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培养(自学)自测练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八讲 青少年品德发展与培养(自学)自测练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4de553783e0912a2162a9e

第八讲 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道德与品德:道德是由社会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反映一定群体共同价值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总和。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就其实质而言,品德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就其功能而言,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2.道德认识: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观念、道德判断和推理、道德评价都是道德认识的表现形式。

3.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具体表现为人们根据道德观念评价他人与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表现为人们在道德观念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产生和维持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 4.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能动作用,帮助个体将道德动机贯彻于道德行动之中。具体表现在:使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动机;利他动机战胜利己动机;排除困难,将道德行为进行到底。道德意志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抗拒不良环境的诱惑、抑制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 5.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指在道德意向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涉及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达成道德目标的手段,也是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客观标志。

6.品德心理结构:章志光依据动力系统的观点,提出了包含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的品德心理结构。

7.他律道德:5、6岁至10岁左右的儿童道德判断属于他律道德,他们的道德判断具有强烈的尊重准则的倾向。在他们眼中,这些准则都是权威人物制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如同自然法则,这是一种“道德实在论”。

8.自律道德:9-10岁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大家共同约定的,只要大家同意,规则也可以修改。儿童开始意识到自己与他人间可以发展互相尊重的平等关系,规则不再是权威人物的单方面要求而是具有保证人们相互行动的、互惠的可逆性特征,这意味着儿童开始进入自律道德水平。此时儿童认识到社会准则是共同约定的,并不是绝对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论。 9.前习俗水平:该水平的道德推理关注行为引起的结果,着眼于行为的具体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儿童无内在的道德标准。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适当,主要是看其能否使自己免于受罚,或让自己感到满意。这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和相对功利取向。 10.习俗水平:当儿童的道德发展经历水平Ⅱ时,关注和考虑他人的情况增加了。他们不再根据直接的具体结果来看待行为,而能考虑到更多的社会性因素来作出道德问题的决定。这些社会因素包括他人的认可、家庭的忠诚、遵守法律和社会秩序。此阶段的个体更多地以是否满足社会舆论与期望、遵循现行的社会准则和习俗、受到赞扬等做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这种利用内化了社会规则或习俗进行道德判断的个体就处于习俗水平。具体来说,该水平的道德推理包括两个阶段: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 11.后习俗水平:此阶段的青少年能够依据自己选定并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观进行道德判断,认为不违背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背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行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青少年,已经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该水平由两个阶段组成:社会契约取向和普遍伦理取向。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道德认识只有转化为( D ),才能够真正支配个体的道德行为。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价值 D.道德观念

2.( B )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观念 3.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损失后果的大小来判断行为错误的严重程度属于(A )的道德判断。 A.客观责任 B.主观责任 C.他律 D.自律

4.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解,大多数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发展进入了(B )阶段。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关怀道德 三、填空题

1.品德的主要特点有稳定性、个别性、自觉性。

2.品德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

3.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包括一般认知能力、交往需要与合作经验个人原有的信念社会道德环境强化与惩罚等。

4.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和公正阶段四个阶段。

5.科尔伯格将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分为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两个个阶段。 四、判断正误

1.道德是品德的表现形式(× )

2.品德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组合。(×)

3.道德教育应该依据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顺序而展开。(× ) 4.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是从自律走向他律。(√ ) 5.青少年的知、情、意、行是统一的。(× ) 五、简答题

1.什么是品德?心理结构有哪些方面?

品德,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就其实质而言,品德是道德价值和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内化的产物;就其功能而言,如同智力是个体智慧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一样,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

品德的心理结构涉及品德所包含的心理成分及其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模式。探讨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但可以深化对品德本质的认识,更能对儿童、青少年的品德培养提供依据。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两种思路:一是探讨品德的因素结构,侧重查明品德是由哪几种相互联系的因素或成分构成的;二是探讨品德的功能结构,侧重查明品德的各种成分如何生成以及如何在各种内外条件的作用下完成道德决策和行为的。 (一)品德的因素结构

关于品德结构包含哪几种心理成分,历来有二因素说、三因素说、四因素说等多种观点,其间虽然有些差别,但并未构成真正的对立,因而实际上是可以相容的。

二因素说认为品德由知和行 (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构成,或认为由道德动机和道德行为构成。三因素说则认为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种成分,或认为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

目前影响比较普遍的是四因素说。认为品德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四种成分。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结合在一起成为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的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指对社会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观念、道德判断和推理、

道德评价都是道德认识的表现形式。古今中外思想家都非常强调道德认识对于人的德性的重要性。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我国古代荀子在《劝学篇》中也说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只有“知明”,才能做到“行无过”,强调了道德认识对于道德行为的指导作用。人的社会行为、道德行为不同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的是:它的实现往往要求个体放弃从自然之中得到的许多便利,限制自己的本能欲求,而这只有在理性的指导下才能完成。因而个体的道德行为总体上说是一种理性行为,总要涉及“理由”或“意向”。在道德心理结构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是道德意志产生的依据,对道德行为具有定向作用。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形成道德观念。由于道德认识涉及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而执行道德准则的意义涉及道德价值。因此,作为道德认识的结果,道德观念实际是一种道德价值观念,只有认识到涉及他人和群体利益的一些社会行为的价值高于另一些社会行为的价值,并且接受、承认这些价值,即发展与其有关的道德需要。道德认识只有转化为道德观念,才能够真正支配个体的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具体表现为人们根据道德观念评价他人与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表现为人们在道德观念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产生和维持道德行为的重要动力之一。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提出的重要道德范畴是“仁”,其中一个重要内涵是“仁者爱人”,即强调了道德情感在品德中的核心地位;除此之外,他还注重诗歌、音乐在陶冶学生道德情感中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道德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干枯、苍白的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出伪君子。”道德情感从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心、羞耻感、友谊感、同情心、荣誉感、爱国主义情感等。从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的道德感和理论的道德感。

