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概论第1-4章作业梅芊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经济学概论第1-4章作业梅芊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074717cc7931b765ce1581

(95-55)*3=120万人

(3)在设定900美元月租金的情况下,市场将出现供过应求。 Q=50+5P=50+5X9=95 故新建的住房数量为(95-75)*50%=10万间

4、某商品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消费者,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函数均为Qd=12-2P;同时又有1000个相同的生产者,每个生产者的供给函数均为Qs=20P。(1)推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和市场供给函数;(2)求该商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3)假设政府对售出的每单位商品征收2美元的销售税,而且对1000名销售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实际上是谁支付了税款?政府征收的税额为多少?(4)假设政府对产出的每单位商品给予1美元的补贴,而且对1000名生产者一视同仁,这个决定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又有什么影响?该商品的消费者能从中获益吗?

答:(1)市场需求函数为:Qd=10000(12-2P),市场供给函数为Qs=1000*20P=20000P (2)Qd=Qs,10000(12-2P)=20000P,得到P=3,Q=60000

(3) 供给曲线变为Q=20000(P-2),均衡时10000(12-2P)=20000(P-2),P=4,Q=40000. 实际上厂商和消费者在每件商品上各自支付了1元的税,税收额为40000*2=80000 (4)供给曲线为Q=20000(P+1),均衡时10000(12-2P)=20000(P+1),得P=2.5,Q=70000.

消费者可以受益,价格下降啦。

第三章 消费者决策

一、名词解释

总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剩余

答:总效用:是代表消费者从某个市场篮子中所获得的满足水平的数字。

边际效用: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新增效用,也就是总效用的增量。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指在既定收人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核心。

无差异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这样一条曲线,在它上面的每一点,商品的组合是不同的,但是,它表示人们从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却是相同的。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取得一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取得该商品而支付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 二、简答题

1、人们从经验中总结出对消费品需求的“需求定律”,即商品的销售价格与其销售量反方向

变化。请解释问什么客观世界或人的行为存在这种规律性现象。

答:商品对消费者所产生的边际效用代表消费者对该商品希望获得的程度。人们货币收入的大小决定着消费者每单位货币对他的效用,并假定它在购买中保持不变。消费者只有在所得商品的边际效用等于支付的货币的效用,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他才愿意购买。这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表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P代表商品的价格。购买的商品的数量越多,该商品对购买者的边际效用越低,他对每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就越低,反之亦然。

因此,价格降低,每个消费者就会多买一些,即价格降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会使消费者增加该商品的购买。另外,每一较低的价格又带来新的购买者,他们的爱好或收入不容许他们在较高价格下进行购买。

商品价格上升时,一方面消费者试图用其他物品(替代品)来替代它,减少它的购买;同时,商品价格上升时,实际收入下降,消费者自然会减少这种商品的消费。也就是说,价格上升,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作用,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

2、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答: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决定,即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决定。

虽然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很大,但是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大,因此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人们只愿意付非常低的价格。相反,钻石的用途虽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其边际效用很高,价格非常高昂。

3、我国许多大城市,由于水源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并请回答这种措施。

(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或不利的效应? (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

答: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以得到缓解或消除。

(1)采用这一措施,会使得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

在下图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当自来水价格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提高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降到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于是,消费者剩余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减少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使用。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额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

(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疑是降低了居民的收入。补救的办法,也许是给居民增加货币工资或予以价格补贴。

4、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通常是递减的(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它表示为得到一单位X商品,必须放弃的Y商品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它表示为得到一单位Y,必须放弃的X的量)。

因为随着X商品数量的一单位一单位地增加,增加的每一单位X的效用(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假定Y的边际效用不变,为保持总效用不变,每单位X商品替代的Y商品的量也不断减少的。而实际上,如果所消费的Y商品量减少,其边际效用会递增,这样,每单位X商品替代的Y商品的量递减得就更快。可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递减的,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

三、计算题

1、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原来他消费9单位X,8单位Y,现在X减少到4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

答:当X=9,Y=8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U=20,X=4时,

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得,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进而可得,Y=12。 可见,当X减少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

2、假定X和Y两种商品有线性无差异曲线,其斜率处处是1/2,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且M=$1000时,消费者均衡是什么?

(2)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时,消费者均衡是什么?

答:(1)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消费者最优商品组合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由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故预算线上各点都

是均衡点。

3、小张每年为购买第一件装饰品愿付10元,第二件愿支付9元??直到第10件付1元,第11件就不愿意付钱。问:(1)假如每件装饰品需付三元,她将买多少件装饰品?她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2)装饰品的价格上涨到每件5元,情况又怎样呢?(3)你能表述出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吗?

答:(1)因为小张对第8件装饰品愿意支付3元,也就是说,在她看来,第8件装饰品的边际效用等于3元货币的效用之和,所以当每件装饰品的价格为3元时,她将购买8件装饰品。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边际效用,即

小张购买第1件装饰品愿支付10元,而实际上只付出3元,剩余7元;同理,第二件剩余6元??第七件剩余1元,第8件没有剩余。

因此,消费者剩余=7+6+5+4+3+2+1+0=28元

(2)因为小张对第6件装饰品愿意支付5元,所以当价格上涨到5元时,她将购买6件装饰品。这时,她所花的最后1元所得的边际效用恰好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即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消费者剩余=(10-5)+(9-5)+(8-5)+(7-5)+(6-5)+(5-5)

=5+4+3+2+1+0 =15元

(3)由上面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可知:

消费者剩余=愿意支付的价格总额-实际支付的价格总额。

4、假设某人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商品X和Y,且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无关。商品X的价格为20元,商品Y的价格为30元,收入为210元(见下表) 消费品单位数

1 25

2 23

3 20

4 16

5 10

6 6

7 4

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