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应走向理性的回归-最新教育文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作文教学应走向理性的回归-最新教育文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de65f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4

作文教学应走向理性的回归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作文教学的改革如雨后的春笋正蓬勃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在语文教学中提倡挖掘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创造力、想象力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可在实际的操作和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一味地求“新”,课堂“作秀”让人啼笑皆非。一节作文课下来学生不知学什么,该怎么学了;教师也不知作文课怎么教了,“四不像”作文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作文教学在“探索”和“改进”的路上应走向理性的回归。

写作文体、文体特点、写作思路等是一堂作文课中教师不应忽视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遵循写作规律找到一定的写作方法。并不是像有的教师那样,除了课堂教学的“热闹”外,一节课教学根本没有实际内容,导致学生作文出现了新的“八股调”。

一、“八股文”的来源及理论总结

最初的“八股文”是指中国明、清封建皇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这四个段落中,又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做八股文。这是一种形式固定僵化、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

想的一种恶劣文风。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延安作过一次题名为《反对党八股》的演讲,文中历数了党八股的八条罪状。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上发的社论《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其内容也是批判当时的“报纸、杂志、书籍上的文字及党和政府机关的文件”、“在语言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能容忍的混乱状况”,如生造词语、文理不通、空话连篇、缺乏条理等,这些也是属于恶劣文风的内容。

叶圣陶先生在《和教师谈写作》一文在谈到八股文时这样指出:

八股文……总之,要你象模象样说一番话,实际上可不要你说一句自己的真切的话。换句话说,就是要你象模象样说一番空话,说得好,就可以考上,取得功名利禄。从前统治者利用八股文来笼络人,用心的坏处在此,八股精神的要不得也在此。现在不写八股文了,可是有“党八股”,有“洋八股”,这并非指八股文的体裁而言,而是指八股精神而言。凡是空话连篇,不联系实际,不解决问题,虽然不是八股文而继承着八股精神的,就管它叫“八股”。……从前的文章家看不起八股文和“谀墓之文”,就是不赞成说空话说假话,这是很值得赞许的。 即便是在高呼个性和自由的80年代以后的中学生,他们中也有不少人甭管写什么文章,开头总是“夕阳迈着方步从西山上落下,天空惆怅着金色的晚霞,阳光在地上睡觉……”之类的,

这何尝就不能或不算是一种“八股文”?

写作学家仲维刚在《写作知识与实践》中有这样一段论述: 现在,虽然象“东风阵阵凯歌传,祖国大地红烂漫”一类的开场白和结束语不见了,但是用各式各样的套话总起来装璜文章的现象依然存在。不管写什么样的文章,喜好罗列保险的字眼,以求稳妥。例如:开头往往先要戴上这样的帽子:“在××的正确领导下,在××的鼓舞下,在××的推动下,在××的亲切关怀下,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尾常常穿上这样的靴子:“青年朋友们,我们决心……,我们一定……”;在行文之中,又好用“大家一致认识到”,“同志们深深体会到”等弥合、勾连上下文。这种语言写起来是顺手,用起来也方便,但实际上并没有么内容,是毫无实际意义的俗套子、老套子。 由此可见,新的“八股调”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要想尽量杜绝这类文风的出现,就得从学生写作训练抓起,让他们掌握写作文体和文体特点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写得出一篇像样的能表达真实情感的文章。所以,忽视写作的文体和文体特点等相关知识的教学都是错误的。

二、文体是文章的基本要素之一,文体特点是写作的一条重要规律

在教学指导与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写什么文体的文章,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教师心里必须清楚,否则一节课“热闹”过后就要求学生去作文,学生写出的文章“四不像”就难免发生。任何

一种文体之所以是该文体而不是别的文体,就是因为它有自己的一些基本特点和规则。只不过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有的人是潜意识地遵循,有的人是有意识地遵循。但不论怎样,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这条规律,所以才写出了真正意义上的文章。现在的话题作文命题形式所产生的“四不像”作文为什么遭到人们的强烈抨击,就是因为它不符合任何一种文体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模式。

其次,文体特点具有相对的稳固性和稳定性,对写作有着比较强烈的制约作用。文体特点不仅制约着文章写作中对材料的选择,而且制约着写作的运思方式和文章的结构模式;不仅制约着文章语言的运用,而且制约着文面和行款格式。特别是应用文体的写作,这种制约表现得更为突出。任何一种应用文都有自己特定而相当稳固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结构模式,特别是独特的行款格式,最能直接地表现其文体的特点。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虽然不如公文那样鲜明突出,但同样也有自己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特点与规则,要不然就不会有这样的文体分别了。

王强模、袁昌文主编的《文体写作教程》中这样说:“几乎每一种实用文体样式,都有一定的格式,不能违反,不能自出新裁,否则读者就不承认,文章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之所以有这种固定格式,一方面是传统的因袭,另一方面则是约定俗成。不照顾历史状况,突然变成一种新的定法,就‘四不像’;不按照人们的习惯要求表达,人们就觉得不是那种‘味儿’。”由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