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0acdd7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b

四川省绵阳市2021届新高考数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x?2?2f(x)?1.设函数,若函数g(x)?f(x)?bf(x)?c有三个零点x1,x2,x3,则??logax?2?1,x?2,a?1x1x2?x2x3?x1x3?( )

A.1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画出函数f(x)的图象,利用函数的图象判断函数的零点个数,然后转化求解,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B.11

C.6

D.3

1,x?2?f(x)?作出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logx?2?1,x?2,a?1?a

令f(x)?t,

由图可得关于x的方程f(x)?t的解有两个或三个(t?1时有三个,t?1时有两个),

所以关于t的方程t2?bt?c?0只能有一个根t?1(若有两个根,则关于x的方程f2(x)?bf(x)?c?0有四个或五个根),

由f(x)?1,可得x1,x2,x3的值分别为1,2,3, 则x1x2?x2x3?x1x3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数形结合以及函数与方程的应用,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属于常考题型.

?1?2?2?3?1?3?11

r?1rr????r2.向量a??,tan??,b??cos?,1?,且a//b,则cos?????( )

?3??2?A.

1 3B.?22 3C.?2 3D.?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向量平行的坐标运算以及诱导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rr ?a//b1??cos??tan??sin? 31????cos??????sin???

3?2?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由向量平行求参数以及诱导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a?1?x?4,x?7fx?3.已知函数???x?6是R上的减函数,当a最小时,若函数y?f(x)?kx?4恰有

x?7?a,两个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1,0) 2B.(?2,) D.(,1)

12C.(?1,1) 【答案】A 【解析】 【分析】

12首先根据f?x?为R上的减函数,列出不等式组,求得

11?a?1,所以当a最小时,a?,之后将函数22零点个数转化为函数图象与直线交点的个数问题,画出图形,数形结合得到结果. 【详解】

?a?1?0?10?a?1,可得?a?1, 由于f?x?为R上的减函数,则有?2?a?7?a?1??4?所以当a最小时,a?1, 2函数y?f?x??kx?4恰有两个零点等价于方程f?x??kx?4有两个实根, 等价于函数y?f?x?与y?kx?4的图像有两个交点.

画出函数f?x?的简图如下,而函数y?kx?4恒过定点?0,4?,

1数形结合可得k的取值范围为??k?0.

2故选:A. 【点睛】

该题考查的是有关函数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分段函数在定义域上单调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根据函数零点个数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中档题目.

4.给出50个数 1,2,4,7,11,L,其规律是: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 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以此类推,要计算这50个数的和.现已给出了该问题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请在图中判断框中的①处和执行框中的②处填上合适的语句,使之能完成该题算法功能( )

A.i?50;p?p?i C.i?50;p?p?1 【答案】A

B.i?50;p?p?i D.i?50;p?p?1

【解析】 【分析】

要计算这50个数的和,这就需要循环50次,这样可以确定判断语句①,根据累加最的变化规律可以确定语句②. 【详解】

因为计算这50个数的和,循环变量i的初值为1,所以步长应该为1,故判断语句①应为i?i?1,第1个数是1,第2个数比第1个数大 1,第3个数比第2个数大2,第4个数比第3个数大3,这样可以确定语句②为p?p?i,故本题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补充循环结构,正确读懂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

5.已知双曲线x23a2?y2?1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y?3x,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33 B.

63 C.332 D.23 【答案】D 【解析】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y??1ax,所以1a?33,即a?3,b?1 ,c2?a2?b2?4 ,即c?2 ,

e?ca?233,故选D. 6.已知命题p:?x?R,x2?x?1?0;命题 q:?x?R,x2?2x,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p?q B.?p?q

C.p??q

D.?p??q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可知命题p的真假,然后对x取值,可得命题 q的真假,最后根据真值表,可得结果.

【详解】 对命题p:

可知????1?2?4?0, 所以?x?R,x2?x?1?0 故命题p为假命题 命题

q:

取x?3,可知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