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20套精选模拟试卷】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6-3-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附20套精选模拟试卷】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试题:6-3-电解池、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d32451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c

C.0.25、1.0、1.5 D.1.0、0.25、0.17

11.现有两种不含结晶水的盐,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分别是: 20℃ 50℃ A的溶解度 35.7g 46.4g B的溶解度 31.6g 108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采用重结晶法使A、B混合物分离

B.若把108gB的饱和溶液从50℃降到20℃,析出的B是76.4g C.在20℃时,A、B都可以配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不饱和溶液 D.两种盐在某—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12.有两只串联的电解池(惰性电极),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电解时当甲池电极析出1.6gCu时,乙池电极析出0.54g金属,则乙池的溶质可能是 ( ) A.AgNO3 B.Cu(NO3)2 C.Mg(NO3)2 D.Al(NO3)3

13.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1、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变红,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至过量,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对原固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存在① B.至少存在②和⑤ 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 D.至少存在①④⑤

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全逐渐褪色;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15.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由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组成的混合物,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后测得生成的铁和碳酸钙的质量比为21:50,则这种混合物中氧化亚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可能是 ( )

A. 1:2:1 B.3:2:1 C.7:7:9 D.1:1:1 二、(本题共3小题,共24分)

16.(4分)理论化学耗氧量是指有机化合物完全氧化所需氧的量。根据该定义计算若配制理论化学耗氧量值为500mg/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1.000 L,需称取邻苯二钾酸氢钾 g。 17.(12分)下图是用浓H2SO4和HCOOH制备CO还原Fe203并检验反应产物的实验装置图。

(1)A、B、C、E中应分别盛放 、 、 、 ; (2)制备CO的方程式为 ;

(3)加热还原Fc2O3之前首先要做 检验;然后还要做 试验,检验 是否被赶净;

(4)磁铁要在反应 (填“前”或“后”)才能吊在玻璃管上方,它的作用是 ; (5)D中所放物质为CuCl—NH3溶液,它的作用是 。

18.(8分)专家预测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昌盛时期,人们将通过间的交叉、渗透与合作研究揭示生命现象与本质。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参与酶促或非酶反应时,可接受1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O2既能与体内的蛋白质和核酸等活性物质直接作用,又能衍生为H2O2、羟基自由基(·OH)、单线态氧(O2,O2的电子处于激发状态)等。·OH可以引发不饱和脂肪酸脂质(RH)过氧化反应,产生一系列自由基,如:脂质自由基(·R),脂氧自由基(RO·),脂过氧自由基(ROO·)和脂过氧化物(ROOH)。这些含有氧而又比O2活泼很多的化合物,称为活性氧,也有人将它们统归为氧自由基类。

一切需氧生物均能产生活性氧,在机体内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和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人们利用羟胺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2含量,原理是O2与羟胺(NH2OH)反应生NO2和一种过氧化物。N0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λ=530nm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D530)与[N0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2含量。若此时测得[N02]=2.500×1Omol/L

(1)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计算该样品此时[O2]= :

(3)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2时,将另一产物作为检测物,若选择用氧化还原法进行定量分析(Mn04 2Cr207,任选一种即可),①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反应方程式: ;

②测定所用的主要仪器为 ,通过观察 的现象可确定测定反应是否进行完全。

三、(共3小题,共27分)

-3

1

1

(1)指出可能所属的晶体类型 ;

(2)写出化学式:单质B ,化合物F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⑤ , ⑥ ;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0.(7分)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简写为Hb)可以携带氧气变为氧合血红蛋白(简写为Hb02)。其化学平衡方程式可写为:Hb+02

HbO2。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氧气的分压比较低,平衡将向左移动,人体会感到比较

累并易有眩晕感,严重时还会导致疾病。CO可与HbO2反应生成HbCO,并且HbCO比HbO2要稳定得多,其化学平衡方程式可写为: Hb02+CO

HbCO+O2 c=

=2.1×102

HbCO的形成使得血红蛋白不再携带氧气而造成人员中毒。—旦发生CO中毒,首要做的事是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试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

除了CO和O2,HbO2还可以吸附CO2和氢离子,且反应几乎是完全的。方程式如下: Hb02+H+C02

+

Hb(H)C02+02

+

人体在肌肉剧烈运动时会产生乳酸(CH3CH(OH)COOH),乳酸在血液中会和氧合血红蛋白发生怎样的反应? 。

肌肉剧烈运动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合血红蛋白会放出更多氧气,你认为乳酸和氧合血红蛋白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简述理由

。 21.(11分)固体化学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1)从NaCl晶体中可以抽取出不同形状的晶体小碎片,这些晶体小碎片可以称为NaCl离子团簇。离子晶体或离子团簇表面存在悬挂键(即表面的离子有一种没有抓住相邻学键)。

右图是立方体形状的NaCl离子团簇,其中大球代表Cl,小球表代答下列问题:

①与等质量的NaCl离子晶体相比,NaCl离子团簇具有 (填“较少”)的悬挂键:

②NaCl离子团簇的熔点比NaCl大块晶体的熔点要 (填“高”、“低”或“—样”); ③如果团簇中离子对数相同,则团簇的总能量与团簇的外形是否有关 。

(2)固体原料混合物以固态形式直接反应是制备固体粉末最为广泛应用

的方“较多”或

原子的化

Na。请回

+

法。由于固体中原子或离子扩散较慢,固态反应常在高温下才能发生。如图(a)所示,MgO和Al2O3两种晶体开始反应时相互紧密接触,共享—个公用面,加热后在接触面上局部反应生成一层MgAl2O4,如图(b)所示。在极高温度时,离子具有足够的热能,能从正常格位上跳出并通过晶体扩散。为使反应进一步进行和产物MgAl2O4层的厚度增加,Mg和Al离子必须通过已存在的MgAl2O4产物层发生相互扩散到达新的反应界面。在此阶段有MgO和MgAl2O4之间以及MgAl2O4和A12O3之间两个反应界面。 ①分别写出界面MgO/MgAl2O4和界面MgAl2O4/Al2O3上发生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 ; ②左右界面的生长或移动速度之比为 。 四、(共3小题,共25分)

22.(4分)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7H10,分子中没有甲基(-CH3)、次甲基(CH )、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23.(11分)近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火灾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死因并非高温烘烤或火烧,而是慌乱奔跑时吸入烟雾中毒。且起火的建筑装修越豪华,这一点越明显。聚氯乙烯是制作装修材料的最常用原料,失火时聚氯乙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其过程大体如下:

2+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中由聚氯乙烯产生的有害气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 ,你认为其中含量最大的为 ,在火灾现场,为防止气体中毒的防护措施是 。

(2)上述变化中①所属的反应类型为 ;有机化学中将分子加氧或去氢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加氢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据此,上述反应中属氧化反应的是(填代号) 。

(3)在装修中广泛使用的粘合剂也是极易发生火灾的物质,聚乙烯醇缩丁醛就是这样一种粘合剂,它是由聚乙烯醇CH30CH20CH3+H2O

与丁醛缩合得到的含有六元环的高分子化合物,若已知反应:2CH30H+HCHO →

可以发生。请写出制取聚乙烯醇缩丁醛粘合剂的化学方程

式: 。

24.(10分)光学活性吡氟氯禾灵是选择性强、防效稳定、对人畜安全的多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它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