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心得体会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79e75fbd64783e08122b57

浅谈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心得体会

摘要 在当前招生体制引影响下,中职学校学生管理压力日趋增大,班主任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何运用各种手段促使中职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广大班主任需要探讨的一个永恒课题。

关键字 营造班风 “塑形工程” 用爱教育 细节教育 违纪处理

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爱心工程,班主任要始终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适合教学生的方法。笔者主要通过营造良好班风、开展“塑形工程”、注重爱心教育及细节教育等方面入手,开展各项班级管理工作。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良好的班风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一个班级需要和谐,要有正气,在班集体中,触动学生最大的往往是班集体的舆论,学生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他在班级集体心目中的形象受损,因此班级的舆论直接决定学生的荣辱观,可见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气氛对班级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营造良好班风过程中,我主要做好几下几方面工作。

1.新生入学后第一个月,是营造班级班风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总会最大限度的约束自己,力求给班主任及全班同学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班主任要充分抓住这一契机,做好学生各方面习惯的教育、引导及监督工作。“今天,在老师眼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很优秀的,相信明天的你们也会同样优秀”,增强学生的信心,树立目标,是开学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约束自己;“今天我看到了某某同学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某某同学见到老师打招呼、某某同学帮助另一同学整理床铺??”,充分挖掘学生中的闪光点,笔者有计划的在两周时间内,使全班90%以上学生受到表扬1次以上,受到表扬过的学生反倒有了压力,处处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身怕自己良好的形象受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有布置、有落实、有总结反馈,使学生知道班主任是 “奖罚分明”的,自己的付出总会有收获。强调班级是一个大家庭,每位成员都要相互监督、相互包容、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对待同学要宽容,要学会谅解,良好的班级气氛会潜移默化的形成。

2.强调学校及班级制定的每一条纪律都是为了维护同学利益的,要让学生理解,自觉遵守。入学后组织全班同学对学校及班级的规定、纪律进行了逐条“大讨论”,明确告诉学生,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大家通过表决如果认为学校或是班级的哪条规定、纪律是不利于我们的,对于学校纪律班主任可以报请学校不执行,对于班级规定可以马上删除,随着“大讨论”的进行,“上下楼梯不能跑步”、“吃饭不讲话”、“不能留长发”等一系列规定在同学们的讨论表决后获得全部通过。事实上,笔者既然会让学生讨

论,那是有底气的,在学生讨论之前,笔者已有意识的对照各条规定及纪律进行过引导教育,对于任何一条纪律,不能简单的对学生“传达”,一定要讲清遵守纪律的必要性及不遵守纪律所带来的后果及不良影响。例如“学校规定课间要注意文明休息,不能追逐打闹”,教育如下:“课间文明休息能够缓解疲劳,调节身心,课间在教学区追逐打闹很容易发生碰撞,引发矛盾,造成事故,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要把纪律讲透,把违纪的危害性讲透,让学生充分理解,自觉遵守,提高学生责任意识。班主任开展“大讨论”活动的目的在于:第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尊重;第二,可以提高纪律的“权威性”,因为谁都知道这是大家讨论后表决通过的,如果谁违反了纪律,就是对班集体的不尊重,也就是对身边每一个人的不尊重。第三,通过讨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第四,通过讨论使学生更深刻的牢记纪律,加深印象,时刻约束自己。

3.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及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违纪的发生,学校明确提出“先学做人后学技艺”,就是要求学生先提高素质。学生的可塑性很强,要求班主任在入学之初就要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崇高的理想,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体现自身的价值,要让学生自觉的接受管理,主动的参与管理。

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班集体氛围,使积极的个体行为,如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等,成为榜样。有了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就会得心应手,管理中的各项管理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长期开展塑形工程

在中职学校学生中开展“塑形工程”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中职学生因在前期教育中形成的习惯较差,严重影响、制约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在校期间可以通过开展“塑形工程”改变学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我校制定了《“塑形工程”规范及要求》、《“文明学生”评比活动细则》,用制度保证了活动的和谐可持续开展。要求学生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养成良好的做人、做事文明习惯,提高学生辨别美与丑、是与非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待人处事的正确方法并形成习惯,在开展“塑形工程”的大环境下,我样出台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文明条规,并获得了全面成功:“文明从打招呼开始”,倡议师生间见面相互打招呼,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文明从自处垃圾开始”,自己产生的垃圾要自己带走,使教室、寝室里的扫帚全部“淘汰”,打扫卫生时只用拖扫吸灰尘;“文明从声音开始”,公共场合不大喊大叫,以免影响他人休息;“文明从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开始”,遇事主动说“对不起”、“没关系”,极大的化解

