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后感--李晓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后感--李晓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861ee8a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95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读书笔记

在物质横欲的时代,人们以钱与物质来衡量成功;我们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赚得了大把金钱,但显然我们中大部分人过得并不开心(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到底喜

在物质横欲的时代,人们以钱与物质来衡量成功;我们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赚得了大把金钱,但显然我们中大部分人过得并不开心(就是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我们大部分人,努力工作着却从来都不做真正让我们感到幸福的事;我们不想要离婚,或是与孩子失去联系,更没有人想过要犯罪进监狱,但却有很多人最终偏离了人生轨道,走上了不想要的人生道路,从而导致人生的失败。我们的幸福在哪里?我们的人生是怎样的?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原因与规律?只有明白了这其中所隐含的理论与规律,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作者要求我们写下人生中简单却重要的三个问题:我将获得事业的成功和幸福?我与配偶、孩子、亲戚和密友之间的关系是我幸福的源泉吗?我过着正直的生活,从而远离犯罪?同时作者从商业角度提供了一个回答“我们应该过一个怎样的人生”的框架(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让他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本书作者首先提到的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动因理论)让你爱上工作的因素包括:挑战性、获得认可、责任感、个人成长。乔布斯说“唯一让人有工作满足感的方法就是从事你认为伟大的工作,而通向伟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爱上所从事的的工作。如果还没有找到这种工作,那就继续找。不要将就,要跟随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找到你喜爱的工作,你会觉得这一生没有一天在工作;如果你想帮助他人,就要做管理者”。当你明白你的兴趣、重点在哪里的时候,要立即作出周密计划。同时问自己不同类型的问题,而不总是问自己过去问过的问题,要问自己新问题:工作有意义么?工作有什么发展机会?能不能被认可?会不会获得更多的更多的成就?能不能被赋予更多的责任等等。成功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有新的发现才会有驱动计划。在做选择之前“验证假设是不是成立”非常重要(哪些假设条件需要得到验证,才能说明这个战略有效),它帮助我们做出更佳决策;但是真正要做决策时,要缓一步——设想是基于实证的还是自以为是?把条件列出来,通过数据,通过现实,一条条的验证一下,方可行动。即多问为什么。“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怎样跟踪落实?”不管是个人发展还是公司营运决策,这是个很关键的思维模式。

然后分析你的战略和你所说的一致么?你的资源投入到哪里,就表明你真正在乎的是什么(说与做的要一致)。必须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战略,让投入的资源与其保持一致,让战略得以有效的实施。要克服关注短期目标而牺牲长远目标的自然倾向。你该把你的资源用在哪项追求上呢?除非用心处理,你的个人资源配置过程才能根据大脑和内心的“默认标准”为你做出投资决策。作者相信与家人、朋友间的关系是人生幸福的最大源泉,鼓励我们对伴侣、朋友和孩子进行“投资”,而且是“长线投资”。可惜因为这种投资持续的时间太长,投入太多,收益不稳定,很多人忽视了等到悔悟过来的时候,往往已经太迟太迟。

作为一个企业和家庭不能忽视投资新业务。当你想乘凉的时候,才想去种树苗,就有点晚了,小苗不可能一夜之间称为参天大树,包括对亲情的投资也在是如此;在你能看到回报前很久就开始投资,在你感觉需要进行投资时,就已经没有机会了。另外,对于处理伴侣关系,“奶昔是被雇来干什么的”这个思考方向也是一个启发,商业案例的“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求/要完成的任务”带给生活的启发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找到顾客最需要的东西”,问问自己:“我的伴侣需要我做的是什么”也是伴侣幸福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你接下来的人生旅途中帮助到你,让你探寻与明白“什么是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你将如何评价你的人生;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另外一个受益点就是关于子女教育(应该教给孩子什么/你能给孩子什么)和家庭文化创造方面的启发。作者提出孩子到底需要什么?什么决定着他能有机会与众不同?作者提出思考模型:资源,应用流程,行为价值取向。我们有资源(包括时间、精力和财富),并试图用它们来扩大个人生活的“业务”范围,包括与配偶或其他重要人物之间的良好关系、抚养孩子成才、事业有成,还能为附近的教堂或所在社区做出贡献等等。不幸的是,你的资源有限,而这些领域的“业务”都在竞相争夺你的资源。资源分配其实是在价值导向的基础上的一种行动决策。我们每天大大小小各种决定,包括吃什么在哪里吃、是否加班、是否和朋友去逛街、晚上是陪孩子玩还是跟老公去看电影……所有关于安排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决定,都是资源分配的过程。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口口声声:我最在意的是我的家人,可是,在选择是加班还是陪孩子一起玩的时候,他们总是选择工作。好钱和坏钱理论解释资源投向;看一个人的价值观就要看他的支票簿存根,从支票存根上可以看出他资源分配的倾向,从而判断这个人的价值取向。把钱用在了哪些方面从支票存根上一看便知。

“家庭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家庭文化”。文化,是人们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工作的方式。特定文化一经形成,人们就自动地去做要取得成功需要做的事(企业和家庭非常相似)。文化的形成,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文化是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中形成的,而且文化一旦形成,就几乎不可能改变。

面对好人也有可能做坏事的不确定性人生,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当你达到任何一个目标时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当达到任何一个目标时都需要明确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在评估多种可选择的投资时,我们不应该考虑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应当在考虑每种投资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每件商品的净利润)的基础上做决定。边际成本的理论同样可以应用在选择一种正确的或者错误的行为上,你最终将为错误买单。只做一次错误的行为,它的代价可能低得无所谓,但是一次之后你就可能深陷其中,也想象不到你将为这个选择付出多大的完全成本。不要低估下不为例的巨大破坏作用。 没有认真考虑目标和使命可能是导致企业与个人挫折和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作者他告诉我们,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效的目标包含三个组成:目标需要清晰的未来画像;目标需要所有人强烈的认同感;目标要有正确的标尺。忠诚于目标的认同,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明白自己一辈子最重要的是什么。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告诉我们,要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我们的家庭和我们的孩子。当你找到了你的兴趣与爱好所在的工作,同时又与你的价值观吻合的时候,你就要投入你的时间与经历及资源;当你学会了像工作一样进行战略决策分析来选择与决策,来分配你的资源,来探寻顾客真正的需求,用文化与价值观来影响与持续的改变你的家庭与孩子时,就平衡了你的人生,你就找到了幸福的方法与方向,你就找到了你自己的人生意义。

透过《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找到心灵真正的自己,改变糟糕的前半生,改变工作狂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 ?