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州中考化学易考知识点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6广州中考化学易考知识点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5f14c1cbb4cf7ec4bfed09e

们可以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磷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的混合物)等含磷物质。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作物缺磷时会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钾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氯化钾等含钾化合物。钾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作物缺钾表现为最初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如硝酸钾,叫做复合肥料。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合理使用也会带来环境问题。一方面化肥中常含有重金属元素等,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化肥在施用过程中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引起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21、化学与生活

食物的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根据含量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都是有机化合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化合物。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使用有机合成材料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如白色污染。 2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表示的量的意义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 (1)根据题意设未知数(用X,Y等字母来表示); (2)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已知物和待求物之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总和之比),列出比例式,求解; (4)简明地写出答案。

(五步法:设、化学方程式、比例式、解、答)

9

3、注意事项:

(1)化学方程式是化学方程式计算题的依据,必须书写正确,且一定要配平; (2)各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必须计算正确;

(3)相对分子质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下面,相应的已知量、未知量须写在相对分子质量的下方,且单位要统一。

(4)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已知物、待求物必须是纯物质,若是气体体积需换算成质量,若为不纯物质或者溶液,应先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①气体质量:m=ρV

②纯度指纯物质占不纯物质总质量的质量分数。

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纯度=?100%=?100%混合物质的总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4、解题思路:

(1)首先要认真审题、分析题意,找出哪些是已知量和已知关系,哪些是未知量,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有什么联系?也就是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属于哪种类型的计算,需要进行哪些换算,本题的突破口在哪里。

(2)通过分析后再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按照计算步骤完成解题过程。 详细解题步骤请参考上册教材第100页例题2。 23、常见实验仪器

常见实验仪器:试管、玻璃棒、酒精灯、胶头滴管、烧杯、量筒、集气瓶、水槽、铁架台、托盘天平、漏斗等,详情请参考上册教材附录一。 24、基本实验操作

过滤:铁架台、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棒下端紧靠三层滤纸部分,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

蒸发: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坩埚钳

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

排水集气法: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气管

10

将集气瓶装满水并倒扣于水槽中,用弯曲的玻璃导管的一段伸进水下的瓶内,另一端接气体发生装置(当产生连续均匀气泡时开始收集),观察到有连续的气泡从瓶口冒出,表明收集满了,然后用玻璃片从集气瓶口的一段缓缓滑过并盖住瓶口后将集气瓶反转过来拿出水槽。

加热制气时一律先撤走导管,再移开酒精灯,否则会倒吸,导致试管或烧瓶炸裂。 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原理通常是想办法造成装置不同部位气体有压强差,并产生某种明显的现象。使气压增大的常见方法有:①对容积较大的容器加热(用手、热毛巾、或微火)容器内受热气体膨胀,压强变大,现象是从导管出口(应浸没在水下)排出气泡,冷却时气体收缩,液体回流填补被排出的气体原来的位置,从而形成一段液柱;②通过漏斗向密闭容器内加水,水占领一定空间使容器内气体压强变大。现象是使加水的漏斗颈中的水被下方的气体“托住”,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叙述上要注意细节描述的严密如:1.将导管末端浸入水中;2.要注意关闭或者开启某些气体通道的活塞或止水夹;3.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或加水至“将长颈漏斗下口浸没”等。 25、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实验仪器组装公式: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收集装置→尾气处理 ⑴ 制气装置的选择:A 所需药品的状态;B 反应条件。 ⑵ 集气装置的选择:A 气体的溶解性;B 气体的密度。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是: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药品(先固体,后液体)→反应→收集气体(应等到装置中空气排净后再收集)。

气体的净化原则:净化时所需气体不能参加化学反应或因溶解而损失,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净化的顺序一般是除杂在前,干燥在后,干燥后的气体不能再通过水溶液。

药品 化学反应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水溶性 气体密度 收集方法 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 氢气 锌粒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反应方程式) 固体与液体混合 不需加热 氢气难溶于水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二氧化碳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反应方程式) 固体与液体混合 不需加热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气法 (反应方程式) (反应方程式) 固体与固体混合 固体液体混合 加热 不需加热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11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内,若复燃,说明是氧气。 点燃该气体,检验其生成的产物。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其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或验纯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用拇指堵住倒置已收集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满氢气的试管,靠近火瓶口,若木条熄灭,说焰移开手指,若为“噗”明已收集满。 的一声,说明已纯。 实验装置 MnO2MnO2△

氧气2H2O2====2H2O+O2↑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氢气Zn+2HCl==ZnCl2+H2↑

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集气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长管进短管出; 向下排空气法:短管进长管出;

排水法:集气瓶事先装满水,短管进长管出; 除此以外,该装置还常常用于洗气,长管进短管出。

26、物质的检验及鉴别

检验及鉴别是根据物质的某一特性,用化学方法来确定是不是这种物质或含不含某种成分,是对物质的确认、鉴别及区别。推断是根据已知现象,应用物质特性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被检测物是什么或其中含有什么,不含什么,可能含有什么。

气体的检验

[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

[4]氨气: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酚酞试纸),若试纸变蓝(变红),则是氨气。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