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导入.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导入.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57a46ccfc789eb172dc898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导入

作者:高东军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2期

[摘要]文章从英语语言学习和文化导入的视角入手,对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实施原则和可行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性与洞察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英美文化导入 跨文化交际

[作者简介]高东军(1956- ),男,河北涉县人,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学。(河南洛阳471003)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与方法》(2006JKGHAZ-034)的阶段成果,课题主持人:高东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85-02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许多语言学家,如赵贤洲(1992)、陈光磊(1992)、胡文仲(1994)、束定芳(1996)等纷纷著述论说,强调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并对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大学生掌握目的语民族的社会文化知识,提高文化素养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1999年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生要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成功地进行交际。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只重视纯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社会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只强调学习其语言而不强调学习其文化,学生将无法真正掌握,也无法正确运用英语这门语言。

文化语言学家Betty Wallace在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一书中写到“The more we know about a particular society,the more effectively we can communicate in it.”(我们越了解一个社会的文化,就越能更高效地进行交流)她还说:“如果不能直接在一个社会中学习其语言,那么,老师则必须提供必要的文化点……”因此说学外语仅靠掌握目的语正确的语法,地道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词汇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英语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的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内涵。比如,在英语听说课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抱怨用于听说特别是听力训练的时间不少,可是进步并不快。究其根源,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有些同学的英语基础差、词汇量小、发音不准确、材料偏难等;另一方面,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了解甚少,无法正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

《大学英语》系列教材总主编董亚芬教授指出:“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因此,我们必须同步并进地学习语言和文化,在英语学习中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独特的社会风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文化心理、文化背景等。通过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比较,充分利用语言、文化上的正迁移,克服、消除语言、文化上的负迁移。这样,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英语语言现象的理解和领悟。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出发,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最好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相关性原则。从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交际的目的出发,“相关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化内容都应该和教材内容有关”(束定芳,1996:15)。比如,课文Learning,Chinese Style就是从中西方学习风格的差异方面,说明并讨论了中西方在教育孩子,尤其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独立本领的方法上的显著不同;学习Civil Rights Heroes和Security等课文时,我们可以探讨诸如美国历史上的种族歧视、民权运动以及当今的安全、枪支管理、犯罪等社会问题;学习Multicultural Society时,我们可以使学生了解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多元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是促进美洲文明民主进步的积极力量;学习Terrorism时,我们可以告诉学生9.11事件之后美国人在情感和心理潜意识方面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互爱感、安全感、亲情感和恐惧感方面的变化。诸如此类,几乎每篇课文都在某一方面涉及非语言形式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本着相关性原则。“语言知识讲到哪儿,文化知识就诠释到哪儿。”(胡文仲,1994:143),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可以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

2.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循序渐进原则。英语语言教学和英语文化教学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英语文化教学不能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要根据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内容的安排,从简单、具体的文化事件到概括性的文化主题,最后才是对目的语社会的全面理解。相应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目标要求也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的特点,在大学初级阶段,要多教授一些目的语国家的普及性的社会文化知识,到了中、高级阶段,则要多讲授一些专门性的社会文化知识。

3.对比性原则。所谓对比,就是把汉语文化与英语文化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进行比较、对照。共性是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具有的一般共同特点,它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具有正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