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554c85bb4cf7ec4afed0ad

(3)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4)儒家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系,尤注重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等。这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变化。

(5)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由于它是东方最有价值的知识系统,以至于今天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国学(传统文化)的代名词。

(6)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因此,我们只要冷静地读经典,而非断章取义、哗众取宠就能做到“学以致用”,就能最终治疗我们的“心灵疾病”。 130. 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

(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仁义礼智四母德。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十教”。

(3)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 13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5)此外还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132.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影响:

(1)儒家的这种道德规范体系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既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又在一定程度上给传统伦理道德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133.分析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仁爱孝悌,重义轻利,谦和礼让,真诚有信。此外,尚有智勇,自强,好学,勤俭,质朴等。

(2)当前,我国社会上还存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和国外渗透进来的腐朽没落的享乐思想、以权谋私等等。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非常必要的,是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 a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

b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c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d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人格完善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

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是一块永不磨蚀的“胎记”。

134. 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 (1)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

(2)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 (3)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所追求的人格目标。(4)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

135.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要求:

心存仁义;智勇诚信;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光明磊落;坚守节操。

136.儒家倡导君子人格的主要目的:

儒家把君子塑造为众人切实可行的效法榜样,激励世人积极进取,朝着理想人格努力奋斗。

137.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说明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 (1)儒家所祟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贤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追求的人格目标。

(2)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的理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而又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修养。

(3)对我们现在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作为效法的榜样。

138. 古代教育思想的三大基本特征:(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3)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139.古人对教育的社会作用的认识: (1)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2)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他认为,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才能实现国家真正强盛。

(3)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了“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

(4)墨子则从“兼爱”的立场出发,指出劳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人民受不到教育,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5)汉代的贾谊则把教育的地位提到了“政之本”的高度,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

(6)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

(7)明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140.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

二是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

三是要求人们不懈地修养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141.《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骤及先后关系:

(1)具体内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

(3)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142.中国古代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 (3)学思结合 (4)教学相长

143.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践意义: (1)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在作业布置中,不同学生可以不追不同的作业,如差异性作业、选择性作业、创新性作业等。

144.启发诱导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1)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2)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

(3)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同时,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5)只有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14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明怎样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1)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与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结合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

(2)学思结合的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很有道理的。

(3)譬如教学,不管你观看了多少名师上课(网络或现场)的场景,如果不细细思量他们成功之处在哪里,有哪些东西值得借鉴和学习,就盲目模仿是不可能达到实效的。而且,就有可能造成邯郸学步的后果。反过来,如果自己如井底之蛙,成天坐在那里呆想要怎样上课才能达到高效而不向他人借鉴学习,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46. 有关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基本常识:

(1)文学艺术:《诗经》现存305篇,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

(2)戏曲: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鬼神的仪式。

(3)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

(4)舞蹈: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导性表示爱慕的动作。后来,受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巫术的影响,舞蹈便成了娱乐神灵,向神灵祈求幸福的主要方式,从而使原始舞蹈具有了强烈的 (5)绘画: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就已经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总的来说,中国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结合。

(6)建筑:建筑本来是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147.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

(1)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其文学形象具有形象性、典型性与审美性。 (2)戏曲最主要的特点是其表演方式的程式化,即角色的模式化与动作的虚拟化。

(3)音乐有两大特点: 一是缺乏独立性,是伴随着其他艺术形式逐步成长起来的;

二是表现为多民族的融合。

(4)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三个特点。 (5)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 ①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②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③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6)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有: ①以木结构为主,这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②左右对称;

③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148. 为什么说诗、乐、舞三位一体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1)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