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食物经济与管理学科论证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沈阳农业大学食物经济与管理学科论证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deeaefa2161479161128db

3. 人才培养情况

沈阳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招收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和农村金融三个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多年来,该学科坚持产学研相互结合、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学科自成立以来不但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了万宝瑞、冯海发、郭玮、黄延信、郭翔宇、胡继连等一批中央部委领导干部、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近些年还承办了省市农村基层管理干部、新型农民、农民技术员、农民专业组织带头人等人才培训项目,培训人数多达6200人次,本学科参与承办的辽宁省农民技术员培养工程、沈阳市青年农民上学研修工程等培训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教育部等部门的高度认可,赢得广泛的社会好评,并主编了一批面向基层的农业经营管理培训教材,如《农产品市场营销教程》、《农户经营管理》等12部教材。近三年来,本学科主办、承办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年会、中日韩新农村发展论坛、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论坛等国内外学术会议6次,参会人员900余人次,其中境外人员50人次。

拟在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立的食物经济与管理学科,涉及的相关的本科专业有会计学、市场营销、农林经济管理、食品加工、设施园艺、动物科学等8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包括农林经济管理、农村财政金融、蔬菜学、食品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6个相关专业,其中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多年来,这些学科坚持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为理念,培养方案确立了“品德高、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据优势学科和专业,立足辽宁,面向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四)该学科的发展前景

食物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发展食品工业、大力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与解决“三农”问题密切结合起来,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的扶持,为食物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现代食物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极其旺盛的人才需求,食物产业的人才供给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农业企业、食品加工业和流通消费业的发展,要求管理者既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又有扎实的农业环境资源、食品基础知识,而目前国内涉农企业和食品企业的管理者普遍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因而,这些食品企业非常希望我国的高等院校能积极承担起培养食品经济管理人才的任务。

目前,我国的相关食物学科主要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主,难以适应我国涉农企业和食品企业对高素质、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的新需求。因此,以农业大学为

21

依托,设置食物经济与管理学科,培养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既懂食物科学技术,又熟悉食物产业体系和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重要。食物经济与管理学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在食物经济与管理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食物经济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性强,适于食物经济和现代食物产业持续发展的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从事食物经济微观和宏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

【重点说明学习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能力等】

研究生生源:

本专业面向全国招收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非相关专业学生经考试合格录取后需补修相关专业课程。

选拔方式:

1.以院、系(所)为单位成立考核小组,制定硕博研究生选拨实施细则,经研究生院核准后公布、实施;考核小组全面负责本单位硕博研究生选拔。

2.研究生向本单位提出申请,考核小组根据选拔实施细则,对申请者进行资格认定后组织统一考试;考试合格经审核后公布录取名单。经批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研究生享受相关研究生待遇。

3.研究生考核包括阶段考核与资格考核,阶段考核可采取课程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综合素质评定等方式进行,资格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和实践能力检测等方式进行。

研究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管理学、食物科学知识和食物产业体系知识; 2、掌握现代食物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掌握食物技术相关原理和食物安全、质量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

3、熟悉国内外有关食物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政策与法规,了解国内外市场营销的惯例和法规;掌握国内和国际食物营销贸易的基本业务知识;

4、具有较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食物经济管理活动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5、良好的食物消费需求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消费需求分析,探讨如何通过多种途径寻求与发现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为食物原料生产、食物加工产业和流通消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建议;

6、具有敏锐的食物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和品牌经营意识; 7、具有较强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三)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

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以及本学科的培养目标,特制定如下如下课程体系。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选修课。

学位课

1.学位公共课

(1)研究方法论 2学分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2学分 (3)第一外国语 3学分 2.学位专业课

(1)经济学与管理学前沿 3学分 (2)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专题 2学分 (3)高级经济计量学 2学分 (4)食物经济研究专题及Seminar 3学分

选修课

英语二外 2学分 博弈论 1.5学分 产业经济学专题 1.5学分 食物技术经济与管理专题 1.5学分 制度经济与农村发展专题 1.5学分 现代企业管理专题 1.5学分 食物市场营销与贸易专题 1.5学分 食物产业规划与安全战略 1.5学分 食物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专题 1.5学分 食物质量与安全管理专题 1.5学分

补修课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必须补修硕士课程4门(食品企业生产运营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食物营养与卫生学、食物包装学),考试及格,但

23

不计算学分。

(四)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

【培养环节的设置与要求,质量保证的措施,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等】

食物经济与管理是以现代经济学理论和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食物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以案例研究和数量分析方法为工具,探讨食物经济与管理系统和经济过程变化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业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食物管理人才。研究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具体要求是: 1.思想品德要求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热爱会计学科,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国家建设事业服务。

2.业务素质要求

应具有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及一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语写作能力。

在本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3.身体素质要求

身体健康,符合所学专业对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具有协作、竞争、创新、求真的精神风貌。

培养方式:

1、实施导师负责制

在以导师为主的同时,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可以是聘请校外的知名教授和专家,由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培养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三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