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复习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互换性复习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dfaf94a300a6c30d229f45

互换性

是非题,选择题,计算题,填空题,标注题的占分依次为10%、30%、40%、12%、8%,2小时内完成的题量。

一、是非题:

(错 )1、孔、轴尺寸就是指图纸中用?标注的尺寸。 ( 错)2、孔的最大实体状态是其处于最大极限尺寸时的状态。 ( 对)3、轴的最小实体状态是其处于最小极限尺寸时的状态。

( 错)4、尺寸公差是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它可以是正或负,但不能为零。 ( 对)5、公差带表示了尺寸公差的大小和位置。

( 对)6、在间隙配合的公差带图中,孔的整个公差带必在轴的公差带之上。 ( 错)7、在过渡配合的公差带图中孔的整个公差可能在轴的公差带之上或在轴的公差带之下。

(对 )8、在过盈配合的公差带图中,轴的整个公差带必在孔的公差带之上。 (错 )9、在基孔制配合中,基准孔的上偏差必为零。

( 对)10、公差带有三种表达方式:代号表示、公差带图表示、上下偏差数值表示。

( 错)11. 公差是允许零件尺寸变动的最大偏差 ( 错)12. 公差值等于最大偏差值

(错)13. 实际尺寸相等的两个零件,它们的体内作用尺寸和体外尺寸相等 (对)1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是采用基孔制配合制,外圈与轴承座的配合是采用基轴制。

(对)15.“等”比“级”高

二、填空题:

1.我国标准按行政体系分:国家标准、 部颁标准 、 企业标准 2. 标准化 是实现互换性的前提。 3.基本尺寸是由 设计 来确定的。

4.基本尺寸配合分为 间隙配合 、 过盈配合 、过渡配合

5.公差原则满足 几何公差 和 尺寸公差 的关系原则,包括独立原则 相关原则 6. 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常用的幅度参数有Ra、 Rc 和 Rz 。其

中, Ra 值的大小反映了整个轮廓上各点的微观不平度状况。

7.有两种检测粗糙度的规则,即 16% 规则和 最大(小)值 规则。“Ra的最大极限值为3.2?m”应标注为 Ramax 3.2 ,检验时按 最大(小)值 规则。“Ra的上限值为3.2?m”应标注为 Ra 3.2 ,检验时按 16% 规则。

8. 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三大类: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 9. 矩形花键的定心方式:小径定心、大径定心、键宽定心。

10.国家标准对标准尺寸公差规定了 20 级,最高级是 IT01 ,最低级是IT18 。

三、选择题:

1.在位置公差项目中,有同轴度、对称度公差项目的公差带形状是唯一的。 2.在位置公差项目中,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不属于定向公差。 3.对称度和圆度的计算。

对称度:已经t=0.02,则误差偏离量是t/2=0.01

圆度:公差值为两圆半径差 D1=20.01 ,D2=20.02 则t=0.005

4.判断形状公差<位置公差<尺寸公差 如:已经位置公差(位置度)为0.05,则形状公差(直线度)只能小于0.05. 5.几何误差的判定原则:最小条件法

6、( D)不是孔处于最小实体状态下的极限尺寸。 A、Dmax C、LMS B、LML D、ES

7、?20f6,?20f7,?20f8三个公差带的(C ) A、上偏差相同且下偏差相同 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 B、上偏差不同而下偏差相同 D、上偏差不同且下偏差也不同 8、与?40H7/k6配合性质相同的配合是(D ) A、?40H7/k7 C、?40H6/k6 B、?40K6/h7 D、?40K7/h6

9、基本尺寸相同的实际孔与实际轴相配合后得到间隙,则此配合为(B ) A、间隙配合 C、过渡配合

B、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D、过盈配合

10、当要求相配的孔与轴之间有相对运动要求,则应该采用(A)。 A、间隙配合 C、过渡配合 B、过盈配合 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11、孔、轴的最大间隙为+23?m,孔的下偏差为-18?m,轴的下偏差为-16?m,轴的公差带为16?m,则配合公差为(A )。 A、41?m C、32?m B、39?m D、34?m 12、在基孔制中,基本偏差代号为a~h的轴与基准孔组成(B )。 A、过盈配合 C、过渡配合 B、间隙配合 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 13、?30E10/h10与?30E9/h9的(D )。 A、最大间隙相同 C、平均间隙相同 B、间隙变动范围相同 D、最小间隙相同

14、(C)不属于推荐使用基轴制的情况。 A、轴是标准件 C、轴的公差等级低于孔的公差等级 B、光轴配多孔且配合性质不同 D、冷拉加工成形的光长轴与多孔相

配合 15、国家标准没有规定(D)的一般公差和相应的极限偏差数值。 A、线性尺寸 C、倒角高度 B、倒圆半径 D、比一般公差更大有公差

四、标注题

完成下列公差的标注:

0?30?0.025mm,采用包容要求,不限制加工方 (1)小端圆柱面的尺寸为

法获得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极限值为3.2?m ;

0?50?0.039mm,采用独立原则,不限制加工 (2)大端外圆柱面的尺寸为

方法获得表面粗糙度Ra的上限值为3.2?m ; (3)凹槽中心平面对其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1mm ; (4)圆锥面圆周的圆度公差为0.005mm 。

(5)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4mm ; (6)圆锥面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

五、计算题: 1、等精度测量某一尺寸15次,各次的测得值如下(单位为mm):30.742,30.740,30.740,30.740,30.754,30.739,30.740,30.740,30.741,30.742,30.743,30.740,30.748,30.741,30.743。求测量结果的平均值(精确度0.001)以及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精确度0.1)。

2.运用极值法计算(可校核)组成环的数据。

例1、1、图示的尺寸链中,已知: A0=?25 +0.250

0

0

A2=?60

-0.10

用极值法求A1的极限尺寸。并用上下偏差表示法标注出A1的公差带。

A1 A0 A2 例2、如右图所示,设计图纸标注的是A1和A3的尺寸。因为加工A2时,A3难以测量,在工序图上改用A2作为工序尺寸,为保证原设计的要求,用极值法求A2的极限尺寸,并用上下偏差表示法标注出A2的公差带。 已知:

0

A1=65 -0.10

+0.20

A3=45 0

解:据题意,在工序图上按尺寸A1、A2加工,则尺寸A3必为封闭环,A2为工序尺寸。在A1、A2、A3形成的尺寸链中,A1是增环、A2是减环。

A3 (A2) 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