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第一批“为民务实清廉”6名好干部典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江山市第一批“为民务实清廉”6名好干部典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4fdcf4352d380eb62946ded

征迁路上的“老黄牛”

--记江山市“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毛立高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占苗淼 时间:2014-04-03 09:00:23 编者按:为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市广泛开展了“好干部”标准大讨论活动,并发动各级各部门寻找身边“好干部”、推荐好典型。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市委研究决定,毛立高等6名同志为“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为弘扬先进,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本报从今天起,陆续刊登这6名典型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老周,家里有没有什么困难?”3月30日是周末,在贺村镇敖坪村,镇干部毛立高正和征迁组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访农户,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面对纷繁复杂的征迁难题,毛立高冲在一线、干在一线,哪怕再苦再累,始终保持干事的激情。 冲在一线勇挑征迁重担

今年54岁的毛立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乡镇农经工作,现为贺村镇组织员,是镇里征迁工作的得力干将。仅去年一年,他就带队完成了莲华山工业园区、江广线工程贺村段等项目近500亩土地征用、80户房屋拆除以及23穴坟墓迁移任务。

今年3月中旬,他又带领工作组跟进48省道延伸工程快速通道敖坪段房屋拆迁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两周时间内,工作组与4户农户签订了拆除协议,并付清了12户农户拆迁款。加上原来签订的协议,截至目前,该项目的协议签订率超过50%,预计5月底可以与全部90户农户签订协议,并推进房屋拆除等相关工作。 深入沟通破解征迁难题

征迁工作被称为“天下第一难”。然而,毛立高一次又一次地攻克了难题。谈起征迁的工作经验,毛立高说,关键在于面对面沟通和公开公平公正。

- 1 -

早在2011年,毛立高还在原淤头镇工作时,就因成功解决华塔村的征迁难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当时,该村征迁工作遇到了两个村民小组分配共有鱼塘的补偿款、原仙霞茶场山脚土地界定、返租费发放等诸多难题。毛立高勇于挑担,主动请缨,深入该村摸底。通过屡次协调,最终顺利完成了征迁任务。尤其在返租费发放这个棘手的问题上,由于之前没有农户土地划分的证明依据,毛立高和工作组成员只能挨家挨户上门询问并登记在册,然后在村里公示,再根据公示反馈结果修改纠正。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毛立高手里竟然完成了。看着村民们竖起的大拇指,毛立高深深体会到了深入一线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重要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将这两条作为自己的法宝。 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利益

“做征迁工作,光凭‘5加2、白加黑’的劲头是不够的。”在毛立高看来,工作热情只是干好工作的基础,要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还要注重工作方法。

面对刚刚接手的快速通道敖坪段房屋拆迁工作,毛立高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将工作人员分组。他将5位工作组成员分成两组,一组上门做思想工作,争取有突破,让更多的农户签订协议;另一组专门进行拆除跟进工作,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主动上门服务,帮助已签订协议的农户排忧解难,全力加快拆迁进度。

在征迁过程中,毛立高始终守牢政策底线不放松。“如果随意开口子,不仅手头的这个项目无法推进,就连市里的所有征迁项目也会受到影响。”毛立高说。在工作中,毛立高除了严把政策关以外,也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在政策法规的框架内,让群众的利益实现最大化。陈塘村坐落在莲华山工业园区的东南角,由于受园区总体规划控制,十几年来该村村民一直未得到建房审批,村民建房愿望非常迫切。了解这一情况后,毛立高和工作组提出了结合市“三改一拆”相关政策,扩大安置点的方案,满足村民的建房需求,使征迁工作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

- 2 -

为了一个富民强村的承诺

——记江山市“为民务实清廉”先进典型汪衍君

来源:江山新闻网 作者:郑惠 时间:2014-04-09 08:44:24 青砖石瓦,阡陌小巷,在大陈乡大陈村的老宅古祠间,人们探访历史的遗迹;又在幢幢楼房、整洁村落里,看到村民洋溢的幸福微笑和村庄发展的蓬勃朝气。在这里,提起村党支部书记汪衍君,许多人会竖起大拇指。 为民服务显真情

前几天,村民汪胃海生病住院,汪衍君跑前忙后为他办住院手续,还买水果看望他。汪胃海感激地说:“书记能当到这个份上,我很感动。”

“汪书记常和我们说做人要有善心,他也是那么做的。”村干部傅慧清说。村里有人生病住院,汪衍君总和村干部去看望;他的一辆车,经常为村民送钱送物,无偿使用。在大陈最偏远的龙潭自然村,由于地处山区,村民到集市置办物资不方便,汪衍君会根据村民需求,在集镇上置办齐全后,驱车近一小时的山路,给大家送去。 汪衍君还经常走访困难户等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村民康玲玲骑电动车时不慎跌入深沟,摔破右肾,命悬一线,因家境贫寒,无钱治病。汪衍君得知后,马上送去1000元钱,并四处帮她筹集医疗救助金。待康玲玲康复后,汪衍君还帮其联系一家理发店,学习理发技术,让她有了固定的生活来源。

“几年来,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每当我走进村庄和村民们聊上几句,或者迎面而来的小朋友喊一声‘书记好’,乡亲们的那份记挂,让我感到付出有回报。”汪衍君感慨道。 和谐村庄引客来

- 3 -

大陈过去是有名的上访村,如今变成了文明和谐的样板村。然而,光鲜艳丽的背后,却是汪衍君不为人知的默默付出。

“汪书记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我们村能有这么和谐欢乐的氛围都靠他。”提起汪衍君,傅慧清不停地夸奖。汪衍君自2005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直努力扭转村落后局面,让村民得到实惠,同心协力建设村庄。他推行“上门服务规程、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服务政策,带领村干部主动深入群众家中,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汪书记在化解群众矛盾上本事很大。”傅慧清说,一般村干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他去做工作,准能搞定。村里有位60多岁的村民,口才好、表演能力强,但常发牢骚。麻糍节的时候,汪衍君就让他准备个顺口溜的节目,他很高兴,唱得很好。老人从此像变了一个人,在别人讲闲话的时候,他便会站出来说公道话。“化解矛盾问题,文化活动最有效。文化繁荣了,村民活得开心了,矛盾就随风而散。”汪衍君说。

“村庄和谐了,自然要让它更加美丽。”汪衍君说,打造古村文化休闲旅游品牌,是他上任后一直构画的蓝图,他把农历十月初十秋祀民俗节,办成麻糍文化节,带头与村民一起自编自演节目,来参观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 小康路上勇争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陈村在汪衍君的带领下,实现从贫穷到小康的华丽转身,先后荣获衢州市先进基层组织、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谐新农村、首批中国幸福乡村等多项荣誉。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汪衍君一边通过对外引资招标的方式,盘活村集体资产,一边利用集体闲置土地,建造12000平方米的养鸡场,租赁给农户发展温氏养鸡,促进村集体与农户双赢。在发展特色产业方面,汪衍君一改大陈面传统家庭作坊的加工方式,采取股份制形式,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年可生产5000吨,产值近2000万元的大陈长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