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2afeba76a20029bc642d11

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安岳县 刘春艳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尤其是低年级阶段是学习生字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抓住了教学关键期能使识字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新课程标准材的全面推广,识字教学又面临新的要求。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的确是困难重重。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小学生对祖国的汉字产生兴趣,提高汉字的记忆及书写水平呢?

在实际的识字教学中,我们可以取一些有趣的办法,让学生对汉字产生兴趣,使其有主动识字的欲望。

游戏中识字。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的特点。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性高,自己主动去动脑思考,印象更深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猜字谜。这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游戏形式。如要学“雨”字,一教师让学生猜一猜“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中看不见。”指的是什么?也可以出现在记忆生字时。如“告”——“一口咬掉牛尾巴”,“会”——“人在云上走”。字谜还可以让学生动脑筋创编,培养创新意识。

顺口溜识字。根据字的形和义把生字编成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对顺口溜热情高、兴趣浓、印象深,也便于识字的形和义,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大有裨益。一教师在教学“闪、闭、问、间、闻、闯”这几个形近字时,可让学生记顺口溜:“人”进“门”,金光闪;“才”进“门”,闭上眼;“口”进“门”,勤发问;“日”进“门”,惜时间;“耳”近门,听新闻;“马”进“门”,闯在前。

听故事识字。“故事识字法”就是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爱听

故事的心理特点,讲些关于要学的生字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这个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加强识字。例如讲“阔”时,一教师给学生讲了曹操修花园门的故事。他在看工匠为他修的大门时,在门上写了个“活”字,讲到这儿时,我也把“活”字写在门上,让同学们去猜。等他们想了半天,教师才解释其意:“门”上写“活”字意为阔。学生们这才都恍然大悟,学生在好奇心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牢牢地掌握住了这个生字。

找规律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规律的方法。加一加,可以将一个简单的字加一笔或几笔变成新字:如“日”加一横变成“目”,“大”加一点变成“太”。“申”。减一减,就是将学过的字去掉一部分变成新字:如:“森”,减一减就成了“林”。换一换,就是将一个字换上不同的偏旁:如“往”和“住”、“朋”“明”就可采用换一换的办法来识记。

生活中识字。语文是最开放、最容易和社会发生联系的学科。因此识字教学也应该是开放的,不只局限于课堂,我们要运用好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我们要让孩子们主动认识出现在身边的字,如:学校的标语,街上的广告牌、店名,食品上的名称上识字;我们还可以开展在标语中、专栏里、广告上“查找错别字”的方法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