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01)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01)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35a3b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e

(2) 当开关S1闭合,S2拨至1位置时,由欧姆定律可得U1=I1(RA+Rx),当S2拨至2位置时,由欧姆定律可得U2=I2(RA+R0),联立解得RA=1.8?,Rx=4.8?;

(3)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变形得

可由斜率求得E=5.0V,或由截距及RA=1.8?求得E=5.0V;电阻箱消耗的功率

,当R=RA+R0=5.0?时,电阻箱消耗的功率

最大。

24.(12分)

【解析】 (1)由图象知导体棒ab的最大速度为 此时,导体棒中感应电动势为

感应电流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 此时带动机牵引力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2)由能量守恒得:

代入数据解得R上产生的热量Q=49J 25.(20分) 【解析】(1)设A到达圆弧底端时的速度为 ,轨道对A支持力大小为N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C过底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2)设小铅块滑到第 块木块时,铅块对木块的摩擦力为: 后面的 块木块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要使木块滑动,应满足 , 即 解得: ,取

由于AB铅块质量相同,且发生弹性碰撞,所以碰后两者速度交换 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26. 【答案】(1)圆底烧瓶 不能 (2) b

(3) 打开活塞K

(4) 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01)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第(21)页

(5) ab HF+OH?=F?+H2O (6) 2.85%

【解析】(1)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长导管用于平衡压强,实验过程中其下端在液面以下;答案:圆底烧瓶,不能;(2)实验过程中,直形冷凝管中的冷却水应从a进b出,这样可使冷却水充满外管,有利于带走热量;答案:b。(3)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实验时,首先打开活塞K,目的是让烧瓶内压强和外界一致,待水沸腾时,关闭活塞K,开始蒸馏,若蒸馏时因反应装置局部堵塞造成长导管水位急剧上升,应立即打开活塞K,和外界联通降低压强;答案:打开活塞K;(4)连接水蒸气发生装置和反应装置之间的玻璃管常裹以石棉绳,石棉绳的隔热效果比较好,主要起到保温防止水蒸气冷凝的作用;答案:保温,避免水蒸气冷凝。(5)①根据题干知识可知反应原理为高沸点酸(难挥发性酸)制取低沸点酸(易挥发性酸),醋酸和硝酸易挥发,不可代替高氯酸;答案:ab;②D中是氢氧化钠与HF发生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F+OH?=F?+

H2O;答案:HF+OH?=F?+H2O。(6)关系式法计算:设F?的物质的量为x

3F?~LaF3~La3+ EDTA~La3+ 3mol 1mol 1mol 1mol

x x/3 0.1mol/L×20.00×10?L 0.1mol/L×20.00×10?L

-3?3?3+0.1mol/L×20.00×10L=0.100mol/L×25.00×10L;得x=1.5×10mol=0.0015mol;

3

3

氟化稀土样品中氟的质量分数为:

1

×100%=2.85%;答案:2.85%。

27. 【答案】(1)-750kJ·mol? 降温、升压、增大CO和NO的投料比等 (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870℃(850℃到催化剂

900℃之间都可以) 4C2H6+14NO2=====8CO2+7N2+12H2O 50

(3)9×10?(a-b)

5

2

2CO2(g)+

【解析】I.(1)根据盖斯定律①×2-[③×2-②]可得2CO(g)+2NO(g)

N2(g) ΔH=-750 kJ·mol?1;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故降温和升压都可以使平衡右移,有利于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故答案为:-750kJ·mol?1;降温、升压;(2)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NO的分解率降低。根据图像可知,在n(NO)/n(CO)=1的条件下,温度为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转化率最高,故答案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更有利于向逆反应方向进行;870℃(850℃到900℃之间都可以)。②NO2能与乙烷反应生成CO2、氮气和水,其方程式催化剂

为:4C2H6+14NO2=====8CO2+7N2+12H2O,故答案为:4C2H6+14NO2

催化剂

=====8CO2+7N2+12H2O;③常温下某NaNO2和HNO2混合溶液的pH为5,则溶液中c(OH?)=10?9

???11

mol·L?1,NO?mol·L-1,则混合溶液中c(NO?2的水解常数K=c(HNO2)×c(OH)/c(NO2)=2×102)??11和c(HNO2)的比值为c(NO?mol/L=10?9mol·L?1/2×10?11mol/L=50,2)/c(HNO2)=c(OH)/2×10

故答案为:50;II.(3)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01)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第(22)页

则Kp=

-

,根据表格中数据,带入此式,v=kP(CO)·P(NO2),可求出k=v/P(CO)·P(NO2)

5

5

2

5

2

mnmn

=0.009/(10×10)=9×10?,所以t min时v=9×10?(a-b),故答案为:9×10?(a-b);

-

28. 【答案】(1)增大硫酸的浓度(或经铜镉渣研成粉末);Co+H2SO4 =CoSO4+H2↑ (2)Sb2O3+2Co2++6H++10e?=2CoSb+3H2O

