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36e327eff9aef8941e0627

摘 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的地位。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仁”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通过总结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为了忠实全面地传达孔子的哲学思想,“仁”最好是不译即用音译。 关键词:孔子; 论语; 仁; 翻译

引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孔子是其创立和发展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人伦体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可以说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为道德范畴的“仁学”的哲学,自此以后,中国的文化传统或伦理文化传统就以“仁学”为轴心而展开。张岱年(2004: 117)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仁”的思想极其丰富,寓义极其广泛,“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杨树达, 2006:《论语疏证》颜渊篇:二十二) ,以下凡引《论语》,均出自此,并只注篇目及章节) 、“泛爱众”(学而:六) 。Huang ( 1997: 5)表明,孔子其人及其思想之所以有着长盛不衰的影响,首要原因是其“仁”道的道德哲学之理性精华。据杨伯峻( 1980: 16)统计,《论语》讲“仁”有109次①。《论语》对“仁”有多种解阐,如“孝弟为仁之本”(学而:二) ,“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一)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二十七)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九)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慧)于天下为仁”(阳货:六)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十九)为仁。杨伯峻( 1980: 16)认为“忠恕”是“仁”的真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十五)孔子不仅提出了“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而且指出了实现“仁”的方法。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三十)后人称之忠,这是待人的积极方针。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二) ,并称之为“恕”,这是待人的基本原则。从词源学分析, 仁的左边一半的字指“人”, 右边一半的字指“二”,也就是至少两个人作为人类种族中的成员的互相关联和依赖。实现理想人格,即成为仁人君子,是孔子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尽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达100多次,但孔子很少深入讨论仁,也不轻易以“仁”许人。因为孔子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而主要关心的是其应用。孔子把“仁”当成道德完善的最高追求,但也知道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所以他只承认少数几个古人够得上“仁”,也不宣称自己称得上“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三十四)

2.“仁”的种种英译及其理据

《论语》的译本多种多样,对“仁”的理解和翻译也五花八门。以《里仁篇》第三段———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为例,在“仁”的翻译上,值得一提的有很多,笔者简单例举如下:

(1) TheMaster said,“It is only the truly virtuousman,who can love, orwho can hate, others. ”(Legge, 1861)

(2) He said: Only the comp lete man can love others, or hate them.( Pound, 1969) (3)Of the adage“Only a GoodMan knows how to like peop le, knows

how to dislike them, ”theMaster said,“He whose heart is in the smallest degree set upon Goodnesswill dislike no one. ”(Waley, 1938)

(4) TheMaster said:“Only a good man can love peop le and can hate peop le. ”(Leys, 1997)

(5) TheMaster said,“It is the benevolent man alone who is capable of liking or disliking othermen. ”(Lau, 1992)

(6) TheMaster said:“Only one who is humane is able to like other peop le and able to dislike other peop le. ”(Dawson, 1993)

(7) TheMaster said:“Only a humane man is capable of lovingmen, and capable of loathing men. ”(Huang, 1997)

(8) Confucius said,“Only a true man knows how to love peop le and how to hate peop le. ”(Lin Yutang, 1938)

(9) TheMaster said, It is only the rvn who can like others; who can hate others. (Brooks, 1998)

