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底稿基础规范要求 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审计底稿基础规范要求 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38fb8bd7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17

审计底稿基础规范要求

下面内容是通过日常底稿复核中发现的相关不规范事项,特别是平时做得比较少的完成阶段、初步业务活动阶段、风险评估阶段和特殊事项的审计,在此作进一步的强调,并不代表全部。各位应加强自我学习和团队探讨,团队的探讨对审计人员非常重要,往往一个人的意见并不完全正确,而通过大家对与事项相关的材料、处理依据等充分了解、探讨后才会形成一个正确的处理意见,这样对大家的自我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项目开始前,应根据对项目的判断和执业规范中规定的模板选择条件,选择恰当的审计模板(重要企业、一般企业、审阅),完成期初数据和附注导入、账套关联和审前数设置、重要性水平的设定和项目分工。

一、完成阶段

1、报告流转表上相关信息和签字要齐全。

2、存档的审计报告或专项报告需要本所盖章及相关注师签署。

审计报告日期:是划分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和公司财务责任的关键时点。通常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日期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通常对(拟)上市公司,除获取保持与审计报告日期一致的管理当局声明书、确认函外,还应当获取公司董事会关于通过本次审计报告的决议。

3、存档的审定后报表、附注、被审计单位专项说明等(注:即按责任划分应当由被审计单位自行出具或提供的相关资料)需要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法定代表人、主管公司会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等)签署、盖章确认。本所目前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交对其报表、附注的确认函(格式附后),确认函的日期保持与审计报告日期一致。

确 认 函

**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我们已审阅了贵所出具的 公司XXXX年度审计报告(编号为 )、审定的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共 页)和其他所有专项审计报告及其附注、说明,我们同意按贵所要求对公司财务报表作出调整和进行披露,并正式签署财务报表。

1

附:公司签署的调整后的公司财务报表 谨此。

公司

2010年 月 日

4、正式报告出具前,流转时请注意:在各级复核过程中,对报告草稿改动不大的情况下,最好用一个版本的稿件从项目经理起,流转至部门经理、质量控制部门、主管合伙人、独立复核人,并保存该版本稿件至底稿中,以体现复核过程和相关各层级的复核修改意见。如果各级别的修改情况比较大,将会导致流转版本过多时。则建议各级复核人员以复核意见的形式单独出具修改意见,并将最初呈递复核的版本、各级修改意见和最终版本保存在底稿中。

5、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未审报表、调整分录需要由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人员签署、盖章确认。

对未更正错报,应说明理由;是否从金额或性质上超过重要性水平;对审计结论、报告意见类型的影响等。

6、合并过渡报表;合并抵消分录;内部往来及交易核对、抵消资料(包括结果及资料基础资料来源、明细统计等);合并范围内个别主体过渡表及调整分录;数字附注及其他附注专项资料等应置于底稿内,并且各相关资料的数字、文字表述应与报告及附注、相关底稿保持一致,并在底稿和引用该底稿作为证明材料之处注明相应的索引号。

如在初次承接业务或对上期经本所审定的数据有修改的情况下,需要编制上期的过渡报表和调整分录汇总,并置于底稿。

正式报告及附注、过渡报表、审计底稿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有逻辑对应关系,需要保持交叉一致。简要举例如下: 项目

审定报附注 过渡报调整分数字附2

未审报科目审科目明相关证上期审表 期末审定数 期初审定数 附注披露信息 未审数 调整事项及金额 未调整事项

Y Y Y Y Y 表 Y Y Y Y 录汇总 注 Y Y Y 表 Y Y 定表 Y Y Y Y Y 细表 Y Y Y 据 Y Y Y 定报告 Y Y 7、各类底稿的要素需要补充齐全,包括底稿名称、被审计单位、截止日期、实施人员签名及实施日期、复核人签名及日期、索引号、页次、审计标识、审计说明(审计过程记录)、审计结论等。

签署日期时应注意逻辑性:所有底稿的日期均不应晚于审计报告签署日,不同阶段完成的底稿应注意时间顺序上的衔接。

为了使相关工作底稿之间保持清晰的勾稽、核对和证明作用,需要在底稿中编制索引号(一般在右上角)。索引号的编制要体现底稿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的内容,同一个索引号下多页次文件的,不同页次需用n/N(如1/5)的形式编制顺序编号。索引号不光在底稿本身上需要注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在引用该底稿之处(包括审计说明或其上一层次的底稿引用该材料作为证明之处)注明该底稿的索引号,以方便检索,便于复核人员清楚地检查审计人员收集的证据链是否完整、准确和具有恰当的证明力。

8、总结会议纪要:审计结束时,应与被审计单位召开总结会,就下列事项进行沟通,形成总结会会议纪要并经双方签字认可:

审计意见的类型及审计报告的措辞;调整分录汇总表、重分类调整分录汇总表、未更正错报汇总表以及试算平衡表草表;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对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等。

9、对审定后的报表应进行财务分析,对变化较大的项目(变动幅度超过10%)分析说明原因,以整体复核审定报表是否仍存在重大偏差。

10、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对重要事项的处理本所内部不同级别人员之间或本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出现了分歧,应编制重大分歧解决表,记录引起重大分歧的事项、主要的分歧意见、

3

最终的处理结果及理由等。

11、如有特别重大事项需要请示,应编制重大事项概要汇总表,包括重大事项的内容和性质、重大事项的解决意见和理由等。

12、管理当局声明书日期应与审计报告签署日保持一致,现场索取时可将日期空白,但归档时一定要补齐。**版本的管理当局声明书后的附件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勾选。

13、在项目现场结束时,各项目组成员应根据自已的工作内容、完成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建议的处理意见等编制审计小结,并提交给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在审计现场完成一级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和各小组成员的回复说明和改正情况形成书面的复核记录,并编制审计总结。

最终归档时,项目负责人应注意审计小结和审计总结中反映的内容是否与最终处理结果保持一致。如有事项未妥善处理,应进行说明或适当修正。

14、对于存在诉讼、仲裁、合同纠纷等法律事项的公司;或者是(拟)上市公司,应就法律事项征求被审计单位法律顾问的意见,形成律师声明书等工作底稿。

15、项目负责人应完成审计执行情况问卷;各级复核人员的复核核对表应完成,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相关项目进行勾选,而不是空白。项目组成员应对各级复核记录中提到的相关事项做出反馈,对需要修正审计底稿或补充相关资料的,应注明是否已修正或已补充,对审计结论是否产生新的影响,并注明已修正审计底稿或补充相关资料的索引号;对不适用的,应说明不适用的理由。而且相关底稿中,项目经理、部门经理、项目负责合伙人签名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签名等需要齐全。

16、审计标识一览表:各项目成员应根据审计标识及其代表的意思,在审计底稿中作相应的审计标识,以代表完成了某项工作。审计标识一览表应保持在底稿中,便于复核和检查人员理解标识的意思。

17、审计人员简签表:如果项目组成员在底稿中的署名用的是简签,应该备一份简签表,由使用简签的审计人员在简签表中签署全名。

二、初步业务活动阶段

主要包括程序表;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调查表;主要股东、关键管理人员和治理层诚信度调查表;项目组专业胜任能力评价;职业道德规范遵守情况评价;保持独立性的确认书;业务承接或者保持审批表;未审财务报表的分析;审计业务约定书。这些资料都应该完成。注意事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