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部编版)教案:12民族大团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2017部编版)教案:12民族大团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8bdd9dcc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e

《民族大团结》

教学模式介绍:

“传递-接受”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口授、板书、演示,学生则主要通过耳听、眼看、手记来完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为目标。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人的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传递-接受”模式的课程环节:

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设计思路说明:

根据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两大目标导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逐一进行讲解,以整体宏观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教材,最大限度地去调动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在讲解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时候可以运用“传递-接受”模式教学,对中国古代史的民族内容进行复习回顾,同时抛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讲授新课知识内容,让学生对新课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和运用,从而达到隔一段时间复习旧知识,减轻学生对旧知识的遗忘程度。 教材分析

《民族大团结》是人教版2019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的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以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主,民族关系问题历来是古今中外各国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的关键问题之一。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章,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政策和各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情况,在本单元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我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 5

1.掌握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的基本情况; 2.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

3.了解党和国家实行各族人民共同繁荣政策。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知晓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归纳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2.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 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第四套人民币票样

提出问题:你认识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分别指的是什么?

教师补充: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健全中国的货币制度,方便流通使用和交易核算,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

2 / 5

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9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2元、1元、2角纸币和1角硬币在市场上流通。 展示学习目标:

1. 熟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 认识我国建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温故知新

历代中央政权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汉代:西域都护

元代:西藏正式成为行政区,回族形成。 清代:设置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等。

教师补充: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1.图片展示: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2.教师提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一项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提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教师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4.教师提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但它是怎样确立下来的?

提示: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3 / 5

5.教师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讨论一下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提示: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6.教师总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目标导学二:共同繁荣发展

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且展示图片:

西藏农奴欢庆得解放

2.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迈入社会主义社会。

3.教师强调:对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进行政治改革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提。那么,党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采取了哪些政策? 提示: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遣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物资、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4.教师过渡:各民族共同繁荣包括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繁荣,那么党和政府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文化的?

提示: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国家按照自愿原则,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家还有计划地进行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等等。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