理雅各(Legge, 1861) ,考虑到了“仁”在不同语境下的多种含义,所以译成virtue, true virtue, perfect virtues, the good, benevolent actions,the excellence等。他(Legge, 1861: 29)在注释中说, virtue作为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能够更好反映“仁”的多种内涵;但如果都用benevolence来译的话,文中很多章节会显得很不适合。庞德( Pound, 1969: 22)对“仁”的理解是: Humanitas, humanity, in the full sense of the word,“manhood”, the man and his full contents。他也把“仁”分别译成humanity, real people, the real man, manhood, the comp lete man等,应该是接受了《礼记·中庸》的说法———“仁者,人也”,强调人的本质和内涵。也就是说,仁就是要像人那样去生活,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简而言之,仁就是人的理想人格化。阿瑟·韦利(Waley, 1938: 27 - 29)指出,“仁”最早是指部落里的自由人,后来特指拥有该部落优良品质的好人,最终发展为泛指“善良、温厚、仁慈”的有别于动物的人类。因此他断言,《论语》中“仁”是一种“神秘的统一体”(mystic entity) ,唯一可能的翻译对应词是good,其他任何词语都不足以从总体上概括这个术语的广泛含义;所以像humane, altruistic, benevolent之类的翻译几乎在每种情况下都是不恰当的。他还特意把“仁”译成大写的Good,而把“善”译成小写的good。 西蒙·利斯(Leys, 1997: 130 - 131)通常把“仁”译成humanity,但有时也译成goodness。他认为,“仁”是人性的完美状态和辉煌顶峰。从最早《诗经》里勇猛刚强的男性英雄形象,发展到后来道德层面上为人处世的理想标准,孔子在“仁”的概念演变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将“仁”树立为中国人道主义的基石。他还指出,像humanity, goodness, benevolence或virtue之类的翻译毫无疑问是远远不够充分的;而最可怕的误解是把孔子描绘成一个好心的慈善家或善意的社会工作者,这种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大相径庭。

刘殿爵(Lau, 1992: xiv)认为,“仁”是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虽然这个术语不是孔子发明的,但正是孔子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地位。他把“仁”自此至终地翻译成benevolence。 雷蒙德·道森(Dawson, 1993: xxi)觉得有必要把“仁”与“人类”联系起来翻译成humaneness,因为该字的构成(“人”加“二”)表示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所有的社会道德。Chichung Huang (1997: 16)也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了“仁”后,找出这个字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与人类自身的密切联系,二是在广义范围上的泛爱,所以他认为用humanity ( humaneness)来翻译“仁”是很贴切的。林语堂(Lin Yutang, 1938: 20)说,“仁”的实质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并且拥有人性,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做一个好人,都可以做一个孝敬的儿女或者顺从的弟妹乃至模范公民。因此认为,把中国的“仁”字译成英文的true manhood是十分准确而周到的;有时只要译成kindness就可以。安乐哲、罗思文(2003: 48 - 51)从哲学角度诠释《论语》并独出心裁地将“仁”译为authoritative conduct、authoritative person、to act authoritatively。他们认为,“仁”是指一个完整的人而言,即,在礼仪角色和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后天所获得的感性的、美学的、道德的和宗教的意识。“authoritative”、“authority”是同源词;后者是指一个人因成“仁”而成为团体的代表,

并且通过礼仪活动,在其身上体现出其文化传统的价值和习俗。正是其作为社会公认权威( authority)的化身和作为新生文化的创造者( authorship )的对话使之成为“仁”( authoritative) 。

白牧之和白妙子(Brooks, 1998: 13)认为,“仁”是孔子价值体系的核心,“仁”的意义随着上下文的不同而变化,难以用一个固定的英语词来对应。他们觉得只有保留原词才能反映该概念的种种细致入微的内涵,所以创造性地音译为rvn。 3.“仁”的翻译分析

上面所列举的“仁”的种种翻译方法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大都是从某个侧面、某个角度来理解和阐释,难免以偏概全,把丰富而又深刻的孔子思想简单化。孔子率先把“仁”用来指一种普遍的、全面的道德体系,而在《论语》中不同的上下文里“仁”又是指某个具体的不同的道德品质,这样就造成了翻译“仁”的困难。赫伯特·芬格莱特( 2002: 38 ) 认为,“仁”似乎是一种无所不包的美德。陈荣捷(1975)指出, 孔子是第一个把“仁”看作为一种普遍德行的人。Schwartz (1985: 75)分析,孔子的仁学是一个宽泛甚至类似苏格拉底神秘的道德观,从个体角度考虑是达到人格完善和所有道德的完美,也包含所有社会品德以及正确地践行礼的能力。所以从道德层面上可翻译成true manhood或perfect virtue,从社会层面上可翻译成love,benevolence,或humanity。上面种种“仁”的翻译除了存在片面性这个共性问题外,自身还有不足之处。下面对几个代表性的译法简要分析:

