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精选模拟试卷】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6-3-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附20套精选模拟试卷】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6-3-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d32451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c

第三讲 电解池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一、选择题

1.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解析 A项,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抑制正极失电子,所以正极均被保护。B项,Ⅰ中 的负极反应为n-2e===n2。C项,Ⅱ中的正极反应为2H+2e===H2↑。D项,由 于Ⅰ中负极反应产生n2,不会与3[Fe(CN)6]溶液作用产生蓝色沉淀。 答案 A

2.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

+-

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

2+

解析 根据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少可知液滴下铁为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液 滴外缘氧气得电子与水化合生成氢氧根,OH与Fe2结合生成Fe(OH)2,进而生成

Fe2O3·nH2O,阴离子移向负极,A项错误,B项正确;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项错误;铁比铜活泼,应为铁失电子:Fe-2e===Fe2,D项错误。

答案 B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铁表面镀锌,铁作阳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钢铁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为:2Cl-2e===Cl2↑

解析 铁表面镀锌,铁应作阴极而锌作阳极,A错误;锌比铁活泼,在船底镶嵌锌块, 可有效保护船体不被腐蚀,B正确;钢铁的吸氧腐蚀中正极上O2得到e被还原,C正确; 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反应中阳极上Cl失去e被氧化,D正确。故选A。 答案 A

4.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

附近分别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 )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 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

解析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Na2SO4溶液时,阳极(b极):4OH-4e===2H2O+O2↑,阴 极(a极):4H+4e===2H2↑,则a极附近溶液显碱性,b极附近溶液显酸性,滴加石蕊 试液后,a极附近呈蓝色,b极附近呈红色。 答案 D

5.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

通电

解池示意图如右图所示,电解总反应为:2Cu+H2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解析 从反应中得知Cu在通电时失电子,在阳极放电,发生氧化反应2Cu-2e+ 2OH===Cu2O+H2O,另一电极(石墨)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2↑,转移 0.1 mol电子生成0.05 mol Cu2O,故B、C、D项错。 答案 A

6.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 B.铁遇冷浓硝酸表面钝化,可保护内部不被腐蚀 C.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时,钢管不易被腐蚀 D.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

解析 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作电解池的阳极,被氧化而腐蚀,A项错;铁在冷浓硝酸 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从而保护内部不被腐蚀,B项正确;钢管与铜管

--

极 a 和 b

Cu2O的电Cu2O

( )

堆放在一起时,构成原电池,钢管作负极而易被腐蚀,C项错;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 负极反应:Fe-2e===Fe2,D项错。 答案 B

7.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 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 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 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

解析 溶液中的铜离子应在阴极放电而析出,Cl在阳极放电产生Cl2,A、C、D都错。 答案 B

8.下图所示装置Ⅰ是一种可充电电池,装置Ⅱ为电解池。离子交换膜只允许Na通过,充放电的化学方

放电

程式为2Na2S2+NaBr3充电Na2S4+3NaBr。闭合开关时,b极附近先变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

A.负极反应为4Na-4e===4Na

B.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b电极上析出标准状况下的气体112 mL C.闭合后,b电极附近的pH变小 D.闭合后,a电极上有气体产生

解析 本题信息新颖,多数同学对所给的电池反应很不熟悉,习惯写出电极式的同学会

2 因为写不出电极反应式而做不出来。电源的正极:Br3+2e===3Br;电源的负极:2S2

-2e===S24,内电路为Na移动导电。由题意可知b极(阴极):2H+2e===H2↑,a 极(阳极):Cu-2e===Cu2,所以C、D均错误;对于B项当有0.01 mol Na通过离子 交换膜时,说明有内电路通过了0.01 mol的电荷,外电路转移的电子也就为0.01 mol。 结合b极反应,产生的气体就为0.005 mol,体积为112 mL。只有B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9.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

处理后可用于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

(注:NaCl熔点为801 ℃;AlCl3在181 ℃升华)

(1)精炼前,需清除坩埚表面的氧化铁和石英砂,防止精炼时它们分别与铝发生置换反应 产生新的杂质,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Cl2连续通入坩埚中的粗铝熔体,杂质随气泡上浮除去。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 还含有_________;固态杂质粘附于气泡上,在熔体表面形成浮渣,浮渣中肯定存在 ________。

(3)在用废碱液处理气体A的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镀铝电解池中,金属铝为________极。熔融盐电镀液中铝元素和氯元素主要以AlCl4和 Al2Cl7形式存在,铝电极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防止钢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 解析 (2)由于AlCl3易升华,故气泡的主要成分除Cl2外还含有HCl和AlCl3。Na与Cl2 反应生成NaCl固体,故浮渣中肯定存在NaCl固体。

(3)由题意可知,气体A为HCl和Cl2的混合气体,A与废碱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 +2OH===Cl+ClO+H2O,H+OH===H2O。

(4)在铝电解池中,铝是镀层金属,应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Al-3e+7AlCl4===4Al2Cl7。 (5)钢材镀铝后,表面形成的致密氧化铝膜能隔绝空气和水与钢材的接触,从而能防止钢 材的腐蚀。

高温高温

答案 (1)2Al+Fe2O3=====Al2O3+2Fe 4Al+3SiO2=====2Al2O3+3Si (2)HCl、AlCl3 NaCl

(3)Cl2+2OH===Cl+ClO+H2O H+OH===H2O (4)阳 Al-3e+7AlCl4===4Al2Cl7

(5)致密氧化铝膜能隔绝空气和水与钢材的接触

10.A、B、C三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出的离子如右表所示: 如图1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中依次盛 放足量的A溶液、足量的B溶液、足量的C溶液, 电极均为石墨电极。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

阳离子 阴离子 Na、、Cu2-+++[ -

SO24、OH -测得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了16 g。常温下各烧杯中溶液的pH与电解时间t的关系如图2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M为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b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e电极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烧杯中的总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电解过程中B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