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cba306f5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8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试题

(2)短短十多年的时间,稻飞虱群体的抗药性水平从低向高进化,主要原因是: ①稻飞虱具有很强的 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

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既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 。

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 。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

(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 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 。

22.(26分)生物圈中不同的动物类群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生物学家认为,所有的动物都起源于单细胞原生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相继产生新的物种。如图4所示的“进化树”表示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及各动物类群之间的关系。

图4

(1)请写出乙、丙代表的动物类群。 乙 ,丙 。

(2)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 ] ,该类群是由古代的[ ] 进化来的,进化的主要特征是 。

(3)生物学家通过对化石研究发现: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出现在6亿年前,最早的鱼类大约出现在5.3亿年前,大约3.2亿年前才出现了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类群[ ] ,其适应陆地生活的生殖特征是 ,最晚出现的一类脊椎动物是[ ] 。

(4)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来看,动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23.(16分)如图5表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进化历程的解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5 / 9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试题

图5

(1)图甲所示的长颈鹿个体颈的长短不同,有的长,有的短,这种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称为 ,这些差异是 的。

(2)图乙所示的现象叫作 ;此过程会由于 而愈加激烈。 (3)用简单语言描述图丙所示的现象 。 (4)自然选择是通过 实现的。

6 / 9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试题

详解详析

1.B

2.C [解析] 美国科学家米勒首先模拟原始地球闪电和大气成分,在密闭的装置里,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等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连续进行火花放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了11种氨基酸,其中有4种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 3.A

4.C [解析]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重要的、直接的证据;地球生物生存的重要物质是液态水;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因此产生生命需要复杂的条件和时间;原始大气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5.C [解析] 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其中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学说有很多,但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6.B [解析]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非常重要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发掘出的恐龙骨骼、恐龙蛋及足印都是化石。和两栖类相比,恐龙的化石出现在比较晚近的地层里。对不同地质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能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历程,但不一定准确。

7.D [解析] 鹰的翅膀的骨骼与马的前肢骨骼相似,这属于结构上的相似点,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人类的胚胎和鲸的胚胎早期发育很相似,这属于结构和功能相似,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黑猩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相同,这属于结构上的相似点,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海狮和海豹的形态很相似,外形相似,是因为二者的生活环境相似,这是为了适应环境的结果,不能说明二者具有亲缘关系。 8.D

9.C [解析] 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哺乳类。

10.D [解析] 由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可知,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简单、低等的生物因为适应环境才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

7 / 9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试题

11.A

12.C [解析] 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人工选择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选择对人类有利的变异以形成新品种。 13.C

14.C [解析] 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即过度繁殖; 但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 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 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

15.B [解析] 生物界普遍存在变异,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前肢长和前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前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前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机会就会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前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长颈鹿一代代地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因此长颈鹿的长颈和长前肢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6.C

17.A [解析] 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原始哺乳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适应各自环境的不同特点,进化为原始的各类哺乳动物,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原始哺乳动物为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主动进化。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所以生物进化是定向的,而生物变异不定向,生物的变异通过不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在现存条件下,原始哺乳动物不可以进化为现代哺乳动物。

18.A [解析] 现存的生物既有高等生物,又有低等生物,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将促使生物继续进化。生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9.C [解析] 苍蝇本身就存在着抗药性的变异,杀虫剂杀死了抗药性弱的,抗药性强的不被杀死并繁殖后代,随着杀虫剂的使用,苍蝇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苍蝇抗药性的形成是杀虫剂对苍蝇定向选择的结果。

8 / 9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 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单元测试试题

20.B [解析] 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原始海洋的作用下,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但是只有第一阶段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通过实验证实了,其他的还没有证实;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有利的变异被遗传到下一代,有利的变异积累越多,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所以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21.(1)B

(2)①繁殖 ②变异 ③遗传 (3)选择 适应性

[解析] (1)害虫抗药性形成的过程: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小,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剩余的大都是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以排序最合理的是②④③①。(2)①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②未使用吡虫啉之前,这些后代中就既有抗药性强的个体,也有抗药性弱的个体,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被称为变异。③当喷洒吡虫啉时,抗药性弱的稻飞虱逐渐被淘汰,抗药性强的个体就容易生存下来,并且繁殖后代,抗药性强的个体将基因传递给了后代,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经过许多代后,群体的抗药性水平越来越高。(3)由此可见,吡虫啉在稻飞虱的进化中起了选择作用,最终使稻飞虱表现出对该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22. (1)软体动物 两栖动物

(2)B 节肢动物 A 环节动物 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D 爬行类 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E 鸟类 (4)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23.(1)变异 可遗传 (2)生存斗争 过度繁殖

(3)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4)生存斗争

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