Humane (仁爱、仁慈)或humanity (人性、人道)看上去像是颇为理想的翻译,也是好几位西方译者的首选。但humane或humanity是指“善良、同情、关爱他人”等源于人本身应该拥有的优良品质,与孔子的“仁”差别颇大。“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二十二)说明“成仁”要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立于礼,成于乐”是实现“仁”的过程。西方的人道主义主要是指建立在基督教和文艺复兴基础上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而孔子的仁爱主要是指建立在周礼基础上的理想人格和向善人性,是以宗法血缘性、名份等级性为根本而向外延伸的泛爱。虽然孔子的“仁学”思想中的爱人、忠恕、人本主义等观念有着原始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知书达理的仁人志士、维护氏族统治体系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修复礼崩乐坏的社会体系,从而达到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普遍和谐的大同境界。所以,孔子的“仁学”内涵比西方的人道主义更深刻。据程钢(2002: 21)考证,理雅各将“仁”译成perfect virtue的义理依据是宋明理学。《四书集注》上说:“仁者,本心之全德。”“仁”乃全德之名,即为一切德行之归依乃至人生最高精神境界。所以virtue更恰当的对应词是“德”,亦即具体的美德或优秀的品行。“仁”能通过自律和修身而后天拥有,“德”则可以是上天所赐或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此潜在的“德”并能依此成“仁”。据《牛津简明英语词典》(2004) , benevolence (善意、慈善)的拉丁词根意为well2wishing,似乎与“忠恕”对应。但是该词主要指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并不能准确表达“仁”的真谛,因为孔子的仁学并不强调行善而更多地突出守礼。而且仁学还涉及到伦理学、社会学、哲学和美学等更深刻的内涵,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精华,这种博大精深的思想远非benevolence 或humanity、virtue 等词可以传达。另外, benevolence一词显得有些冗长和陈旧,现在已不怎么常用。郝大维、安乐哲(1996:中译本序)认为,当我们把“仁”译为benevolence,我们就把“仁”这一概念心理化了,使其带有利他主义的色彩;而事实上,“仁”具有非常不同的一系列社会学意义。葛瑞汉 (2003: 24)指出,把“仁”翻译为benevolence不符合《论语》的本义。“仁”曾是个与名词性的“人”相应的状态性动词,周贵族集团常用“人”来把他们自己与庶民区别开来。到了孔子时代,名词“仁”已经扩展为适合于人类

全体的一个普通词汇。高贵的、文明的和完全意义上的人都以他们的习惯和习俗而自豪,但首先引以为骄傲的是德性,使之与野蛮人相区别。至于孔子沿用的状态性动词“仁”,如同英语中的noble一词,涵括全部有教养的人所独有的优秀品质。Good或Goodness一词可能会引起误导,在西方文化浸泡下的外国人也许会对应成古西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哲学观念“善的理念”②( the Form of the Good) 。韦利(Waley, 1938)的翻译很有可能受到柏拉图的影响,因为西方汉学家或传教士所引入的希腊哲学思想是他们诠释儒家经典的基本立场之一。况且good这个词其涵义太广泛也太抽象,远没有反映出“仁”的本质特点和深刻内涵。True manhood主要是指大丈夫气概或男性英雄品德,如勇敢、刚毅、果断等,难免有男权主义之嫌。authoritative person / conduct与“仁”的本意相去甚远。所以,比较而言,“仁”最好还是自始至终地使用音译ren以保留其精神实质,同时还可以保持这个核心概念在《论语》中的贯穿和统一。也可以沿用西方现有版本的音译jen,不过对于尚未在西方约定俗成的中国术语或人名地名来说,用汉语拼音比用罗马注音要好。安乐哲、罗思文( 2003: 195)也用罗马字母,按发音拼写中国哲学术语;并拒绝翻译有疑问的概念“天”而选用音译tian,作为将中文词汇转化为英文的开端。他们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坚信,西方学者必须更加透彻地了解:孔子“用他自己的话说了什么”? 4. 结语

作为孔子伦理思想中的最高道德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仁”既是指人的理想人格化,也指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达到和谐状态的最高准则。作为孔子思想和《论语》典籍的核心概念,“仁”的理解和翻译值得研究。儒家学说以及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有许多重要概念如“道”、“德”、“礼”、“义”、“忠”、“恕”等等,都存在着如何准确地阐释和译介的问题。中国典籍的翻译是介绍中华文化、沟通中西文明的一件大事。全面、忠实地传播中国的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就需要做好经典作品的翻译工作。较有影响的《论语》翻译大多由西方传教士或汉学家完成,其中不乏严肃认真的译者和优良的译作。但是,所有的英语译者都背负着来自西方哲学和宗教信仰的先入之见的沉重包

