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期末化学试卷 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期末化学试卷 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76257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a

D、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n=CV=0.1mol/L×1L=0.1mol,而1mol氯化钠中含1mol钠离子,故0.1mol氯化钠中含0.1mol钠离子即0.1NA个,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7.在实验室里,要想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硫酸

D.氨水

【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Al3+全部沉淀可以和碱反应,也可以和能水解显碱性的盐反应;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Al3+离子全部沉淀需要所加的试剂过量,所以全部沉淀Al3+最好不用强碱用弱碱.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都是强碱溶液,沉淀Al3+时生成的氢氧化铝能溶解在过量的强碱溶液中,所以Al3+不能全部沉淀出来,故A、B不符合;稀硫酸不与氯化铝反应,故C不符合;氨水是弱碱溶液,可以全部沉淀Al3+,因为AI(OH)3不溶于弱碱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铝盐、氢氧化铝的性质应用,重点考查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

8.下列溶液各种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NaOH的是( ) A.Na和H2O

C.Ca(OH)2溶液和NaCl溶液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生成物中是否有NaOH来解答. 【解答】解:A、Na和H2O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氢气,故A正确;

B、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故B正确; C、Ca(OH)2溶液和NaCl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Na2O2和H2O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和氧气,故D正确; 故选:C.

B.Ca(OH)2溶液和Na2CO3溶液 D.Na2O2和H2O

【点评】本题考查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及复分解反应的条件,难度不大.

9.将30mL 0.5mol/L NaOH 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3 mol/L

B.0.03 mol/L

C.0.05 mol/L

D.0.04 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根据稀释定律可知,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 【解答】解:令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量浓度为c,则: 30×103L×0.5mol/L=500×103L×c

解得c=0.03mol/L.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较小,关键清楚稀释定律,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10.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 ) A.稳定的液体

B.透明的溶液

C.混合物

D.化合物

【考点】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混合物和纯净物.

【分析】悬浊液、乳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混合物,溶液、胶体是稳定分散系,浊液不稳定不透明.

【解答】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混合物,浊液不稳定不透明,胶体是暂时稳定的混合物.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属于基本知识题目,较简单.

11.为了验证Na2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3,下列实验事实及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 B.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 C.加热后称重,看质量是否变化

D.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是否呈黄色 【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NaHCO3加热不稳定,易分解,Na2CO3和NaHCO3都可与酸、石灰水反应,都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都呈黄色,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Na2CO3和NaHCO3都可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 B.Na2CO3和NaHCO3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不能鉴别,故B错误; C.NaHCO3加热不稳定,易分解,可根据质量的变化鉴别,故C正确; D.都含有钠元素,焰色反应都呈黄色,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性质的异同,为解答该题的关键,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滴入碳酸钠:CO32+2H+=H2O+CO2

B.铁粉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HCl+OH=H2O+C1 D.硝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H2O+CO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盐酸中滴入碳酸钠,盐酸过量直接生成二氧化碳; B、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 C、盐酸是强电解质要拆为离子;

D、碳酸钙是难溶电解质要写出化学式的形式.

【解答】解:A、盐酸中滴入碳酸钠,盐酸过量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其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故A正确;

B、稀硫酸有弱氧化性,所以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2Fe2++H2↑,故B错误;

C、盐酸是强电解质要拆为离子,所以盐酸中滴入氢氧化钠,其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故C错误;

D、碳酸钙是难溶电解质要写出化学式的形式,所以硝酸滴在石灰石上,其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H2O+CO2↑+Ca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和书写原则,书写时要注意电荷守恒,反应的实质、弱电解质等,题目难度不大.

13.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 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为黑色 D.纯铁是银白色金属 【考点】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

【分析】A.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C.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纯铁为银白色金属.

【解答】解:A.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与强氧化剂反应生成铁离子,故A错误;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则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B正确;

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故C正确; D.纯铁为银白色金属,为金属的通性,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注意Fe与不同氧化剂反应的产物,明确氧化性的强弱是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4.世界卫生组织(WHO)将ClO2定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广泛应用.ClO2属于( ) A.酸

B.氧化物

C.碱

D.盐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