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哈哈楚晓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哈哈哈哈哈楚晓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10229210661ed9ad51f3e6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综述

摘要

基于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对主电路参数计算和对各环

节 分析的结果,进行元器件的选择以及直流调速系统电路部分的整体设计;采用 OMRON-PLC 为控制器,在熟悉CP1L-M40DR-A 型号OMRON-PLC 的结构、功能指令用法、 掌握控制程序设计调试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调速系统硬件配置和梯形图的设计,经 模拟调试输出信号,验证各种指标均满足系统的要求,设计实现调速过程速度快、 精度高、控制系统的参数便于调试和高工作可靠性的直流调速系统。 一.系统设计原理

1.1 直流调速系统的调速方法 根据直流电机的工作基本原理,直流电机的机械特性方程   

n =(U-IRa)/KeQ (式1-1)

其中,U、Q ——电枢电压、磁通量; Ke——电机常数; Ra ——电枢电阻;I ——电流 由式 1-1 可知直流调速方法有三种:调节电枢电压 U、改变电机主磁通以及改 变电枢电路电阻R. 1.2 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1.2.1闭环调速系统与开环调速系统的比较 优点 缺点 开环系统 结构简单,控制电压直接控制电机触抗干扰能力差,负载或电发电路 网电压发生波动时,电机的转速不改变,不够稳定,因此只能应用于负载相对稳定对调速系统性能要求不高的场合。 闭环系统 调速性能好,系统特性曲线较硬,转系统比较复杂,需要对调矩变化几乎不会扰动系统速度,有助节器进行工程设计。 于提高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开环系统引入反馈单元形成闭环系统,当电压波动时,闭环系统可以产生相应的控制作用消除扰动,稳定性及抗干扰性较强,应用更为广泛,因此选择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设计。

1.2.2 单闭环调速系统原理 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框图与原理图如下:

Idl(s)R(Tl*S+1)UaKPUc(s)Ud0(s)N(s)(1/Ce)/(Tm*Tl*s*s+Tm*S+1)Ks/(Tg*S+1)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原理:以电枢电压作为控制量,直流电动机的转速作为被控量,给定一个电压, 经过晶闸管整流触发电路,启动直流电动机;测速发电机检测转速,与转速的输入 电压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将偏差值(两电压相减)输送到触发装置,同时 改变晶闸管的导通角,从而使整流装置的输出电压有所改变,并通过反馈来实现对 直流电动机转速的控制。设计中,采用PLC 对系统进行调速控制。

二.. 直流调速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 硬件部分基于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进行设计

2.1 布线及参数计算 2.1.1 布线 设备与仪器

BT—1 型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实验装置1 台、三相整流变压器1 台、直流电动 机-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组1 套、平波电抗器1 台、直流电流表2 只、电压表1 只, 转速表1 只,长余辉双踪示波器1 台。

接线:

a 1、所用单元板为:给定与速度反馈单元板FGS;双触发器单元板GTD; 主电路单元板VF1、VF2;仪表单元板PVD,PAD1,PAD2;

2、晶闸管整流电路采用VF 1 和VF 2 单元板组成的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3、触发电路采用 GTD 单元板,其中 M1~M6 端与 VF1、VF2 中的对应端相 连接;

4、各单元板的+15V、-15V 端及共地端“⊥”都必须对应连接并与电源箱上稳 压电源的对应端子相连接; 2.1.2 参数计算

1、电动机的选择和相关计算

选择JB1104-68(Z2-2L)系列直流电动机,其中:

额定电压Um=220V,额定功率Pm=0.8kw,额定转速 m n =1500r/min。 额定电流 m I = 4.92 A,电枢回路电阻R a =1.25Ω,电枢回路电感La=200mH

Um=Im*Ra+Ce*Nm (式2-1) 得到直流电动机的电动势系数 e C =0.1426。 系统要求:稳态误差S=1%,调速范围D=15; n=n*s(D(1-s))=1.01 (式2-2)

2.2 系统运行及调整 布线检查完毕,没有问题后上电,测速发电机运行,接入示波器,根据波形, 根据上述参数计算,调整 GTD 的旋钮,以改变参数是系统达到稳定,调节给定与速度反馈单元板FGS 上的旋钮,可以改变给定电压。 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外接电位器代替给定与速度反馈单元板FGS,提供可变的给定电压;PLC 程序执行代替FGS 的比例放大环节,在PLC 中利用乘法指令, 将比例系数#0101B 乘以得到的偏差量,经过数模转换,最终输出到触发板。

三.结论

这次设计选用直流电动机作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并掌握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基础上,建立以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为模型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选用比例放大器、测速发电机、晶闸管整流装置构成直流调速系统的放大、测速、整流、反馈装置以及其它各参数检测板进行静态调试。

直流调速系统不断更新换代,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发展与技术进步也影响着直流调速的发展趋势,使直流调速系统更加完善,更好地应用于各种机械工业生产中。

四.参考文献

[1] 宋书中.《交流调速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2] 钱平.《交直流传动控制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周渊深.《交直流调速系统与仿真》.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4] 邱阿瑞.《电机与电力拖动[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5] 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 娄国焕.《电气传动技术原理与应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7] 李海发.《电机与拖动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