袱,在不同的文化习惯和语言观念之间进行转换,译者们肯定要使用带有强烈西方传统色彩的词汇(Dawson, 1993: xxvii) 。西方学者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毕竟大不相同,翻译中有意无意的误解和误译比比皆是。其中最明显的问题是用西方的宗教文化来阐释中国的哲学概念,套用渗透西方内涵的语言来翻译中国经典的核心词汇,如把“天”译成Heaven,将“神”译成God,将“道”译成the way,将“圣人”译成saint,甚至将“小人”译成sinner,就把西方耶稣- 基督意象强加到中国文化身上,使读者误以为中国传统文化里也有西方宗教里“上帝、救世主、原罪、天国”等概念。同样把“仁”对应成humane / humanity或benevolence也会引起误解,似乎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有西方现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思想。为了原汁原味并全面客观地传达孔子思想,总地说来,“仁”的翻译还是以音译ren为好。 注释:

①也有学者统计为105次,参见陈荣捷:《新儒学及其他:陈荣捷文集》,香港,东方协会, 1969 年刊。张践:《儒家“仁”学的现代意义》,《孔子研究》, 1992 (2) : 3 - 15。 ②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他认为在特殊的道德以外还有一种一般的道德,这种一般的东西本身是绝对的、不变的、永恒的,但当它们出现在时间和空间中时,就是具体的、变动的、有生有灭的。

柏拉图把这种一般的东西称作理念,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独立于

事物和人们的认识之外,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理念世界,如善的本身、美的本身、正义的本身等。至于我们感官所接触的具体、变动的世界,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各类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因此理念不是唯一。最高级理念就是“善”,善不仅是一个道德范畴,也是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范畴,善是认识和真理的源泉,善使我们洞察到理念,它还管辖着各种理念,使它们构成一个有秩序的真实世界。 参考文献:

[ 1 ] Brooks, E. B. & Brooks. A. T. ( trans. ) The O riginal Analects [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8.

[ 2 ] Huang, C. ( trans.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M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 3 ] Dawson, R. ( trans. ) Confucius: The Analects [M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 4 ] Lau,D. C. ( trans. ) The Analects[M ].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2.

[ 5 ] Legge, J. The Chinese Classics—W ith a Translation,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N otes, Prolegom ena, and Copious Indexes [ M ]. Vol. 1.

Hongkong: At the Authorps, 1861;牛津大学克莱仁登出版社, 1893- 1895.

[ 6 ] Leys, S. ( trans.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 ]. New York:W. W.Norton & Company, 1997.

[ 7 ] Lin, Yutang. The W isdom of Confucius [M ].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 1938.

[ 8 ] Pound, E. Confucius: The Great D igest, the Unwobbling Pivot, the Analects[M ]. New York: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69.

[ 9 ] Schwartz,B. TheW 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M ].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 10 ] Waley, A. ( trans. )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 ]. London: GeorgeAllen & Unwin Ltd, 1938.

[ 11 ] 安乐哲罗思文. 余瑾译.《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12 ] 陈荣捷. 中西方对“仁”的解释[ J ]. 中国哲学, 1975 (2) .

[ 13 ] 程钢. 理雅各和韦利《论语》译文体现的义理系统的比较分析 [ J ]. 孔子研究, 2002 (2) : 17 - 28.

[ 14 ] 葛瑞汉张海晏译. 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15 ] 郝大维安乐哲. 蒋弋为李志林译. 孔子哲学思微[M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

[ 16 ] 赫伯特·芬格莱特. 彭国翔张华译. 孔子:即凡而圣[M ].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 17 ] 牛津简明英语词典(Concise Oxford English D ictionary) [ 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2004.

[ 18 ] 杨伯峻. 论语译注[ C ]. 北京:中华书局, 1980.

[ 19 ] 杨树达. 论语疏证[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20 ] 张岱年. 文化与价值[M ].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