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关于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4472b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69

课程设置 必修课 选修课 实践课 通识课 限定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 任意选修课 专业课 专业提高课 附表7: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学时数及比例设置 分 类 思想政治理论课 形势与政策 通识课 必修课 体 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 军事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专业提高课 毕业考试 实践课 选修课 限 选 课 任 选 课 合 计 112 48 102 1168,17门。 656,9门。 90 2272 416 288 5726

大学英语 学时数 224 126 224 836 4 3 3 73 41 2 2 58 26 16.92 18 220 100.0 学时数小计 学分 合计 14 2 14 40 1.54 1.15 1.15 28.08 15.77 0.77 0.77 22.30 学分 小计 合计 占总学分% 5.39 0.38 5.39 15.39 13

附表8:长春中医药大学课程设置结构表

课程设置 人文素质教育 学科基础 专业教育 任选课 课外培养计划 人文社科 自然科学 学科基础 专业主干 人文社科 必修课 限选课 自然科学 学科基础 专业主干 附表9: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时数及比例设置

理论教学 必修与限选课程 平台 通识教课程类别 人文课程 课程门数 13 5 23 10 51 总学时数 804 176 1566 804 3350 比例 24.0% 5.3% 46.7% 24.0% 100% 学生修读学分数 41 9.5 87 44 181.5 比例 20.4% 4.7% 19 专业教学科基础 43.4% 22.0% 90.5% 260.5 19 9.5% 育平台 专业教育 合计 学分合计 9.5% 54 6 任选课 学生修读学分数 军训实践教学 课外培养 学分 比例 学分 育平台 自然课程

附表10:综合分析表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院

总学时数

5762 4772

通识课占用比例

15.39% 25.1%

专业课占用比例

44.62% 56.3%

必修课占用比例

94.7% 92.2%

选修课占用比例

5.3% 7.8%

14

(二)分析 1、综合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专业课和专业提高课的设置上比较有特色,专业课共计9门,41学分。包括临床医技课、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针灸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学、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专业提高课:2学分包括科研提高方向和临床提高方向。做到了全面培养,正对方向性的提高。我院在专业主干课程中设置了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西医妇科学、中西医儿科学、中医伤科学、针灸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

二者相比,我院着重于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临床执业能力的培养。通识课与选修课占用的比重较大。详见附表10:

2、任意选修课成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要求学生至少选修44学分,其中限定选修课共计17门,至少选就26学分,任意选修课至少选修18学分,其中必须选修4个综合素质教育方面的学分。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选修除本专业必修课外的本校开设的其他任何课程,包括学校(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外专业课程以及外校(与本校有协议的学校)开设的可跨校修读的课程。综合素质教育学分计算方法按照《广州中医药大学综合素质教学学分制管理暂行条例》执行。

我院任选课在学科基础类任选课中设置了三个部分,一是提高学生基本应用技能的课程,包括拉丁语、中医学方法论、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二是深化学科基础,加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交叉的课程,包括运气学、难经选读、实验中医基础、方剂现代研究、经方与临床、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和中药药理学;三是现代医学基础类课程,包括断面解剖学、医学实验动物学、基础医学实验技术、临床免疫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心理学。在专业教育类任选课中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方向,设置了中西医急诊学、推拿学、气功学和康复医学课程;为加强学生临床实际运用能力,缩短理论教学与临床的距离,使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尽快适应临床工作,开设了临床鉴别诊断学、临床药学两门课程。以上共开设任选课41门,总学分为66学分,要求学生至少应选修19学分。这种设置方法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加强专业方向的灵活性,增强大学

15

生就业的针对性,在人文素质教育类任选课中设置了医学伦理学、医院管理、卫生法学、社会医学、医药市场营销学、初级日语、初级朝鲜语、中医英语等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3、实践性教学环节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1)中期临床教学实习:在各基层中医院进行中医临床教学实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为学好后续课程增加感性认识

(2)毕业实习:在各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进一步提高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医学理论和诊治能力,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临床技能培训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在中期教学实习前了解基本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胸穿、腰穿、骨穿等。

(4)临床预备课: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在毕业实习前掌握和熟悉各项临床操作技能,包括抗菌素使用、医院感染防范、医患关系的处理等。

我院对学生能力特有的培养,包括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践。

(1)主要专业实验(实训):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临床诊断技能训练、急诊急救临床技能训练、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骨科临床技能训练、妇科临床技能训练、儿科临床技能训练、眼耳鼻喉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推拿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2)教学实习:熟悉医院的规章制度、科室设置和诊疗常规等常识。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所学理论能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断、辨证施治等,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共计7周,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

(3)毕业实习:在实习中,重点加强中医“三基”训练,使理论更好地联系实践。通过实习,要求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并正确地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规律,运用四诊、八纲、理、法、方、药处理中医各科常见病、多发病,掌握疑难、危重症的辨证施治原则。同时,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现代医学知识和临床诊疗技术及抢救技能。时间:第五学年的9、10学期,毕业实习44周,包括岗前培训3周。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