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新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年春新版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套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27461749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8

1. 师生合作朗读课文 , 交流 : 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这样写妙在哪里 ?( 感受藏戏的特点和详略得当的表

达方式。 )

2. 回顾全文 , 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 学生自由说 )

3.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 , 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你还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艺术形式 , 试着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

藏戏

独具魅力

1. 由于戏曲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较远 , 教学时采用了“听戏曲、看视频、设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以“藏戏的特色、藏戏的形成及表达上的特点”作为本课的重点 合作交流的方式 , 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 采用自主学习、小组研读、

, 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家乡的风俗

1. 介绍一种风俗 , 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 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 , 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3. 分清详略 , 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一、激趣导入。

1.( 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

) “离家三里远 , 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 民族众多 , 每

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 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

, 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

?( 学生自由发言 )

!( 板书 : 家乡的风俗 )

3. 导入新课 : 现在 , 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 二、启发思路。

1. 介绍之前 , 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 学生自由讨论 ) 2. 汇报讨论成果。

(1) 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

(2)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3) 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

3. 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 , 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 (1) 写特色小吃 , 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 (2) 可供选择的题目 三、习作指导。

: 《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

1. 整理思路 : 学生先打草稿 , 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 , 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 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 出示课文片段欣赏 :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 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绝。在外边做事的人 么人睡觉 , 都要守岁。

,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 ,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

, 门

, 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 , 除非万不得已 , 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 不许间断 , 鞭炮声日夜不 , 除了很小的孩子 , 没有什

教师点拨 : 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 , 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

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 , 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 , 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 , 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3. 写作技巧点拨。

(1) 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 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 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

, 然后详写参加

活动的经过 , 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 (3) 详略得当 , 重点突出 , 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 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

, 写时既要对

, 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

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

细描写 , 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 , 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 , 主题鲜明。

4. 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 , 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 , 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 注意要有理有据 , 论证充分。 5. 学生自由习作 , 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

, 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 , 内容

详略得当、特点突出

, 语言通顺恰当 , 等等。

五、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

, 选取不同材料 , 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 , 介绍出家乡的风

俗活动 , 详略得当 , 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六、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

, 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 , 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

的风俗特点。 ( 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

习作 : 家乡的风俗

抓特点 详略得当

1. 本次习作 , 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 , 没有生活基础 , 课前可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 , 也有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

, 有

2. 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

, 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

, 对于一些场景的叙述过于简略

, 学生对于习

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 , 缺乏实际体验。

1. 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2. 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

3. 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 学写一段文字 , 提高书写速度。 5. 诵读古诗词 , 积累优美词句。

一、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 同学们 , 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

4 篇课文 , 今天 , 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 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

4 篇课文 , 说一说每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 学生自由交流 )

二、学习“交流平台”。

1. 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你学到了什么 ?( 学生自由交流

)

2. 交流《北京的春节》 , 课文重点写了什么 ?( 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 初一 >、元宵节 ) 为什么这么写 ?( 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 ) 3. 交流学习心得。

①《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 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

, 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八

, 更能表现出 , 作者别出心

, 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

腊八粥的色香味美 , 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 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 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 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 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 , 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②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要做到详略得当 主要内容 , 哪些次要内容 , 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 , 次要内容则要简略。 ③写人的文章 , 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 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

, 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

, 围绕中心选材 , 对表现人物性

4. 小结 : 读文章的时候 , 分清文章的主次 , 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

, 先想好

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 , 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 当 , 中心突出 , 表达才清楚。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 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详略安排得

( 一 ) 第一题。

读下面的句子 , 注意加点的部分 ,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 :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 “一律”“清一色” “都是” “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是“取得第一”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 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 , 避免重复 , 让文章表达更生动。 )

( 二 ) 第二题。

1. 课件展示问题 : 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 ?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 :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过年的时候吃鱼 :

建筑上雕刻蝙蝠 :

2. 学生自由交流。 四、学习“书写提示”。

1. 学生观察书写提示里的文字, 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1) 大小相兼。 每个字字形大小不同 , 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 , 字与字之间的连带 , 既有实连 , 也有意连 , 有断有连 , 顾盼呼应。

(2)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 , 线条长的为放 ; 回锋为收 , 侧锋为放 ; 多数是左收右放 , 上收下放 , 但也可以互相转换 , 不排除左放右收 , 上放下收。

(3)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

, 左密右疏 , 内密外疏。被包围部分大小适宜 , 周围留白越小越好。

2. 学生照样子写一写 , 教师巡视 , 个别指导。 ( 强调书写速度 ) 3. 师生交流、评价。 五、学习“日积月累”。

1. 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的诗句, 注意读准“晞 ( xī) ”的读音。 2. 学生交流诗句意思 , 明白时间是宝贵的 , 要珍惜时间。园

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 , 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 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 , 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 , 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

, 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 (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

, 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

)

, 只要大致说出语意就好。

3. 多种形式朗读 , 熟读成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 表明要珍惜时间。 ) 4. 结合实际 , 学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抓住特点介绍事物、 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 学习了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

思的表达方法 , 了解了不同习俗的寓意 , 同时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古诗词。 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 好好学习 , 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1.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 学生习得抓住特点描写、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2. 通过词语比较 , 了解了不同词语表达同一意思的表达方法。 3. 结合生活体验 , 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 丰富了生活体验。

第 二 单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