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毕业复习学案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3f5c5895acfa1c7ab00ccb7

3、完成教材20页活动题2。 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以县城为例,了解交通的变化,及其对当地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2、完成教材21页活动题1、2。 三、公路运输

1、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在什么情形下,公路运输具有明显的优势?

2、读“中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增长”图,2000年的公路通车里程是否1952年的______倍。 3、读22页“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图,查找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起讫点。

4、学生读图:在9页“中国主要公路干线分布”填充图上,填出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的位置。

5、学生学习“公路分级与国道编号” 〈巩固提高〉

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可以满足“门对门”服务的运输方式是( ) 〈课堂练习〉

认真完成基础训练,填充图册。

第四节交通运输业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2.了解我国内河航运及主要航道、近海航线、远洋航线、重要的海港。 3.了解我国航空运输的成就,记住我国主要的国际航空港。 4、中国铁路干线分布;五种运输方式特点。 学习方法:读图分析法、知识小结法 第二课时〈课前预习〉

1、填出下列铁路干线交会的铁路枢纽站名称: 铁路干线 铁路枢纽站名称 京广线与陇海线 京沪线与陇海线

包兰线、兰新线、陇海线 京沪线、沪杭线 京哈线与哈大线 成昆线与宝成线 浙赣线与湘黔线

2、填写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现代运输方式运输线路运输工具 运价 时速运量 水运河道/航海线 最慢

陆运铁路/公路火车/汽车居中 居中 居中 空运 航空线 最小 〈学习过程〉

引入: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有哪些? 新课:

四、铁路运输

1、铁路运输具有( )、( )、( )的特点。

2、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1)南北向干线有( )线、( )线、( )线、( )线、( — )线、( — )线、( — )线;(2)东西向干线有:( — )线、( — )线、( — )线、( — — — )线。

3.读“中国铁路线分布”图(1)查找南北铁路干线;(2)查找东西铁路干线。 4、在下图中画出主要铁路干线(熟悉铁路线的名称.分布.起止点及主要铁路线的交会点枢纽)。 5、学生完成教材p24~25活动题1~7。 五、海洋运输

1、我国海洋运输航线分( )航线和( )航线两大部分。

2、沿海航线一般以福建( )为界,分( )沿海航线和( )沿海航线。北方沿海航线以( )和( )为中心。南方沿海航线以( )和( )为中心。 3、远洋航线以( )、( )、( )、( )、( )、( )和( )等海港为据点。 4、完成书p25~26活动题。 六、航空运输

1、航空运输具有速度( )、运价( )和运量( )的特点。

2、读书p27“中国民用航空航线里程的增长”图。计算2000年的航空航线里程是1952年的( )倍。 3、读书p28“中国主要航空港和航线分布”图,我国拥有最多航线的三个航空港是( )、( )、( )。4、学生完成课本p28活动题1~3。 〈学法指导〉

画铁路、公路、航空线分布草图,多采用“城市中心放射法”。现以我国西南地区铁路交通为例:

1、定点。以西南大城市重庆、成都、贵阳、昆明为铁路交通枢纽,将它们大致的相对位置固定在纸上。

2、连线。每两个城市连一条路线,即成渝线、成昆线、贵昆线、川黔线。 3、放射。以每一个城市为中心向外放射,即形成了宝成线、襄渝线、黔桂线、湘黔线。至此,西南地区8条环状铁路已经画好了。

4、接轨。向外区延伸出去的铁路线,还应当与全国铁路连接起来,形成全国统一的铁路网。例如,宝成线—陇海线,襄渝线—汉丹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湘黔线,成昆线—南昆线.继续延伸,最后形成全国铁路网。 〈巩固提高〉 1、完成下列各题: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2)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方式是( ); (3)运输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 ); (4)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a、在抗击sars过程中,医生需要使用广州非典康复者的血清为北京的非典患者治疗.将采集好的血清从广州运送到北京,最合适的运输方式( ); b、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到市区( );

d、从重庆到武汉旅游,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

e、中国内地对台湾”零关税”开放水果市场,台湾果农将水果运到福建( ) 2、读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铁路线是包兰线 b、(2)铁路线是京九线 d、(4)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工业以煤炭工业为主

〈知识小结〉

交通事业的重要性

铁路、公路 特点: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

中国的交 主要运输方式 水运 飞机、管道等发展成就及现状; 通运输 航空、管道 主要线路的分布

选择最佳 可供选择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

运输方式 选择原则:优选法(运距、运量、货物性质、时间等) 第二章沿海万里行

第一节“祖国心脏—北京市” 《学习目标》

1、了解北京市的自然环境特征、历史文化和城市职能。 2、了解北京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采取的保护措施。 3、熟悉北京的旅游景点。

4、理解北京市的城市职能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及交通状况的因果关系。 5、理解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课前预习》

自主导学:如何学习和研究区域地理?这节课我们进入省级区域地理学习了,研究区域地理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解决区域“在哪儿”“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 在哪儿 怎么办 是什么 区 域 为什么

位置 分布 联系与差异 环境与发展

区域特征 人地关系 区域差异 可持续发展

1、在哪儿:北京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什么:北京的城市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

引入:北京虽不靠海,但离海不远,让我们的沿海之旅就从“祖国心脏”—北京开始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我们的首都了解多少?” 新课:(合作交流) 一、北京的自然环境 1、读书30页图2—1

(1)北京位置特点:位于_________山,_________山和________平原的结合部. (2)找出永定河的流向,北京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北京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我们每位同学都想亲眼目睹京城的风采,你认为什么季节是去北京旅游的最佳时期,为什么?

(4)读书31页”北京之夏”,北京属于___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条条道路能北京”,从我们这里到北京,可选择__________, _________交通工具,铁路线________—________线. 公路线________国道—__________高速——京珠高速。 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1、北京市的首要城市职能是_____________,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_____________.

2.中国近代史上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重大事件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等. 新 课标 第一 网

3.读书32页”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4.北京高等院校有_________大学和_________大学等.

5.读33页”北京市的环境问题”, 一是_________环境问题; 二是____________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33页活动题1~3. 《巩固提高》

1、有关北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b、位于燕山、太行山和东北平原的结合部

2、2003年8月3日18时30分,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会徽在北京天坛揭晓,如右图,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民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同学们,你能从中读出哪些信息呢?(提示:可从时间、地点等方面去考虑)

(2)你能列举三个位于北京市的旅游胜地吗?(多列不限) 《知识小结》

位置特点: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 北京 自然地理特点:地势、气候 城市职能与发展方向 《拓展升华》

如何设计简单旅游方案

设计方案时,可以采取专题的形式,如文化教育游、文物古迹游、奥运村游等,方案还应包括景点的选择、景点介绍、旅游线路、交通方式选择日程安排、各项开支、购物(纪念品、特产)等,资料是否丰富、线路选择是不恰当,方案是否合理等将成为评价你的设计方案优劣的标准。

第十节 “祖国宝岛”——台湾省 学习重点:

1、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台湾丰富的自然环境特征。3、台湾省的经济特征。4、台湾岛的地形特征。 《课前预习》

读台湾地图,回答: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城市或海港: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

3、台湾岛南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北部的气候类型 是____________; 台湾岛西部的地形是_________, 东部的 地形是_________. 《学习过程》

引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说出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我国哪个省?属于什么民族? 新课:(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