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古代汉语考试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9520395727a5e9856a61da

6、下列句中,“于”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对象的是( )

A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B于齐国之士,吾必以仲子为巨擘焉。 C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D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 E请句践女女于士,大夫女女于大夫。 7、下列句中,“乎”用作介词的是( )

A或问乎曾西日:“吾子与子路孰贤?” B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C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 D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E志乎古,必遗乎今。 8、下列句子,“以”用作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的是( ) A赏以春夏,刑以秋冬。 B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

C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D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E寿毕,请以剑舞。 9、下列句中,“为”作介词的句子是( )

A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E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10、下列句中,“与”作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的句子是( )

A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 B吾与徐公孰美?C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D吾与女弗如也。 E与人刃我,宁自刃。 11、下列句子,“而”连接名词性词语,表示说明事理或描写性状的是( )

A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B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C蟹六跪而二螯。 D今夫蜀,西辟之国,而戎狄之长也。 E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异母弟也。 12、下列句子,连词“而”和“以”用以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的是( )

A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 E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13、下列句中,“也”作为句中语气词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示下文,起舒缓节奏作用的是( ) A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B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掌百兽。” E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1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做副词、表示“已经”意思的句子是( ) A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B孟尝君曾待客夜饮。C既克,公问其故。D既来之,则安之。E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1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为副词并表示“将要”意义的句子是( )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B此时鲁仲连适游赵。 C行略定秦地。 ... D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 E乘累捷之势,击垂亡之国,何患不克! ..16、下列句中,有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是( )

A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E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 17、下列句中,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的是( )

A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B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C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D达其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E宣子说,乃轻币。 18、下列句中,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是( )

A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B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 C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D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 E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19、下列句子,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

A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B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D益烈山泽而焚之。 E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20、“之”用作代词的是( )

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B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之二虫又何知?E父母唯其疾之忧。 21、“所字结构”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敌船为火所焚。D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E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22、“以”字用作连词的是( )

A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B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C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 D嘱予作文以记之。 E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23、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是( )

A毋妄言,族矣! B梁以此奇籍。 C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D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 E夫披坚执锐,义不如公。 24、下列句子,属于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是( )

A三分关中,王秦降将以距塞汉王。 B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D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E项王军壁垓下。 25、下列句子,属于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

A田单曰:“子勿言也。”因师之。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 D梁以此奇籍。 E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 26、下列句中,有宾语前置现象的句子是( )。

A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B 彼且奚适也。 C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 D 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 E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27、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

A余为伯儵。 B相如素贱人。 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夫始如处女,逼人开户;后如脱兔,遭不及距,其田单之谓邪? E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28、下列判断句,属于主语与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的是( )

A南冥者,天池也。 B夫战,勇气也。 C兵者,凶器也。 D百乘,显使也。 E曾公,豺虎也。 29、下列判断句,主语与谓语为比喻关系的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B仲弓父,钱人。 C夫战,勇气也。 D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E曹公,豺虎也。 30、下列句子,属于在语义上表示被动的是( )

A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C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D故不能推车而及。 E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1、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是( )

A是以好恶见则下有因,而人主惑矣。 B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C吾围于陈蔡之间。 D官军加讨,屡为所败。 E下施万民,万民被其利。 32、下列句子,“为”用作介词表示被动的是( )

A有为法者,为生老病死所见逼迫。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C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D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 E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3、下列句子,有介词宾语前置的是( )

A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B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C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矣。 D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E谁与,哭者? 34、下列句子,属于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句的是( )

A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 B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D丘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 E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35、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的是( )

A许子奚为不自织?B君何患焉?C“欲于何所王之?”王夫人曰:“愿置之雒阳。” D姜氏何厌之有?E吾谁欺?欺天乎? 36、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是( )

A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B沛公安在?C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E许子奚为不自织? 37、下列句子,“是”作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是( )

A惟余马首是瞻。 B求,无乃尔是过与? C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D君子是则是效。 E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38、下列句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

A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B城中人见齐诸降者尽劓,皆怒。 C君王为人不忍。 D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E吾属今为之虏矣。 39、下列句子,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

A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B何兴之暴也? C赵举而秦强,何敝之承! D客何为者? E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40、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是( )

A吾为若德。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C章邯军其南,筑甬道而输之粟。 D壮士!赐之卮酒。 E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41、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

A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B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

C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E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2、下列句子,属于使动句的是( )

A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B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C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D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E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三、释词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2)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3)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5)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6)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7)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

(8)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9)段入于鄢,公伐诸鄢。 .(10)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11)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12)不介马而驰之。 ..(13)余病矣。 .(14)君将不堪。 .

