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361b0d7fd5360cbb1adb11

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趋势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轨、体制转型速度的加快,利益分配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价值取向多元化日趋突出,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涉军群体政治敏感性强、成因复杂,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军队安全发展危害极大。预防和处置涉军群体性事件的任务已十分艰巨。

一、集中发生时段

全国“两会”、春节、八一建军节、各类战争纪念日等重大活动和敏感节点期间,是涉军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多发阶段。一旦发生涉军群体性问题,将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导火索”,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稳压设备阻碍经济发展,因此,要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忧患意识,认真做好当年突发事件的趋势分析,提出应对措施,防范于未然。

二、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

一般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特定群体或不特定人群为实现既定目的,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群体行为。涉军群体性事件专指矛盾冲突牵涉军事机构或军队人员,行为指向与军事机构或军队人员有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损害军队声喻的群体性事件。

涉军群体性事件,既有一般群体性事件的共同特征,又有其自身特殊的成因和表现。由于涉军群体性事件矛盾性质、参与主体、表现形式、影响后果的特殊性,与一般群体性事件相比,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敏感性强。军队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决定了军队、军人在社会活动中地位的特殊性。因此,军人的言行受关注程度高,敏感性强。尤其是发生在特定时机和敏感地区的涉军群体性事件,极易发展演变成严重的政治事件。 (二)触发蔓延速度快。当前网络信息发达、社会高度透明,加之涉军群体性事件的触点和燃点很低,涉军群体间的联系广泛,简单的军民纠纷及利益的分配不公可能瞬间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极易成为社会焦点和舆论热点,一旦被敌对势力炒作利用,其发展和影响很难控制。

(三)应对处理难度大。涉军群体性事件产生成因多种多样复杂多变,所涉及的人群各行各业,需要参与处里的职能部门庞杂众多,所处理事件的政治性、政策性、法规性要求较高。这些因素使涉军群体性事件的处置难度进一步增大。

(四)造成危害后果重。涉军群体性事件处理不当矛盾激化,不仅损害人民军队形象,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部分复退军人尤其是“两参”人员较为活跃,存在串联上访情况,且该群体量大、分布范围广,一旦失去对其的控

制,将造成严重的危害社会和谐的后果。

三、涉军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涉军群体之所以出现不稳定因素,既有大环境因素造成的,也有因社会政治原因引起的;既有因客观诱因为主引起的,也有因主观需求为主引起的。具体可以从涉军群体自身、地方政府、社会大环境等方面来进行剖析。

(一)涉军群体自身的原因

1.攀比心理作怪。部分涉军群体脱了实际,期望值过高,喜欢互相攀比。他们常常以经济发达地区同类人员或垄断行业人群、本地在职干部待遇为标杆,与自己现行待遇作比较,比高不比低,导致心理失衡进而上访,要求提高待遇标准。

2.从众心理影响。有的涉军人员碍于老战友情面和法不责众的心态,盲目跟从他人上访,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3.理解政策片面。一些涉军群体对现行政策或道听途说,或一知半解,总认为现在国家富裕了,各方面待遇都提高了,自己所享受的待遇也应该“水涨船高”,往往从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理解政策,上访的要求超出政策允许的范围,个别人甚至无理取闹,纠缠不休。

4.希望解决困难。不可否认,有的涉军人员因为年老、患病、灾害等各方面的原因,生活确实困难,他们一般都享受了民政部门的优抚和救助待遇,但仍然困难。他们往往对

自己信心不足,对政府依赖性强,希望政府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

(二)地方政府方面的原因

1.部分政策的制定缺乏实际操作性,造成上下情况脱节,政策落实不到位,从而引发群访。

2.政策口径不统一,就我市而言,各区(县)有关涉军群体的医保、社保等待遇政策不统一,各有侧重,各有优劣。

(三)社会环境方面的原因

社会转型速度加快,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又是社会矛盾的凸发时期,利益调整广泛、深刻、剧烈,造成的社会矛盾广、深、多。

四、应对措施

(一)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国家各类优抚政策的宣传,让复退人员了解政策,知晓政策,引导他们明白即使有功也不能在国家没有出台新政策前,突破现有政策与标准。

(二)开展矛盾排查。要对对越自卫反击战、原8023部队退役人员、复员干部、下岗失业志愿兵等重点人员进行一次排查,掌握基本情况和动态。坚持排查与矛盾化解相结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力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依法办理各类事项。树立法制理念和法制思维,加大对政策法规的落实力度,查看近年来中央和我市出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