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能动作用,帮助个体将道德动机贯彻于道德行动之中。具体表现在:使道德动机战胜不道德动机;利他动机战胜利己动机;排除困难,将道德行为进行到底。道德意志尤其突出地表现在抗拒不良环境的诱惑、抑制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指在道德意向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涉及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达成道德目标的手段,也是评价一个人品德的客观标志。这里的“道德意向支配”很重要,如果没有道德意向,没有利他的动机,只是单纯符合社会准则的行为,是不能视为道德行为的。另外,“道德行为”一语有时候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是作为中性的概念,既包括符合道德要求的积极行为,也包括违背道德规范的消极行为;二是专指符合道德规范的良好的行为。为了区分,后者有时也被称为“道德的行为”。 应该注意的是,品德并不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的叠加,而是在社会道德环境影响下,在个体的道德实践中,四种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复杂、稳定的心理结构。其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以及由它们结合而构成的道德动机通常居于核心地位。品德结构中的任何一种成分既不能代替另一种成分,也不能决定另一种成分。因此,良好品德的培养,需要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协调培养,忽略任何成分都会给学生的品德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品德的功能结构

章志光依据动力系统的观点,提出了包含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的品德心理结构。 所谓“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过渡到开始出现道德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的心理结构。这一结构的形成过程,是儿童在外界他人的评价、奖惩或自然后果强化的条件下,获得道德规范的行为经验、产生是非感、形成道德行为的定势或习惯的过程。这里所说的“道

德性”是一个比品德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稳定的道德品质尚未形成之前的个体道德状况,而品德则是道德性发展高级阶段的表现。 “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它是道德性向品德过渡的一种形式。这一结构的第一部分是“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包括道德观念、道德体验以及由此而生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价值观乃至道德需要动机等。这一“系统区”就其功能来说,既是道德知识的“信息库”,又是对当前道德情境进行区分与筛选的“过滤器”,判断事件的性质、确定个人的责任与态度及行动方向的“定向器”,同时还是克服利己性需要动机的干扰、抉择行为方式并进行发动和制动的“调节器”。总之,这一部分是个人在道德情境中表现出高度自觉性与自律性的关键机制。执行结构的第二部分是在道德情境中个人从接受信息到产生道德行为的一个连续的心理过程,包括:(1)对道德情境或事件的注意与知觉;(2)移情;(2)做出道德判断,包括辨认事件是非、善恶及卷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4)形成责任意识与明确态度,其间可能发生动机冲突、代价和报偿的权衡;(5)行为方式的抉择;(6)意动的产生和道德行为的实现。这一过程的完成是否顺利,取决于上述“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的质量与功能水平。执行结构的第三部分是反馈回路。作出的道德行为会引起他人或社会的反响,行动者因此获得外部强化,也会通过自我强化和归因分析,取得新认识、新体验,从而巩固、扩展或修改原有的“道德认知--感情系统区”,或导致执行过程的自动化。

所谓“定型结构”指个体所具有的品德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结构。它是在执行结构基础上形成的,但具有更高的激活性、阶段简缩性和自动化功能。其实质是占优势的道德信念或道德动机,与作为其实现手段的一些习得的行为方式经过反复实践和强化,形成了稳固的联系。 关于品德心理结构的这一构想从品德形成的动态观点,探讨品德结构的内部心理成分如何在道德情境和社会反馈的作用下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在互相制约的关系中实现其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调节功能的。

2.品德形成的实质、过程与一般条件是什么?

品德形成的实质:人类个体品德的形成过程即品德学习的过程,亦即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道德舆论的影响下,内化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价值,形成个人社会行为的心理调节机制的过程。 品德形成虽然是内化社会道德规范与道德价值的过程,但内化不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直接接受,而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个人道德经验进行积极建构的过程。

品德学习与知识技能学习有许多不同。首先,认知领域的问题通常都有正确的答案,某种认识的正确性通常比较容易检验;道德规范则是社会或组织约定俗成的产物,在同一社会中往往有多种道德规范并存的现象,人们对同一道德问题会有不同的态度和判断,个人的道德品质经常表现在对两难或多难道德情境所作的选择之中。 其次,道德行为的利他性有时与个人的直接需要相冲突,往往会遭遇到个人直接需要的抵抗,这就可能造成个人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不一致。

再次,在社会变革时期,一些社会规范发生改变,人们必须更新已有的道德观念,这必然引起内心冲突和社会适应困难。所有这些都使品德学习过程具有更复杂的性质。 由于品德结构的复杂性,品德学习和社会规范学习就其性质来说,是以情感学习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过程。片面培养品德结构的任何一个方面,或孤立地培养品德的各个方面,都不能很好地达到目的。由于品德和态度都由包括情感在内的多种心理成分组成,故品德学习在布卢姆的学习目标分类中属于情感领域的学习,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中相当于态度的学习。

品德的培养涉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多种心理成分。从逻辑上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