; 来水管底标高太浅,致挖深太大,投资太高不宜采用; 受纳水体洪水位过高,致洪水期易倒灌不宜采用 设施全部覆盖,保温效果好,水温受气温影响较小,变化较为稳定 由表2.4可以看出,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构筑物埋设于地表下,上面可以进行覆土绿化,环境美观;整个处理系统一般不需要专人管理,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减少占地面积,构筑物上方可修建道路、生态停车场等;可以不建设任何地面构筑物,对周围环境副作用小。

社区的平均水量为1600t/d,水量不是很大,由于社区对环境要求较为严格,用地较为紧张,故选择地埋式方式处理生活污水。

综合以上所述,本设计决定采用地埋式的CASS工艺处理社区的生活污水。

2.5 污水处理站注意事项

居民小区污水处理站生产运行中产生的噪声、臭味是妨碍居民生活的一道难题,为了

保证社区内居民的正常生活,应加强这方面的防护工作。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