(15)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16)多行不义,必自毙。 .(17)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

(18)无庸,将自及。 ..(19)夫人将启之。 .(20)君何患焉? .

(21)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22)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23)无令舆师陷入君地。 ...(24)右援桴而鼓。 ..(25)马逸不能止。 .

(26)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27)三周华不注。 .(28)故中御而从齐侯。 .

(29)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 ..(30)下臣不幸,属当戎行。 .(31)且惧奔辟而忝两君。 .(32)敢告不敏,摄官承乏。 .(33)赦之,以劝事君者。 .

答案:(1)寤:通“牾”,倒逆。恶:厌恶。

(2)亟:屡次。许:许诺,答应。 (3)岩:险要。

(4)都:卿大夫或王侯子弟的封邑。城:城墙。雉:量词,长约合古尺三丈。 (5)国:国都。

(6)厌:满足。滋蔓:滋长蔓延。

(7)完:修葺城郭。聚:聚集民众。缮:修缮。甲兵:泛指武器。甲,铠甲,兵。兵器。具:备,准备。卒:士卒。乘:战车,连同驾车的马。

(8)羹:带汤的肉食。遗:赠,送给。 (9)诸:之于。

(10)擐:穿上。即:走向。

(11)吾子:您。吾子,对人的尊称,比“子”更亲热些。 (12)介:介甲,“介马”,指给马披上铠甲。驰:驱马奔驰。 (13)病:伤重。

(14)堪:经得起,受得住。 (15)宠:尊,处于尊荣地位。 (16)毙:倒下去。

(17)既而:事后不久,过了不久。鄙:边境上的城邑。 (18)庸:用。及:招致。 (19)启:开门。 (20)患:忧虑,担心。

(21)置:放置,这里有放逐的意思。黄泉:字面指黄土下的泉水,这里指人死后安葬的墓穴。 (22)封人:封,疆界;封人,职官名,为镇守边疆的官职。 (23)舆:众多。陷入:进入。 (24)援:接下来。桴:鼓槌。 (25)逸:狂奔。 (26)贯:穿入。

(27)周:遍,“三周”,指绕着追了三圈。 (28)从:追赶。

(29)毙:仆倒。越:坠。 (30)属:时间副词,正好。 (31)忝:辱。

(32)摄:暂时代理官职。 (33)劝:鼓励。

2、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果没有实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 (1)公伐诸鄢。 .

(2)请以遗之。 .(3)敢问何谓也? .

(4)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5)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

答案:(1)诸:“之于”的合音字。“之”为代词,指代共叔段;“于”为介词,介进地点状语“鄢”。

(2)请:表敬副词,表示“请允许我??”。

(3)敢:表敬副词,表示自谦,有大胆、冒昧的意思。 (4)苟:连词,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 (5)其:句首或句中语气词,在本句中加强反问语气。 四、简答题

1、说明下列各句中的“孰与”其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

(1)吾孰与徐公美? (2)我孰与皇帝贤? (3)君料臣孰与舜? (4)救赵孰与勿救? (5)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6)惟坐待亡,孰与伐之?

答:下列各句中的“孰与”均为疑问代词“孰”与介词“与”的结合使用,并且都用在表示比较的句子里,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但是,它们的用法又有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1)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用于疑问句,是一个专门表示比较和选择的固定组合,可译为“和??比,哪一个更??”。谓词“美”表示比较的内容。

(2)我孰与皇帝贤?“孰与”用于疑问句,可译为“和??比,哪一个更??”。谓词“贤”表示比较的内容。 (3)君料臣孰与舜?“孰与”用于疑问句,谓词没有出现,句子的意思是,“您看我和舜相比,哪一个更好?” (4)救赵孰与勿救?“孰与”用于疑问句,谓词没有出现,句子的意思是,“救赵和不救,两种做法哪一种更好?”

(5)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孰与”用于反问句,表示肯定语气。表明比较和选择已经有了结果。用反问句,表示对自己所作选择的较坚决的认定。可译为“哪里比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