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作物育种指南题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七大作物育种指南题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1bf61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d

附件6

“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 2016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农作物优良品种是农业增产的核心要素,是种子产业发展的命脉。大力发展现代农作物育种技术,强化科技创新,创制重大新品种,对驱动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启动实施水稻、玉米、小麦、大

— 1 —

豆、棉花、油菜、蔬菜等七大农作物育种试点专项。

专项按照“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品种、引领现代种业”的总体思路,以七大农作物为对象,围绕种质创新、育种新技术、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等科技创新链条,重点突破基因挖掘、品种设计和种子质量控制等核心技术,获得具有育种利用价值和知识产权的重大新基因,创制优异新种质,形成高效育种技术体系,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效率提高50%,培育重大新品种并推广应用,推动良种对增产的贡献率由43%提高到50%。

专项依据总体目标部署五大任务,即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育种技术与材料创新、重大品种选育、良种繁育与种子加工。围绕种业科技创新链条系统设计并分解为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与应用、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及强优势

— 2 —

杂交种创制、主要农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细胞工程、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培育、玉米抗逆高产环境友好新品种培育、小麦优质节水高产新品种培育、大豆优质高产广适新品种培育、油菜高产优质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棉花优质高产适于机械化新品种培育、蔬菜优质多抗适应性强新品种培育、主要农作物良种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农作物种子加工与质量控制、主要农作物种子分子指纹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等40余个项目。

根据试点专项的统一部署,结合农作物育种创新链条的特点和育种规律,2016年度首批指南发布三个方向任务共15个项目,即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任务方向的“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和“主要经济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等2个项目;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研究任务方向的“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主要农作物品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主要农作

— 3 —

物抗病虫抗逆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主要农作物养分高效利用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形成与利用机理、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小麦等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与应用”等8个项目;育种技术与材料创新任务方向的“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主要粮食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主要农作物染色体细胞工程育种和主要农作物诱变育种”等5个项目。项目实施周期为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1. 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鉴定与利用 1.1 主要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

研究内容:研究水稻、小麦、玉米初筛特异种质和应用核心种质的表型和基因型特点,重点开展产量、品质、抗病虫、抗逆、养分高效、适于机械化等性状的多年多点表型精准鉴定,以及全基因组水平基因型鉴定,建立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库;研究优异种质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建立种质资源高效创新技术体系,创制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