+ 3+

(3)3Fe2++MnO?4+4H=3Fe+MnO2+2H2O 3.3~7.2

(4)b 2.0×10?10mol/L

【解析】(1)为了提高铜镉渣浸出的速率,可以通过增大硫酸的浓度或将铜镉渣研成粉末等方式加快速率;浸出钴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SO4=CoSO4+H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经铜镉渣研成粉末);Co+H2SO4=CoSO4+H2↑;(2)该电池中,Sb2O3是正极,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降低,所以正极反应式为:Sb2O3+2Co+6H+10e?=2CoSb+3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Sb2O3+2Co+6H+10e?=2CoSb+3H2O;(3)①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MnO?4+4H=3Fe+MnO2+2H2O;②加入ZnO的目的是提高溶液的pH,将铁离子转化成Fe(OH)3沉淀除去,同时也不能损失Cd,所以应该控制溶液的pH范围为

+3+

3.3~7.2;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3Fe2++MnO?(4)因为Ksp4+4H=3Fe+MnO2+2H2O;3.3~7.2;

2+

2+

+

3+

2+

+

2+

+

(CdS)最小,所以沉淀Cd效果最好的试剂是Na2S;因为c(OH?)= =所以c(Cd)=

2+

2+

-3

=110mol/L,

10

10

= 2.0×10?mol/L。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2.0×10?mol/L。 29. 【答案】(1)净(1分) 18:00左右光合速率数值小于0,只有净光合速率可

以小于0(或总光合速率不会小于0)

(2)B

(3)负 (净)光合速率越大,消耗CO2越快,胞间(剩余)CO2浓度越小;反之,胞间(剩余)CO2浓度越大

【解析】 (1) 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分析图示可知:在18:00左右,油葵的光合速率的数值小于零,而只有净光合速率会出现小于零的现象,但总光合速率不会小于零,所以数据中的“光合速率”是指净光合速率。(2) 中午11:00~14:00时,胞间CO2浓度与上午10:00~11:00时几乎没有差异,而在11:00时,光合速率已经达到峰值,由此可见,中午11:00~14:00时,光合速率出现了一个低谷,这段时间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浓度的可能性极小,而更可能是光照强度等其它因素。(3) 曲线图显示:当光合速率达到峰值时,胞间CO2浓度达到最低值,说明胞间CO2浓度和光合速率呈负相关,出现这种相关性的原因是:光合速率越大,消耗CO2越快,胞间的CO2浓度越小;反之,胞间的CO2浓度越大。

30. 【答案】(1)下丘脑 小鼠的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脑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 神经-体液调节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01)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第(23)页

(2)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

【解析】 (1)依题意可知:调节水平衡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因此X神经元应位于下丘脑。光刺激神经元X一段时间后,小鼠尿量增加,究其原因是:小鼠的舔水次数增加,导致小鼠的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下丘脑合成与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从而调节水平衡。上述过程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2)依题意和表中信息可知:对照组与实验组Ⅰ的自变量为是否进行光刺激,对照组与实验组Ⅱ的自变量为测量前48h是否限水,结果三组小鼠的舔水次数为:光刺激的实验组Ⅰ>限水的实验组Ⅱ>对照组,说明实验组Ⅱ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有关,但实验组Ⅰ小鼠的舔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而是与光刺激有关。可见,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刺激激活X神经元所诱导的过度饮水行为与口渴程度无关。

31. 【答案】(1)生存斗争 随机取样(1分)

(2)生产者、分解者 被分解者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 (3)该种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

(4)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可能与其他物种相互制约,成为 其中的一个组分,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解析】 (1)据分析可知,根据自然选择学说分析,植物A具有生存优势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用样方法调查植物A的种群密度时,取样时应考虑到随机取样。(2)该生态系统的土壤中生活着硝化细菌和毛霉,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生产者,毛霉营腐生生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分解者;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被分解者利用和流向下一营养级,以及未被利用。(3)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4)某人从外地向该生态系统中引入了一种植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等),预测这种植物对该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大量繁殖导致本地物种减少,使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也可能与其他物种相互制约,成为其中的一个组分,增加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32. 【答案】(1)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3/7 (2)①亲本产生的含基因EF的雄(或雌)配子致死 ②以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为父本与F1中的绿色矮茎植株测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若子代出现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1:1:1,则亲本产生的含基因EF的雄配子 致死。或实验思路:以亲本紫色高茎植株为母本与F1中的绿色矮茎植株测交,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若子代出现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1:1:1,则亲本产生的含基因EF的雌配子致死(3分) ③高茎:矮茎=5:1

【解析】 (1)现有甲、乙两种黄花植株品系,若甲、乙品系杂交,F1均为白花,F1 自交,F2中黄花植株:白花植株=7 : 9,则F1中有两对等位基因,另一对基因为显性纯合,推测亲本为纯合子,且有一对隐性基因,两对显性基因,因此,亲本基因型组合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F2黄花植株有5种基因型,占F2的7/16,黄花纯合子有三种基因型,占F2的3/16,因此F2黄花植株中纯合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16)÷(7/16)=3/7。(2)已知该植物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由基因 E/e控制;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基因 F/f控制,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让紫色高茎植株自交,F1中紫色高茎:绿色高茎:紫色矮茎:绿色矮茎=5 : 3 : 3 : 1,由于F1中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变式,推测亲本紫色高茎植物的基因型为EeFf,产生的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E_F_紫色高茎:eeF_绿色高茎:E_ff紫色矮茎:eeff绿色矮茎=5:3:3:1。①由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推知, eeF_绿色高茎:E_ff紫色矮茎:eeff绿色矮茎=3:3:1个体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卷(01)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第(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