了同学间的矛盾,融洽了同学关系。

长期坚持开展“塑形工程”,让学生的文明行为成为一程习惯,让学生感受到进步并快乐着。

三、关爱学生,用爱教育

言传更要身教,铁的纪律往往只能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管理,而要让学生自觉的遵守纪律,必须要用你的爱去感化他们,影响他们。

新生入学阶段班主任工作是最忙的,事情很多,此时学生对学校还很陌生,最需要的是他人的关爱,班主任此时给学生的关爱很容易感动学生,甚至能够感动学生一辈子。在第一周班团课上笔者就反复强调教育不能把剩菜剩饭倒入下水道,否则容易堵住下水管,但一次午睡铃响后笔者去学生公寓巡查卫生时却发现班级一半多寝室下水道堵住了,刚刚强调、教育过不能乱倒的,可就是不听,我第一反应就是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可此时已是午休时间,学生都已躺下休息,不能影响他们休息,只好自己亲自动手把下水管输通再说。由于管道很窄,我旋开管道连接盖,找来一只筷子慢慢往上捅,一点点把杂物捅出来,过程很费力,捅一下掉出一点饭菜,满是油渍的杂物顺着手流出来,大约过了近十来分钟大面积的被堵物一泻而下,我的袖口处满是油腻的杂物。当我回头准备离开时才发现,公寓内的全部同学都已起身半躺在床上用异样的眼神盯着我看,没等我开口就有学生向我说道:老师,我们以后再也不乱倒剩菜剩饭了。紧接着是同学们一句句让我着实感动了许久的保证,事实上,他们做到了,全班同学都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不会乱倒剩菜剩饭。有部分学生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感动着说:我们学校的老师和从前的老师是不一样的,这里的老师就象爸爸妈妈一样。平实的语言感动了我,如果当时采用另外一种方式,一味的责骂,效果显然不佳。通过这件事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也让笔者更坚信:要用爱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用爱教育学生,用爱感化学生,是最真、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中职学校学生的“流生”问题一直是热点关注话题,用爱教育、感化学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感觉到在校学习有盼头,在校生活有家的感觉,自觉不会流生。通过爱心教育及一系列的专业教育,笔者所带班级连续两年时间无一流生,由开学初的70名学生,直到第三年外出实习时依然有70人。

四、正确对待、处理违纪现象

对待违纪现象笔者主要以预防教育为主,通过不断的提醒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习惯,但学生违纪依然不可避免,违纪后的教育十分关键,处理不好将形成恶性循环。

1.重视习惯教育,防止违纪。

学生违纪都是因为习惯差,控制力不够引起,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强调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你在学习生活的中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举动都反映出你做人的品质、做事的态度、反映出你的综合素质。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坏习惯是成功的克星,不改变坏习惯你将一事无成!好习惯是成功的福星,改变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你必将收获成功!坏习惯注定一生的失败,好习惯注定一生的成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你的人生充满掌声,让你走向成功,习惯决定命运。

使每位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意志,养成良好的习惯。 2.处理好学生的违纪

处理好学生的违纪非常重要,当你在处理一个同学时,会有许多同学“看”着你,处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班级违纪数量的多少。对违纪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同一标准一成不变的,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性格、所处环境、素质水平等。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要注重教育的长期性,要允许学生犯错误。但并不是说可以纵容学生的违纪,处理学生的违纪一定要先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及性质,要根据学生犯错误的大小及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处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往往会在遭到批评或受到处罚时形成或改变,大部分学生独立自主,不喜欢别人的管教,他们在家庭以自我为中心、是皇帝,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躁动不安,情绪不稳,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对家长的批评就比较逆反。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时刻观察学生接受教育时的神态及心理变化,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讲艺术,要收到教育效果,教育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老师的教育是为了他好。正确对待学生的逆反行为。

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是否到位也很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明确其是否已明白自己的错误,教育是否到位,我一直遵循不教育好,绝不放过的原则。要做好学生违纪后的跟踪教育工作,这样就能够及时掌握学生接受教育后的心理状态,从而再次教育,只有不断的、反复的教育才收到效果,才能让学生真正转变。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完善各种教育手段,努力做好每项工作。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学生的老师,相信只要坚定信念一定能出色完成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