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索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索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750d2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e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索

摘要: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阐述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习领域的思路,提出了采用“先认知-再理论-再实践”的三段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岗位能力;人才培养;学习领域;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8年9月底统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803万辆,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825.5万辆,增长5.17%。全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为12768万辆,与2007年底相比,增加611.25万辆。私人汽车约4018万辆,比上一年增长了13.71%。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为汽车服务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据估计,到2015年,我国汽车服务市场将达到1.5万亿人民币的产值。

巨大的汽车服务市场带来了庞大的汽车技术人才需求。据《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17日报道,我国汽车服务行业每年需要新增员工30万人,而且急需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现代维修技能的行家里手。国家教育部等六部委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4个专业领域技能型人才列为紧缺人才,“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

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汽车技能人才的培养,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法,如,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

国内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地探索汽车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如,“1211”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等,但是在高职汽车类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培养理念落后

高职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工人,是掌握专业技能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目前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混淆,其内在教育规律还不是很清楚,使得高职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严重落后,造成了培养的人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

目前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体系仍然带有专科教育、甚至本科教育的痕迹。首先,文化知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体系上截然分离。如,第一学年集中安排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集中安排专业课和技能课,这种专业课和文化课分学期开设的教学安排,使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程体系欠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