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统计分析d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描述性统计分析d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73f5fc58fb770bf68a5510

1引言

1.1课题背景及意义

1.1.1课题背景

自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壮大,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保险业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发展是有迹可循的,不光业务增长迅速,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法律法规也逐渐完善,市场体系也更趋于完善。此外,保险能稳定社会、造福百姓。中国的保险业既是一个有巨大市场的“朝阳产业”,又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保险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截止2013年底我国境内的保险机构个数已达到174个,保费收入在2013年达到17222.24亿元,占2013年GDP的3.03%,保险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保险业作为一个不成熟的却极具潜力的行业在整个金融市场目前仍然处于弱小的地位。且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金融各子市场之间日益渗透,银行、证券、保险三者正对有限的金融资源展开日趋激烈的竞争。

1.1.2课题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保险业也逐渐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迎来了良性、宽松、开放的经济、制度和体制环境,并在开放与竞争中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评价保险企业的绩效显得尤为重要。绩效评价有利于保险公司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运用,有利于正确引导公司的经营行为,提高其竞争实力。绩效评价主要包括债务状况、持续发展能力、盈利能力、经营风险等内容。绩效评价能够全面地判断一个企业的真实情况,系统地分析影响企业经营效果的因素。

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保险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迫切要求保险公司加强自身管理,提高经营业绩。因而保险公司的绩效分析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对保险公司绩效的量化分析,也可以给投资者、决策者提供一个正确的参考,全面、正确评价保险公司绩效,对于政府来说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对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的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一定的评价标准、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效益和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绩效评价可以反映市场效率、衡量市场风险,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

第 1 页 共 17 页

绩效评价在西方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后经引入中国,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行业得到充分的应用。保险绩效反映了保险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可以根据保险绩效判断保险公司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及其在市场中的地位、综合实力等。主要的绩效评价方法有:平衡记分卡法、经济增加值法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绩效评价研究在保险、医疗、教育、金融等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应用。国外的保险起源较早,目前也是比较成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内还有一段路要走。

1.2.2绩效统计分析在保险中研究现状

绩效体现了保险公司的综合实力,同时它也是一个难以用确切数字量化的指标。目前对保险业绩效的统计研究相对较为薄弱, 而我们经常使用的、最常见到的有关保险的指标就是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和偿付能力充足率等,这几个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保险在整个经济中作用以及在国际间进行一定的比较,但是它们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方面,国内针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分析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之中。陈萍(1999)在参考国外对财务指标的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状况,构建了负债比率、赔付率、费用率等财务指标,运用财务指标对保险公司进行分析以此来说明公司的运营状况;幩海燕(1999)针对保险公司最为关注的偿付能力指标进行了分析,结合保监会制定的相关的监管指标与保险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进行动态结合分析,选取了保费收入规模、赔付率、准备金的提取变动、增长率等指标,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其他相关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

1.3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本文从金融绩效统计分析的研究现状、金融绩效指标的定义、通过描述性统计法,全面介绍了金融绩效和统计分析的相关理论,通过对表征企业绩效数据的分析确定研究方法,对绩效指标的进行分析,应用描述性法对表征企业绩效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其数据特性,进而达到绩效统计分析的目的。全篇在理论分析与阐述的同时,结合上市保险企业绩效情况,提出了适合保险公司提升绩效分析的方法。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绪论,主要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并对绩效研究、统计分析理论、保险业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提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的统计理论分析。

第三: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统计的实证分析。根据理论分析结合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该章节旨在分析我国现有上市保险公司的绩效数据,通过对上市

第 2 页 共 17 页

保险公司的财务绩效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来实现保险公司的绩效评价。

第四:提升保险公司绩效的建议与对策。本章针对得出的结论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保险公司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第五:结语。这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并分析了本文的研究的不足和对后续可能展开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理论分析过程中,主要借鉴现有保险公司财务绩效评价理论。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依据上市保险公司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和监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运用各种统计指标进行分析。在具体分析中运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分析法等方法,来对各类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求对我国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有效的借鉴。

2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的统计理论分析

2.1上市保险公司绩效指标选取

合理选择指标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确定指标时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全面性。绩效评价主要目的在于判断的生存发展能力,考核企业的经营情况。所以在选取指标时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尽量能反映保险公司绩效的大部分信息。

(二)重要性。目前反映企业绩效的指标很多,在评价时不可能将所有指标都用罗列入内,这不现实不可行。所以在选择时要简化分析过程选择重要的指标。

(三)可得性。在评价时综合考虑数据是否容易得到,有的数据不能通过一般的手段取得,因此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本文通过对保险公司绩效的统计分析,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理论和实际操作中关于相关指标的选择,综合考虑数据的获得情况等,选取在我国相继上市的中国人寿、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以及新华保险为样本,从盈利能力类指标、偿付能力类指标及经营稳定性指标等方面选取相应指标进行分析,所选取样本公司均占整个保险市场较大份额,且具有较大经营规模,足以代表我国保险业。各指标名称及计算公式如下表所示:

第 3 页 共 17 页

表1各指标名称及相关计算公式

盈利能力类指标 指标名称 净利润 投资收益率 保费收入增长率 计算公式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投资收益/投资总额 当期保费收入增减额/上期保费收入 退保金/(上年末长期责任准备金+本年长期保费收入)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实际偿付能力额度/最低偿付能力额度 赔款支出/保费收入 总给付支出/长期责任准备金 经营稳健性指标 退保率 资产负债率 偿付能力类指标 偿付能力充足率 赔付率 给付率

2.2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统计方法选择

保险公司综合实力主要体现在绩效上,但它是一个难以量化的指标,由于目前保险业界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对于可以获得的数据难以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本文选择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来对四家上市保险公司进行分析。

3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统计实证分析

3.1数据的来源和数据的采集

本论文研究所用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对外公布的《中国保险统计年鉴(2012~2014)》、各公司对外公开的年报以及同花顺网站上公开的信息,并经过相应的统计计算整理。

3.2上市保险公司绩效统计分析

3.2.1太平洋保险

简称中国太保或太保,前身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成立于1991年5月13日,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2001年,根据中国国务院和中国保监会分业经营机构体制改革的批复,原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保是中国大陆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财险,也是第三大人寿保险公司,仅次于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它本身经营多元化保险服务,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等。太平洋保险保费收入在2014年已达1728.91亿元, 净利润达110.49亿元,同比增长19.31%。太保14年给付率为1.26%,13年为1,12年是0.98%。退保率12至14年分别为3%、4.2%、5.4%。14年的资产负债率为85.55%,比13年的86.13低0.58%。

第 4 页 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